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文化育人的策略研究

2020-12-21李媛路瑞峰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0年8期
关键词:理工学院育人文化

李媛 路瑞峰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作为社会基础设施,数字化和传播的互动性是新媒体的基本特征,新媒体不仅影响着个体成员的生存方式、人际交往、自我认知和社会化过程,更作为一种技术力量,参与各产业行业的变革。

在高校领域,新媒体为思想政治工作、文化育人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提质增效打开了新局面,注入了新元素和新动力,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意识形态引领等工作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如何利用新媒体增强校园文化对高校学生的感染力,发挥文化育人的成效,推动网络信息技术与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相统一,是新媒体语境下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时代命题。

一、建强文化育人网络,完善育人机制

为了确保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有阵地、有方法、有声音,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文件和工作举措,中央政治局也提出了“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16字网络建设和管理方针,为信息化和信息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大力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共同努力凝聚和团结更多的青年大学生,争取把网络红色空间建设得越来越大,把黑色地带挤压得越来越小,把灰色地段逐渐转变为红色地段,营造清朗的校园网络空间。

高校网络作为学生学习、生活和互动的重要空间,既是创新思维的活跃之所,也是思想价值引领和舆论引导的必争之地,其重要意义毋庸置疑。安全可靠的网络空间是网络文化育人的可靠保障,高校要建强文化育人网络,首先要建立健全新媒体的规范化运营机制,定期实施统计报备、监督检测、平台运营检查等;其次要抓好新媒体建设的团队、制度、财务、硬件软件等配套设施,加强校内各部门、二级学院的联动支撑作用,发挥新媒体在意识形态引领中的作用。

南阳理工学院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完善网络文化建设机制,并制定了《 南阳理工学院网络文化建设方案 》,把校园网络媒体建设成学校网络文明传播的主阵地,进一步完善师生文明上网制度,规范师生上网要求,加强网络志愿者队伍的培训,提升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此外,南阳理工学院还开展了“优秀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评选”“优秀网络文化产品评选”等活动,举办“网络青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网络文化节”活动,以此来不断完善网络文化建设。

二、扩大育人联动范围,打造“线上线下融合”育人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论断是对新形势的准确把握。中国互联网的勃兴和发展伴随着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出生和成长,网络新媒体已经成为其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效果研究也显示,传统的教师和课堂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文化育人体系培养学生的要求,也无法满足学生快速高效接受信息的需求,高校网络文化教育也不再是单纯教师教、学生学的一元阵地。因此,高校要搭建多部门、多力量、多资源、多渠道共同联动的大平台,逐渐实现教育教学事业改革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应当立足于学校实际,把线上线下的育人环节统一起来,通过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元素和资源打造本校育人工作特色平台,推动校内各部门、各单位人员形成共识、共鸣和共行,提高网络育人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与此同时,高校应该避免教育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割状态,鼓励开展校際育人交流学习,扩大校际网络育人协同规模和影响,发挥知识文化在线传授的引领作用,提升网络育人的活力和深度,实现网络育人共建共享的联动效应,为网络育人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正能量。

南阳理工学院通过优化育人环境、夯实育人基础,突破传统线下育人模式的局限,做好线上线下融合的校园文化育人建设规划。比如,南阳理工学院通过线上学习、线下互动的形式,深入推进“六个文明”工程,开展“文明服务、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礼仪、文明餐桌、文明上网”主题系列活动,形成内外环境宜人的局面,并使学生形成了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又如,南阳理工学院在传统文化节日和重大纪念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引导师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增进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文化育人氛围。

三、提升文化育人内涵,搭建学生教育管理双驱动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工作者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六个方面下功夫。推动文化育人内涵的提升就要与这六个方面保持同向性,利用新媒体搭建教育与管理的双轮驱动平台,同时保持丰富文化育人的内容和管理育人的协同性和一体化,增强人文底蕴,实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使平台成为畅通师生交流的渠道,增强文化育人的感知效果,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提质增效。

高校应当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内容,不断提升文化育人内涵,挖掘校内外资源中的育人资源,形成社会、学校和家庭多元协同、有机结合的文化育人机制;增加文化育人主题,借助“青年大学习”、传统文化节日或时政等主题加大对学生们的文化教育;丰富文化育人的载体,通过学校的制度、课程、专业、社团和校园环境使文化育人得到多元化传播;革新文化育人形式,除了课堂主阵地,还要通过实践活动和事务管理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

南阳理工学院注重发挥新媒体作为高校事务管理中重要辅助工具的作用,将学生管理与文化育人相统筹。南阳理工学院依托“南工学工在线”特色教育平台,通过主题教育、智能上报、教师中心、档案查询、学生中心和家长中心等独立模块,实现教师工作计划和日志上报、通知公告发布、学生信息档案查询、日常请销假、节假日管理、毕业生远航计划等功能的发挥,并且结合工作需要不断研发、完善平台功能,实现管理文化、行为文化、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内容的有机衔接融合。

四、强化文化育人理念,发挥新媒体的动员组织作用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 》中指出,要构建文化育人质量提升体系,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优化校风学风、繁荣校园文化、引领社会风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一指导思想为探索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指明了全新的方向,那就是需要在实践中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发挥新媒体新技术的动员组织作用,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文化育人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坚持文化育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更是“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高校要提升自己的办学质量和文化育人水平,必须强化文化育人理念,让文化育人的理念成为高校文化教育、文化实践和文化传承的引领力、整合力、凝聚力和推动力,从而整合文化育人的要素和资源,推动文化育人从育人理念走向育人实践,让文化育人在高校呈现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

南阳理工学院运用学校学雷锋志愿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规范志愿者注册管理,发布和补录志愿服务项目,准确记录志愿服务时长,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培育了一批特色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盗梦空间第二课堂”是南阳理工学院课堂教学外最具生机和活力的文化育人平台,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成绩可记、可评、可视。诸如“盗梦空间”的第二课堂平台不仅是落实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要求和学校文化育人工作的有效载体,为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起到了重要组织和动员作用,也使文化育人的理念不断得到渗透和强化,对青年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素质和自我价值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五、结语

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是一项焕发着旺盛生命力的崭新事业,同时也是一项需要面对挑战和难题的系统工程。高校文化育人工作需要遵循网络新媒体文化育人规律,同时不断突破和創新。结合新媒体在南阳理工学院文化育人的实践,对于推动高校网络新媒体文化育人长效机制建设,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1.高校在文化育人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网络新媒体的育人功能,注重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减少传统动员模式下学生信息不对称情况,同时,高校应该努力成为阵地在我、主权在我、技术在我、人才在我和管理在我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捍卫者。2.教育工作者要处理好网络文化育人和线下文化育人的关系,通过大数据的统计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以此来掌握学生思想、行为和需求情况,合理调配活动资源,辅助学生管理,支持教育决策,从而成为新时代文化知识、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的优秀引领者和传播者。3.学生要树立网络安全意识,科学合理使用网络,提高鉴别和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能力,增强对网络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主动自觉维护、净化网络空间。

参考文献:

[1]冯刚.新形势下推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15(8):3-5+29.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金句[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8(4):1-2.

[3]张红丽,王红.新时代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共同体建设[J].当代职业教育,2019(6):66-71.

[4]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7(6):33.

(作者单位 南阳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理工学院育人文化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年味里的“虎文化”
江苏理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理工学院简介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