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那些事儿
2020-12-21王伟灿
王伟灿
小时候,过惯了穷日子,长大后吃饭总是“光盘行动”,到饭店吃饭也是劝同伴要少点,不够了再点,就餐时劝大伙多吃点儿,尽量别剩下,遇到剩下的饭菜,也会主动提出来打包带走,让生活贫困的人“享用”。
10年前,我在郑州一家单位上班,樓下一间闲置的房子里住着一对50多岁的夫妻,男的姓王,是单位的保安,女的在一家超市做清洁工。两口子工资都不高,儿女们也大了,要买房结婚,日子过得紧巴巴。一天傍晚,我到街上散步,在楼下见到了老王,他热情地邀我到他屋里坐坐。他们住的房子不大,一家人围在一张小桌前吃饭。饭菜很简单:一盘炒白菜,一盘西红柿炒鸡蛋,一盘炒芥菜丝。我问老王:“怎么不买点儿肉呀?”老王说:“就这都中了,老百姓还想吃啥?”老王媳妇接过话茬儿:“孩子们都大了,这也花钱那也花钱,还是省点儿吧。”打那后,我就成了老王家的常客,每次在饭店吃完饭,总要把剩下的饭菜打包送去。第一次是参加同事的婚宴,剩下的东西很多,我将鸡、鸭、鱼打包后给老王送去,老王一个劲地说着客气话。我说:“你们别嫌弃,今天是同事婚宴,有些菜都没动。”老王却说:“没啥没啥,这都是好东西,扔了就是糟蹋粮食,再说了,剩下的也能吃呀!”知道老王不嫌弃,后来我总要将剩下的饭菜打包送去,每次老王见到我拿去的东西总是说:“谢谢兄弟,我们家又改善了伙食。”
后来,我工作调动来到了另一个城市。无独有偶,单位大院里同样也有一个生活贫困的人,40多岁,患有智力缺陷疾病,靠着国家的低保维持生活。有一次,我们在饭店吃饭,我看到他在饭店门口转来转去,心想:他可能是饿了,也可能是闻到饭店里的香味馋了,想开开荤了。于是,我对大家说:“咱们把这盘凉拌耳丝给他吃吧。”同事们听后一致同意。随后,我向服务员要来一个袋子,将耳丝倒进袋子里,提到外面交给了他。他看了我一会儿,咧着嘴笑了,然后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看他吃完了,我对他说:“以后,我把剩下的饭菜打包送给你,可以吗?”他似乎听懂了我的话,连忙笑着点着头。于是,我又有了新的任务,每次在饭店吃完饭将剩下的饭菜打包送给他,还把我不穿的衣服送给他……
现在,国家提倡“光盘行动”,我每次在打包饭菜时也有了理直气壮的理由:响应国家号召。前几天,我在宴席结束后又开始打包饭菜,一个服务员过来帮忙。打好包后,她向我道谢,我诧异:“应该是我谢谢你,你怎么反过来谢我呢?”她笑着说:“谢谢你不浪费啊!”我听后心中一荡,感慨万千:看来,节约也成了一种时尚啊!(作者单位: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