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桥梁

2020-12-21陆威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9期
关键词:集体备课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

陆威

【摘要】“集体备课”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备课方式,“头脑风暴法”也是心理学上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的行动研究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研究教师“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的行为来促进教师备课的效果;二是通过研究教师“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的机制来探究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这也是最终目的。“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现状还没有较深入进行,要通过相关策略提升备课效果以及促进专业发展。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行动研究

“头脑风暴法”最先提出者是美国学者奥斯本,主要用于激发人们的创新性思维。头脑风暴法的集体备课有利于激发教育教学的改革,集体备课集合相关科目的老师进行“头脑风暴式”的练习并进行一定的交流,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一个最适用于学生的教学设计。同时,“头脑风暴式”的集体备课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本文最主要从小学英语教师“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的行动研究出发,来探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况。

一、“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与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为使本次探究更为真实有效,特设计调查问卷。本次参与调查的人数是40人,其中有效的样本人数也是40人。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调查的总样本数较少,但样本的来源地域有很多,因而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与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可以大致从两方面进行阐述:教师“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的现状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1.“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教学中的现状

本次参与这项调查的教师大部分是20-30岁之间的年轻小学英语教师,占总人数的70%,而其余年龄段大致占总人数的30%,这表明小学英语教师的队伍日益年轻化。同时,不管是城市还是乡镇,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师的文化水平已基本上达到了本科及以上的文化水平,这部分教师占总人数的90%,说明小学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正在逐步提高。而关于教师的职称和性别:很多教师都获得一级教师或二级教师的职称,它们分别占总人数的20%,说明调查的小学英语教师职称还是较高的;而女教师占了总人数的77.5%,说明女性教师居多。关于学段:教师集中最多的学段是中年级学段,占42.5%;其次是高年级学段,占32.5%;最后是低年级学段,占25%。以上就是参与调查的小学英语教师的基本情况,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教师的“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

关于备课的现状,主要体现在态度、情感及行为等多方面。“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的情况,每个学校虽都有所不同,但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还是能发现其总体发展趋势的。有70%的教师还是比较了解“头脑风暴法”的,纵然如此,但在态度上还要更加积极。从调查数据显示,若学校每周都有一次“头脑风暴式”的集体备课,但不强制要求教师参加,而60%的教师都表示只会偶尔进行参加。若教师有机会参加“头脑风暴”的集体备课,绝大部分教师只会花2天以内的时间进行准备,而只有小部分教师会花2天以上时间进行准备,占总人数的27.5%。从教师的个体层面来看,积极性有待提高。从学校层面来看,绝大部分学校开展“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的次数也不多,75%的学校开展“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的次数在3次以内。因此,这就说明不管是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应提高集体备课的积极性与效果。

2.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从总体上来说,还是很好的。比如说,教师对于“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是抱有较大期待的。若教师在头脑风暴的集体备课过程中遇到自己所不知道的西方文化知识,会不会及时补充相关知识?有92.5%的教师的答案是“会”,说明只要具备好的集体备课形式或机制,教师还是很乐意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素养的。同样,教师若参加一项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存在些许不足,会不会进行反思?有95%的教师会选择进行反思。这就说明,教师在内心深处还是想通过集体备课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的。然而,教師专业发展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伴随着很多方面的因素或行动,“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定行动。“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与教师专业发展是有一定程度关联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探究这二者之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能运用SPSS软件对其关联性进行相关分析,具体的情况如下页的表1-1所示。

从以上表1-1可看出,皮尔逊系数P=0.000<0.001,因而这两者达到非常显著的相关性水平,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集体备课中的文化和反思能力。同时也说明,“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关联性,即“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开展的程度越深,越能促进教师的相关专业发展。虽然从调查问卷的数据上显示,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欠缺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或能力。这种发展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但能通过“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教学中的行动进行改善。

二、“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

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除政治、经济之外,还有一些外部因素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例如,文化因素等。教师专业发展与文化氛围的营造息息相关。文化是社会群体意识的体现,而小学英语教师文化就是这个特定的教育实施群体中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因而积极的文化氛围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时,文化的影响是持久深刻的,能贯穿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小学英语教师在“头脑风暴式”的集体备课过程中应注重营造较好的文化氛围。其次,文化对教师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应从细节处入手,为教师的“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元素,从而实现“浸濡”式发展。总之,文化是促进集体备课效果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内部因素

教师专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自身修养。在集体备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一个良好的综合素养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素养包括态度、情感以及行为举止等多方面。在态度方面,应保持积极参与的态度;在情感方面,应对教育教学持有热情;在言行中,要时时谨慎以规范自身的言行;在行为举止方面,反思能力是很重要的一项能力。例如,许多发达国家最近一直专注于学前教育的质量。一般而言,被认为是优质学前教育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是优质的教学表现。例如,很多项研究调查了幼儿教师的反思水平,特别是与他们的专业发展有关的教学反思。然而,到目前为止,没有一项研究集中于观察这两种现象之间的关系。有发达国家学者进行了一个“多案例”研究,以研究反思质量与教师表现质量之间的关系。在他们的工作中录制了八名学前教师录像,随后进行了深入访谈。在访谈中,使用了对所选视频序列的刺激回忆,特别关注选定的教育目标。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师表现的选定领域,具有较高反思质量的教师的素质较高。结果还表明,具有大学学历的教师达到了更高的质量表现。因此,这项研究虽然主要是针对于幼儿教师的,但表明“反思”仍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

教师不断的发展进步需要依靠持续发展的教师专业动力。例如,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就有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记载:“万世师表”就是先贤孔子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动力。其中核心内容还包括:立定志向、爱生如己、反躬自省和践履行动等等。因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动力就是:志存高远、热爱学生、吾日三省、教学实践等。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内部动力的阐释,就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组织层面

在组织层面,尤其是学校要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应从行动上开展相关的活动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问卷的开放式作答问题上,有些教师认为:要求老师具备一定专业知识,集体备课在人员召集方面存在困难。还有些教师认为:需要具备。困难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人员分工安排、课题确定等。这就表明学校应妥善安排“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的各个方面,这些细节都能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过程中进行宏观统筹也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

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宏观调控:建立交流互动的平台,利用合作学习实现教师的持续性发展;为教师提供现代化信息技术课程,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开设一些心理课程,为小学英语教师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创造机会,同时还要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设计一个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产生一些更全面、更系统的评价指标,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2.文化层面

小学英语教师主要的任务是负责小学生的英语教学,在中部地区如湖南等省份的山区,是从中年级学段开始开设英语课程的。而在沿海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是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进行英语课程教学的。调查问卷的教师任教所在地来源广泛,从数据显示也有25%的教师任教低年级学段。众所周知,我国现代社会文化不仅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还受现代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接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程度较深。基于此,小学英语教师更应该了解西方的一些优秀思想文化,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还更应进行西方一些优秀文化的熏陶。然而,这个前提是小学英语教师应对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地进行熏陶。

“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是具备相应文化基础的,它的文化元素可以通过“隐性”的方式传递给小学英语教师这个团体组织,这些积极的文化因素同样以内隐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研究的一个基础课题,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在学术和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意义。虽然当下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很多,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技能、策略和内容等层面,主要偏重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方法。但是,技术、制度深处是文化,文化层面是技术层面、制度层面的内在支撑,文化决定了技术、制度的走向和状态。因此,要使教师专业发展得到根本上的发展,必须要从专业发展的文化层面着手。相较于专业发展上特定问题具体改善的局部发展,以文化为支点,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由此可见,教师专业发展表面关注实效性,但本质是文化问题,专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文化层面的认知和实践,还取决于文化方面的觉醒程度。因此,通过注入集体备课相关的文化来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3.个体层面

个体层面是针对于教师的,教师在“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过程中积极参与,勇于表现能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除了教师的一些基本素养之外,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也应具备相关的信息素养。有教师认为,“头脑风暴式”的集体备课,参与者通过思考、倾听、发言、讨论这样平等的方式对教学的问题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促进青年教师多思、多想、多听、多看专业的教育教学技能,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思维上火花的碰撞,融入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丰富教师的专业发展,正如“众人拾柴火焰高”,使不同年龄段的新老教师、不同教學段的高低年级教师的智慧融为一体,为大家所用。集体备课要想达到以上这种效果,就必须要加强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师素养,尤其是教师的信息素养。

“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在个体层面影响教师专业发展,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提高。例如,一般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分为四个阶段:开始、应用、适应与创新,这是UNESCO 亚太地区教育局在对于教育信息化发展所进行的研究。对于教师个体而言,其信息素养的形成也与信息技术同教育整体融合的过程轨迹相适应。同时,UNESCO 亚太地区教育局在这项研究中借鉴了经济学研究成果:促进经济发展的三个元素是资本深化、高质量劳动力与技术革新。教育局还提出教师教育信息化的三个阶段,分别为:技术素养阶段(将自己所讲授的课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知识深化阶段(提高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知识创造阶段(提高人们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生成新知的能力)。集体备课虽不需达到非常高的阶段,但是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多个工具进行备课。

三、“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桥梁

1.营造“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的文化氛围

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是提高教师教学的能力素质,以教学服务的专业发展为基本特征。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用性取向,导致实用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和评判标准。在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偏重有利于教学的知识培训,或者是以教学技能方法、教学技术等对教学有明显成效的内容为教师培训重点等。而对实用性的偏重无形中淡化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意识。因此,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文化性加强的重要任务是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意识。首先,要普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性特点,教师主要职责是传授知识文化,而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通过合适的知识、技能、方法等,帮助教师履行职责,为教师教书育人提供便利,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相对应的文化氛围。教师专业发展还牵涉到教育、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内容,其中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深化,这是极其重要的教育研究方向,也表明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特征,即教育性文化氛围的营造。但很多教育主体并未清晰理解这个特征,在实践中更多地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手段等工具意义。因此,要培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意识,需要向各方面普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属性,培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意识;其次,要强调教师专业发展(下转第25版)             (上接第24版)的文化目标,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促成教师形成正确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哲学,形成教师自己的学生观、知识观和发展观。各种思想观念的本质是文化,文化创造要基于文化来发生,文化目标实现要以文化路径来依托,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目标明确会导向文化意识的生成;再次,要突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文化意义,各种理论、知识、技能的培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实践,教育理论或者教育策略方法技巧等是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教师专业发展本身是由各种文化知识来推动,其具有文化意义,突出这一意义有强化文化意识的作用。

“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要注重营造相关的文化氛围,这样有利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新性。好的文化氛围,能发展教师的文化意识,因而注重营造文化氛围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在英语科组集体备课会议上,我们首先以3-4人左右的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部进行一轮备课的探讨后,再将几个组的意见融合在一起,经过整个科组成员“头脑风暴式”的集体备课之后,最终汇总出一份最合适的备课方案。整个过程大家都处在一个热烈积极的探讨氛围中,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2.强化“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中的反思行为

备课是教师的一项教学活动,需要进行教学反思。首先,教学反思内涵: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根据综合性定义,本文认为拥有反思性教学能力的教师能够:意识到反思的重要性,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通过观察、回顾、分析、归纳总结等技能改善教学行为;能够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会教师自身学会教学,最终促进师生教学共同体的发展。其次,教学反思的特征:以教学为中心,基于教学实际来解决问题,有较强的创新力和实践力。反思教学即反思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它是以教学中的具体情境为依托,并借助于教师自身的经验、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研究小组的交流与讨论。反思性教学不仅是一种内在的思考活动,也是一种外在的实际操作,也就是教师需要发挥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双重作用。反思教学不是行政性的命令,不是硬性的考核任务,而是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中的一种自发的行为。其中,教师的责任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责任感能激发教師主动探究反思性教学的欲望,影响教师对教学的专注程度和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上个学期,英语科组开展了My favourite season的公开课,我们以集体备课的方式来确定教学设计,这一课的主讲老师是笔者。在每一轮的集体备课中,笔者都接收到了来自各个老师的修改意见与建议,不厌其烦一遍一遍进行修改与试教,最终敲定下来终稿,在公开课中一致获得好评。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最大的收获便是反思,而正是这种反思教学促进了一名老师专业的提升。因此,做好集体备课中教学反思这一环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增强“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中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

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有自主发展意识。明确自身专业发展现状,合理制定专业自主发展规划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教师自我启蒙的过程,教育启蒙的重要使命就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的萌发,它源于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状况的清晰认识,为制定专业自主发展规划奠定基础。首先,教师应该准确认识自身专业发展的现状,自主制定一些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专业发展的规划,明确不同时间或阶段自身应达到的专业发展目标。其次,教师应反思教育启蒙实践中的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审视并及时把握住、利用好专业发展的机遇来促进自我的发展。最后,根据教师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具有自己特色的专业发展目标与行动方案。教师应该进行系统地自主反思,励志成为“反思型实践者”教师的自我反思行为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的重要途径。教师的自主反思、自主评价与自我改造是教师自主成长和发展的前提,能唤醒教师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以及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等。所以,教师应该自觉主动地将教学反思活动贯穿于整个教育启蒙实践之中,基于教育教学实践行动研究中的行动——研究——再行动——再研究的原则、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制定行动研究的方案——实施研究方案、从而迸发出新灵感、新想法,启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成长为自主发展的“反思型实践者”。

主动加强与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共同发展的协作氛围。教师专业自主发展要让教师怀揣一颗开放的心,自觉、积极地追求专业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信念和专业知识、技能,在良好的“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的氛围中以教育启蒙实践为载体,以教研小组为主要形式,通过相互交流与合作来相互学习和分享彼此备课过程中的经验,从而实现教师的共同提高和共同成长,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例如,组织各种备课教研活动小组、备课网上互动等措施都是唤醒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总体上,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的培养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外部,源于社会和教育对教师角色定位和只能转变的期望、言行的规范与要求等;二是内部,即教师的自我启蒙与自我发展的要求,它源于教师自我角色定位的期望、自我发展的需要以及在教育启蒙实践中的理想追求。在教育启蒙实践活动中,这两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能否真正实现教育启蒙、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对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关键取决于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集体备课的教师自主发展意识不仅能影响到备课的好坏,还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应加强教师备课的行动。

“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对教师专业有很大影响,可以把教师专业发展看成是目的,而集体备课看成是手段,将目的与手段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就会达到相应的较好的效果。本文最主要研究的是小学英语教师的“行动”。因而,花了很大的篇幅在描述和分析数据。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是一项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同时也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行为。在组织层面,学校应重视集体备课的活动建设,合理统筹规划时间;在文化层面,学校应重视集体备课小组的集体文化建设;在个体层面,教师应重视自身的修养提高,尤其是信息素养的提高。同时,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营造“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的文化氛围,强化“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中的反思行为,增强“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中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等,让“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发挥作用,搭建起教师专业发展的桥梁吧!

参考文献:

[1]路宝利,刘延翠.范例:职业教育“现象学”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07):8-15.

[2]Zora Syslová. The relation between reflection and the quality of a preschool teachers education perform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ld Care and Education Policy,2019,13(1).

[3]彭桂芳.内源性动力: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基于《论语》的文本解读[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9(03):71.

[4]公雪宁.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18(19):7-8.

[5]路宝利.职业教育需“回归乡土”[J].江苏教育,2018(68):1.

[6]张琸玡.文化觉醒:教师专业发展的广度与深度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14):26-28.

[7]马欣研.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8]朱羽潇.小学教师反思性教学能力的培养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6):275-277.

[9]张倩.教育启蒙:唤醒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J].教育现代化,2018,5(37):84-86.

[10]Joshua J. Amiel,Yuen Sze Michelle Tan.Using 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 to resolve practical and philosophical challenges in educational neuroscience[J].Trends in Neuroscience and Education,2019.

猜你喜欢

集体备课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创新研究
集体备课在病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
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的途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