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博物馆旅游解说体系构建

2020-12-21关红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参观者博物馆体系

关红

近年来,中国各大博物馆开始实施免费开放政策,参观游客不断增加。解说体系作为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直接关系到博物馆功能的正常发挥,以及日常各项工作的稳定推行。但是,当前博物馆旅游解说主要集中于人员讲解水平与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忽视了游客的实际需求,无法满足文化旅游发展的需要。博物馆旅游解说的服务对象具备一定复杂性,地位具备从属性,还有功能具备辅助性,管理人员对此不够重视。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现阶段博物馆旅游解说存在的不足之处,积极创新以及优化博物馆旅游解说体系的构建。

一、博物馆旅游解说体系的组成内容

(一)解说的主要对象

博物馆旅游解说的主要目标对象是博物馆的各个藏品。博物馆内收藏了大量的珍贵历史文物以及自然标本等各类收藏品。收藏品属于博物馆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以及物质基础。博物馆的各项文化活动都是基于实物展品来有序运行的。博物馆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同之处,博物馆需要收集各种各样的专业数据资料,同时进行系统化的调研以及深入的实证工作,为博物馆正常运行提供理论支撑。相较其他社会组织,博物馆更具权威性,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出馆内各个藏品的历史背景与艺术价值。

(二)博物馆解说媒介

解说媒介主要指的是把解说的信息与主题思想等完整地传达到参观者所用的工具上,是博物馆和参观者沟通交流的桥梁。参观者能够经由解说媒介更为全面且深刻地了解与掌握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轨迹,从而唤醒参观者内心对讲解对象的感知,为其传达各种信息。现代化的解说媒介主要包括人员讲解,也就是通过讲解员来为参观者解说各个博物馆展品信息,从而实现信息的传播效果。人员讲解主要的方式分为信息服务、引导服务、专题演讲以及现场解说。此外,还有非人员且非参与性质的解说,也就是通过提供静态解说各类设施来为博物馆参观者传达各类信息,非人员且非参与性质的解说主要方式有解说牌、解说宣传页等。

(三)博物馆解说体系的受众

博物馆解说体系的受众研究开始于1897年的德国。学者最先利用问答的方式来了解各位观众对于展示品的意见。美国学者罗斯·鲁米斯则运用叙述性的事物模型,把博物馆的观众研究主要划分成三个不同层面的内容,即观众投入层面、参观过程层面以及参观结果层面。上述三个层面存在明确的层层递进的相互关系。中国对博物馆观众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进展缓慢,就相关的博物馆观众研究调查报告而言,涉及观众人口学特征与游憩行为特征。现阶段的相关研究还停留在参观人数统计以及观众特征描述记录等方面,并未涉及观众心理需求。

二、博物馆旅游解说体系构建

(一)提升博物馆旅游解说体系的核心层次

首先,文物解说牌是组织文本的再创作活动。现阶段,中国博物馆内部文物解说牌的文本主要以教科书中的内容为主,相对生硬,由于专业性较强不利于参观者理解,使参观者丧失了参观阅读的兴趣。解说文本应当以专家为主导,结合参观者的需求,利用讲故事等生动形式,尊重维佛卡所提出的“提尔顿提示”基本原则,激发参观者的兴趣、引发关联、揭示信息、讲述全局和整体。解说牌的内容应当以文物文化背景与历史内涵的讲解为主,确保解说内容能够与现代社会有所关联,激发参观者的积极性与情感共鸣。解说文本再创作应当确保科学、文学与艺术的相互结合,增强参观者的参观兴趣。除此之外,解说人员还应当树立独具特色的讲解风格,结合博物馆的资源特色与地方文化特色,培养特有的博物馆讲解方式。例如,西柏坡纪念馆的快板解说、湖北省博物馆的地方说唱艺术解说等,不仅能够突出地方特色,还能够實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随着中国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不断落实,讲解人员必须与游客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讲解人员应当通过不断学习进行自我提高,结合博物馆特有讲解风格,开发自身讲解特色。讲解人员必须按照具体的讲解对象来优化讲解方式与内容,用明快且活泼的讲解方式,提升讲解活动的趣味性以及生动性。

(二)增强解说体系认知,完善系统内容

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增强对于博物馆解说体系构建重要性的认知,全面认识解说体系的内容以及形式等,积极更新解说体系构建的观念;增强对于解说体系理论方面的研究分析,建立健全管理部门,实现全方位的高效监督以及协调管理工作,为博物馆旅游解说体系的科学规划以及合理构建提供相应的理论层面指导;还应当积极改善博物馆内部的接待设施以及现有解说系统,在博物馆内部以及周边区域设置交通引导标识,确保标识的清晰以及明确,还应当设置英汉双解的标识,吸引更多的国际参观者参与到博物馆的旅游体系构建当中。博物馆可以设置旅游地图、代表文物图片,为参观者提供更为便捷的参观线路等。同时,博物馆及其周边的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各个场所,可以利用统一化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为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提供更为明确的服务信息,重视以及做好博物馆的宣传工作,提升潜在参观者的到访率以及旅游效率。博物馆在内部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最佳的参观线路,规划最佳的参观时间,坚持安全且便捷的原则,尽可能确保参观线路的全面性,避免重复。在参观线路旁需要设置指示牌,让参观者能够参观博物馆中的各个展区,重视细节部分的设置与管理,为游客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旅游解说服务,吸引更多的博物馆参观者。

(三)完善旅游解说体系的附加层次

博物馆应当营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氛围。博物馆属于文化传播的窗口,必须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给参观者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博物馆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嗅觉与触觉等各个渠道,来营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比如苏州中国昆曲博物馆,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可以选择穿戴传统戏服,博物馆内播放传统戏曲唱段,这样不仅能拉近博物馆与参观者之间的距离,还能凸显出博物馆的特色文化底蕴。博物馆需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无形文化的有形化,为参观者创设独特的文化情境氛围,并且将其渗透到博物馆的建筑风格、装饰设计、人员着装、商品设计等方面。随着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的参观者已不满足于简单地接受信息,其更希望全身心地投入到情境体验当中。所以,博物馆在构建解说体系时,应当为参观者设置自我解说平台,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使参观者能够参与其中,增强参观者的体验感与认同感。例如,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参观者能够亲身参与到“模拟挖掘”当中,同时,配合解说人员适当的解说,不仅能够增强参观者的感官体验,还能够吸引更多参观者。

(四)增强旅游解说体系的层次性

博物馆中珍藏着多种历史资料与藏品,是自然以及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见证。因此,必须积极创新以及优化对外文化形象,改变传统以文物展示为主的文化推广活动,基于馆内文物藏品,全方位凸显文物实际出土地的特色文化,使之变成地方文化的集中展示舞台以及地方人文形象的集中表现。积极挖掘以及整合地域特有文化,定期组织“文化周”等活动,不断拓展博物馆内部旅游内容,积极更新文化产品,建立健全博物馆的对外文化窗口展示功能。由于博物馆与人们日常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会使参观者产生一定的疏离感,为了吸引更多参观者,博物馆必须拉近自身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积极主动实现馆藏文物资源的全方位社会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馆藏文物资源所具备的社会价值,坚持贯彻“为人所用”原则。例如,定期组织主题文化讲座活动,重构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让历史文化和实际生活能够密切衔接。与此同时,博物馆还应积极实现社会资源的馆藏化,吸收各种社会资源,不断丰富博物馆馆藏资源;定期组织开展主题文化资源的调查活动,积极引导社会层面的文化资源参与到博物馆文化建设中,不仅能够确保博物馆内部文化体系的连续性,还能够强化参观者的文化自豪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博物馆的解说体系会对参观者的参观体验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博物馆必须结合自身特性,积极创新以及优化旅游解说体系,让工作人员认识到博物馆旅游解说系统的重要性,突出博物馆文化优势,研究与探索可行性与普及性较高的解说体系,增强参观者的体验,促进博物馆文化教育传播工作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刘璐,邹亮.基于旅游体验视角下旅顺潜艇博物馆解说系统构建研究[J].对外经贸,2018(6):78-80.

[2]魏文静,臧其猛,田静.乡村民俗博物馆的旅游产品体系构建:以侯冲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249-250.

[3]王婉琪.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中的旅游应用: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9):174-175.

(作者单位 安徽省淮北市刘开渠纪念馆)

猜你喜欢

参观者博物馆体系
最美的蝌蚪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博物馆
脑洞大开
数说InnoTrans 2018
露天博物馆
场馆学习中的参观者研究:进展与挑战*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