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

2020-12-21陈飞桃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9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生活化设计

陈飞桃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应该以实用为教学目的,以就业为导向,与实际生活融为一体,才能满足学生今后就业的需要和生活中应用语文的需要。本文从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拓展四个方面来探究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实施方法,力求增强语文教学的现实性、应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设计

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填鸭式语文教学模式,基本脱离生活的语文训练,使得语文课堂枯燥无味。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在他们的眼中文化课是“副科”,专业课才是主科。使得学生根本认识不到语文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对语文产生兴趣。 因此,要使中职语文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就得转变观念,大胆改革。在教学中,笔者积极创新,寻找生活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创设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高学习语文的有效性。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谈谈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一些做法。

一、教学环境的生活化,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场景

每天面对同一间教室,不变的摆设布局,不变的老师和同学,学生们难免产生审美疲劳。只要稍微用心设计一下,把教室布置成贴近生活的场景,哪怕是一点点的改变,学生都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就把呆板的学习环境变得轻松、有趣,富有生活气息,学生如临其境,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不同专业的班级有不同的设计。比如,幼师专业,笔者组织学生亲自画一些美丽的图案,做一些精致的手工,种植一些小盆摘,设计一些有班级特色的文化栏、图书角……把教室装点成充满童趣,有艺术感又不失书香味的学习天地。电子商务专业,笔者指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自己创写一些相关标语,贴在教室墙壁,可以按小组形式,摆放课椅,并设计好小组的名称、口号、目标等,模拟商务洽谈的场景。班级环境布置充满了专业生活气息,学生如同置身在职业生活中进行学习,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参与整个环境布置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了语文知识的熏陶,而且悄无声息地在运用语文知识,这不正是体现了“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吗?

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环境设计。比如,在上口语交际《辩论》时,笔者把课桌排成两大阵营,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创设一个体验式的辩论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去表达、去交流。学生在体验中感受辩论的激情,掌握辩论技巧。在上阅读课《荷塘月色》时,笔者巧用现代化工具,运用多媒体把清华园的荷塘以及月色用课件展示出来,然后拉上窗帘,创设出静谧的荷塘月色场景。学生在教室中,情不自禁地陶醉在荷月相融的美景中,自然放松地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当笔者宣布下课时,学生愣了一下,才回过神来,完全置身于文本的情境中去了。课堂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课堂,还有什么比身临其境去体验更有效的说教吗?

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我们的教材中,有些内容跟我们当地学生距离很近;有些内容,可能和学生存在着时空距離。但是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源于生活,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影子。因此,笔者会对教材进行处理和重组,适当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发生有意义的关联,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贴近学生生活的教材,不但要把课堂生活化,还要把生活课堂化。中职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和应用文写作,是最接地气,与生活最为接轨的内容。但是往往是这些最为熟悉的,司空见惯的东西,他们不够重视,自以为是,反而说不好,写不好。所以在课堂上学完,还要放归生活再次检验。在课堂中笔者会创设情境,模拟面试求职,答询,洽谈,接待等场景,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在生活中遇到具体的口语交际,笔者也会细心地加以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准确地从他人口头言语中获取信息,如何在口语交际中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思想。又如,应用文,大家都觉得应用文只要记住格式,几乎千篇一律,不用花很多时间去学。实际上,应用文无论是格式、用语、内容都要认真地练,才能写好。平时叫学生干部代写一些班级通知,然后全班一起来学习评价;布置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写学习计划和期末总结;让学生走入社会,纠正广告牌中不规范用字现象。家里开手机店的,设计手机广告;开服装店的,设计服装广告,有机会还可以帮家长开一下发票。多么鲜活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去学习、去运用,收获的是成功和喜悦。

对于与学生存在着时空距离的一些内容,笔者就去找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点,让学生易于理解。如,学习文言文《将进酒》,由于时代的久远,加上学生们对李白个性和遭遇的不了解,学生不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特别不理解李白反客为主的那种狂傲。笔者引导学生网上查阅资料,了解李白的性格和当时的背景,然后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学生就不难理解李白的情怀了。通过大量查阅资料,加之笔者的补充,学生兴趣盎然,感情迸发,把课文朗读得入声入色,甚至还喜欢上了文言文。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教学内容,只要与生活联系上了,学生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设计的生活化,让学生陶醉于课堂生活

在课堂中,依托生活进行设计教学,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的步骤和展开生活化,学生才能深刻地理解文本,并受到启迪。

生活化的导语设计,学生的注意力瞬间聚焦在课堂。课前导入语笔者一般都要联系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发掘生动感人的事例、传记、歌曲等学生喜欢的、新颖的材料来设计。如,教学老舍写的《我的母亲》时,由于中职学生大多都是留守孩子,不少学生很叛逆,与父母之间存在着“代沟”。鉴于此,笔者想,一定要让学生心动之后再来学习课文。于是,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课前播放严维文演唱的《母亲》,用多媒体把视频和歌词都展示出来,创设情景,渲染气氛。“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课堂在一句句感人心脾的歌曲中拉开序幕。学生们被演员深情的演唱深深地打动了,他们表情严肃,神情专注,用心听歌曲,用心去反思自己,有的人眼泪在眼眶打转。接着笔者趁热打铁提问:“同学们,听完歌曲有什么感想?”大家畅所欲言,动情的学生说着都留下了热泪。情感的迁移,很自然过渡到文本,极大地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对老舍写作情感肯定有入木三分的理解,对父母的感情也会有很深的感触。生活化的导语设计对教学目标的落实不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吗?

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设计,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充满了生机。教无定法,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在教学中,笔者经常会结合实际运用分角色朗读,课本剧扮演,小组合作探究,走出课堂做采访等方法,让学生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如,教学《项链》一文时,笔者组织学生按小组选角色,制作道具,揣摩人物心理,把“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 ”的情节,分角色扮演出来。学生兴致勃勃地表演,通过他们绘声绘色的演绎,淋漓尽致地再现了文本故事,从而体会玛蒂尔徳、佛来思节夫人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上台表演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思想受到启迪,情操得到陶冶。

四、教学拓展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以致用

我们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能够在生活中有的放矢地运用到相关知识。生活化的教学,就应该走出课堂,走出教材,走向生活,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于是,笔者在教学拓展方面精心设计,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班委选举,让学生写自荐书上台演讲;班级活动,班干部要写好策划书;亲人生日,写好邀请函;有时给父母写写便条;到社会中做一些调查报告;当小导游介绍家乡景点和民风民俗;当发言人宣布科普知识;当小记者报道好人好事、新人新事……这样,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在解决问题中,享受到了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无限帮助和乐趣,怎么会不恋上语文,爱上生活呢?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在学习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进而用语文装扮生活。语文教学生活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和谐、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春成.给语文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语文出版社, 1998.

[3]何宏玲.陶行知卷:生活的教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 7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生活化设计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BUBA台灯设计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有种设计叫而专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