APP下载

基于垃圾分类的高中生物教学思考

2020-12-21蔡奕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28期
关键词:海洋生物垃圾分类微生物

蔡奕

摘 要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实行垃圾分类,要求上海市市民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及干垃圾,高中生物教师通过对于知识的讲解,使得学校学生可以尽可能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作用,进而影响整个家庭的垃圾分类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增加课堂趣味性,使得学生可以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更加快乐。本文主要分析垃圾分类对生物教学的影响以及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通过垃圾分类在课堂上引入教材和分组讨论使高中教学更加栩栩如生,从热点切入,就教材结合,课后复盘对教学进行全新思考。

关键词 高中生物;垃圾分类;思考;实验;海洋生物;微生物

引言

2019年7月以来,我国以上海市为代表的45个城市都开始实行了垃圾分类,那么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为什么要将垃圾这么分类,都是大多数人疑惑的,高中生作为我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对于垃圾分类的原因更有必要了解清楚,我国大多数高中对于垃圾分类宣传到位,但根据我的调研,对于分类原因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对分类的目的也一知半解,所以在课堂学习中我们应该加入垃圾分类的原因分析。让同学们从生活的角度切入生物的微观角度,了解环境污染对生活的影响。在课堂中组织同学参与实验,回顾课堂教材知识,就实验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后总结课堂结论,培养高中生团队协作能力及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熟练运用生活场景,加深同学的记忆,同时结合生活常态切入生物教学,是我们高中生物老师应该学习的重点。

1联系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合理引入

垃圾分类对于我国而言十分紧迫,垃圾污染问题已经严重破坏了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生物链的破坏,而对于生活垃圾的分类则是中国人民群众以合理的方式协调其和自然环境之间的问题。作为一位老师,最基本的课堂要求就是:能够清楚讲解课程,课前积极细心准备演示文稿,提高学生的应对积极性,把握好课堂纪律以及合理的教学节奏,结合生活热点引发学生共情能力,而生活垃圾分类既是一个热点问题,又是生活问题,将垃圾分类中包括的生物要素与生物教学内容相结合,以合适的方式导入生物教学,从生活入手演变为生物课堂,例如在学习高中第二册生命科学的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当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垃圾分类这一问题中其对于环境的污染将会增加遗传病的概率,提出研究合理处理有害垃圾对于环境保护以及其间接对于人类的益处,讨论为了避免环境污染造成的遗传病高发能够做出的保护行为等等[1]。教师还能挖掘更多与垃圾分类问题相似的生物教学场景,例如在上海细分的垃圾分类中,关于湿垃圾是如何分解这一板块,可以结合生物课本第四册的微生物模块展开深入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注意力集中,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当中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动性。例如:作为实验员应该联系实时热点带领学生对垃圾分类分组实验,按照小组来判断垃圾的分类标准及原因,在实验中教师可以深度解读垃圾分类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通过动手行为,学生会更加容易记住干湿垃圾的生物特点和分类方式,了解垃圾分类对微生物保护等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到生物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细节可以折射到微观角度,甚至小到细胞都可以与之连接。在了解垃圾分类基本知识后,可以增加深度到垃圾处理板块,例如垃圾填埋,废水处理及大气处理等。通过实验让学生团队协作参与其中,培养了高中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2探寻垃圾分类的本质,培养人与环境的共同发展

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不能单单只会体会生活垃圾分类问题,还要分析其体现的生物内在含义,引导课堂上的学生明确垃圾分类的现实意义,教会学生正确看待垃圾分类这一政府措施。培养学生的人与环境的协调观,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去看,从学生不理解的角度去看问题,及时发现并且处理学生不理解、没有掌握的生物问题,逐渐发现学生在解决事务问题与培养生物环境问题是树立的人与环境协调观。就比如说,以高中生物第二册当中的“DNA分子模型的搭建和DNA的粗提取和物理性质的观察”两节的教学设计为例,在学生日常当中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其环保意识[1]。再比如,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塑料垃圾造成海洋生物体内发现微塑料,那么这些塑料是否同样存在于人类体内呐?如果存在,这些微塑料会造成哪些污染?对人类和其他生物会产生什么危害?让学生理解微塑料污染产生的原因,带领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形成系统分析问题的思路,迁移出垃圾不分类的危害及解决措施,进而引出垃圾分类和当天上课的内容。

具体设计思路也很简单,教师先设计问题使得学生完成“垃圾污染增加人类遗传病概率的相关因素”,引导学生分组探讨垃圾污染对于遗传病有增加的概率,进而得出垃圾分类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进而降低遗传病的概率。然后教师可以进一步迁移,以实验员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实验,在A环境设立无污染的生物培养皿,在B环境人为设立产生污染的生物培养皿,显微镜观察生物在两个环境中的状态,用对照实验和控制变量法完成实验。实验结束后实验员老师总计结论,告诉学生培养垃圾分类习惯可以增加环境可持续性,进一步左右下一代的优生优产[6],培养学生的垃圾分类思想和增加他们对于课本知识的掌握[2]。同时,在最后评价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并给予合理的建议;迁移应用,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走得更远,并提出合理的建议,让他们知道自身的不足。

3分析生物教学当中的与垃圾污染有关的问题

自我发挥部分的高中生物课堂为学生进行创新创造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在我国大多数的高中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告別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去开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我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将来向从事生物有关的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讲述垃圾分类的时候,除了让学生心中树立了垃圾分类意识,还能增加他们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勇气,教师也要在平时尽量增加学生的实验机会,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的机会达到实践与知识相统一。而集合垃圾污染有关问题将该部分知识的所有相关知识都讲解透彻,还能在学生心中建立较完备的知识框架,从多角度帮助学生理解高中生物的具体内涵,更加增强了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让学生意识到知识的内在关联和系统性,学生也可基于此逐渐发挥自身的逻辑性思维,对生物研究体系建立更全面的认识。适时开阔思路,广泛联系相关知识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备的知识系统,让学生在生物领域可以不断发展创新,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意识,不断探索该领域更深层次的知识[4]。

4学习场景逐步创造,从生活导入生物

高中生物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性比较强,通过生活实际案例导入生物教学课堂,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学习场景,能够更加设身处地的理解教学目标,提升听课积极性和接受效率,也会提高课堂容纳度的效果。作为高中生物老师,可以创造特定的学习场景,利用网络上的一些视频和图片资源辅助,讲解相关知识内容,启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例如,讲解生态环境保护内容时,可以利用网络上的图片,触目惊心的垃圾堆场对课堂进行切入,深度探讨垃圾分类和生态环境的现状。由于中国人口密度大,各个地方还是存在着垃圾乱象,除了陆地垃圾以外,海洋垃圾也是层出不穷,不少新闻披露在我国的海洋区域经常性看到死亡的海洋生物,甚至一些珍稀保护动物也无法适应环境而日渐减少[5]。这些资料在网络上有许多图片和视频,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创造学习场景,引发同学们对环境保护的共鸣,从而开始进入当天的课堂。

生物教学并不意味着简单的讲解和做题,那样的课堂无疑是单调的,做课堂训练和大量习题只能完成老师对学生的任务,并不代表着学生通过习题可以对知识更加了解。老师要针对课堂做出有效率的讲解,真正了解学生薄弱之处。在实际教学中,想要了解学生的薄弱所在并且加深其对知识点的记忆,就需要结合生活来让同学展开讨论,学习思考。前面我们提到垃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同学达到共鸣后,可以结合演示材料,对垃圾分类及垃圾分类的作用做出讲解,了解干湿垃圾是如何降解,如何处理。用对照演示法演示运行垃圾处理后的环境改变,以及未来环境状况。实习垃圾分类后,其实是为我们高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切口,可以通过这个切口学习微生物板块,学习生态环境板块,改进原来的课堂环境,加深记忆点。从生活出发使得高中生物教学拥有的新的生命。还有一个教学关键点一直被忽略,那就是课后复习,高中生物复习是一个通过帮助学生对已有知识回顾来提高学生对高中生物知识掌握和生物创新和探究能力的过程,所以复习的重要性就会在此显示,作为合格的高中老师切实提高生物总复习的有效性。从课前的学习,课后的复习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更加深刻。

5总结与思考

垃圾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而来,也要被人类合理的处理,否则将会破坏生态环境,无论是海洋生物还是陆地生物甚至是我们自己都有可能失去家园,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为制造的垃圾没有得到合理的处理,影响了世界生物环境的平衡,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子孙万代都要在这里生长、生活,解决人类与生态之间的问题迫在眉睫。生活垃圾分类问题加入课堂教学可以让现在的00后学生真正理解环境与生物的关系,产生共情能力理解环境生态的重要性[7],理解垃圾分类是解决人类面临的垃圾污染难题的重要手段。高中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同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当中无论是用垃圾分类问题导入新的知识点,还是为了讲解垃圾对环境的污染,都需要讓同学们相互合作配合,提高课堂生动力,了解微观生物和宏观生物学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认识到垃圾分类虽然是生活的“流行小事”但却在生物学习中有着巨大意义,从处理方式也应该延伸至生物处理和微生物培养[3]。通过垃圾分类减少土地占用、减少污染,尽可能地实现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生活垃圾分类问题可与地理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理解人与生物环境和谐相处的必要性,树立人地协调观[8]。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高级中学课本生命科学高中第二册(2013年5月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10.

[2] 于瑞维,张永康.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实验改进和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175-176.

[3] 彭丽华.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74-175.

[4] 陈凯.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难点及对策[J].环境与发展,2019(10):32,35.

[5] 衡容.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物流源头减量与企业责任问题研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0.

[6] 李维明.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C].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重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145-148.

[7] 牛忠鹏.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J].情感读本,2019(5):126.

[8] A J R R,B R C,B T C,et al. Circular economy of post-consumer textile waste:Classification through infrared spectroscopy[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0(1):272.

猜你喜欢

海洋生物垃圾分类微生物
会发光的海洋生物
猜猜我是谁
什么样的海洋生物会发光
看海洋生物
小学校本课程《垃圾分类》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的做法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红树林微生物来源生物碱的开发利用
微生物对垃圾渗滤液中胡敏酸降解和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