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作文教学的“自主互评”策略研究

2020-12-21李玉兰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9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初中策略

李玉兰

【摘要】在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语文学科课堂地位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养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指导中学生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必修课,通过写作活动,能够更好地强化学生驾驭汉字和语言运用的能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是需要通过科学、循序渐进的作文训练来一步步完成的。本文对初中作文教学的“自主互评”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自主互评;策略

传统的语文习作教学,教师过于体现自身的课堂主体地位,且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将提升学生的作文成绩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这样往往会出现新的“八股文”现象,从而导致学生无法体会到写作的魅力,无法接收到关于写作带来的自身能力的提升,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和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此来提高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开展“自主互评”写作教学,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一、通过互换师生角色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过往的语文教学环节中,都是教师作为主导者进行作文评价工作的,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和参与到对作文评价的环节中。因此,在尝试运用自主互评模式时,很多学生自身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因素来影响自身的批阅过程,从而对这一活动的开展造成影响。首先,学生的主观因素影响评阅效果。在学生实际的自主互评环节中,学生会处于“怕得罪同学、不好意思表达真实的看法”等观念的影响下,从而导致大部分的优点、缺点评语都是千篇一律的。在互评环节中,很多学生担心自己对别人作品的评判会导致双方产生一定的矛盾,而有部分学生则碍于情面,害怕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从而无法做到客观、公正地对作品进行评判,这样带有个人主观感情的作文评价环节,学生很难发挥自身真实的想象力,从而导致自主互评环节发挥不出该有的作用。其次,当学生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变,成为作文“评价者”的时候,是需要有一套完整且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辅助和制约的,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对作文内容的好坏进行评判,但是在当前的初中语文作文自主互评过程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来帮助学生进行评价活动,造成学生无法更好地去区分什么是好的作文,什么是跑题作文等。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互评环节时,不但需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完成课堂中师生角色的互换,也需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评价标准,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互评环节中。

例如,在依据《济南的冬天》一课为写作类型时,针对学生写作的作文开展互评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完成与学生角色的互换,让学生进行上台“备课”,对如何开展作文互评活动进行系统的梳理,归纳全班学生作文的问题和优缺点,然后随机抽取学生上台对其他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个人评价能力。

二、将小组合作模式与自主互评充分结合起来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无论对于哪个阶段、哪种学科来讲,都是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其不但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通过接触其他同学的想法来快速的掌握教学重点,也能完成学生之间思维的相互融合,以此来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创新。新课改也要求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行一定的强化和培养,让学生能够成为当前新时代下综合发展的社会需求人才。而在对学生进行分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如,从小受教育的不同、个人发展特点、家庭因素等都是影响学生自身个性的主要来源,而学生群体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这是必然的现象,且这种个体差异对于学生自身来讲,有利有弊,假如教师能够利用好学生的差异性,开展多方式的互评教学,则能够帮助全体学生更好地掌握评价作文的诀窍,因此教师需要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相长,推动学生的自主互评开展。

例如,在教学《回忆我的母亲》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就“母亲”作为参考主题开展写作活动,在开展互评环节之前,将学生均匀地分成几个小组,并引导学生做好分工,如,针对文章的内容,有的学生负责评价内容是否贴合“母亲”的主题,有的学生负责评价文中出现的关于“母亲”的故事内容所带有的情感深度,以此来通过合作评价促进学生的评价能力。

三、加强改后交流和教师复评的比重

进入新时代,初中语文教学无论是从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教学方案还是教学主旨方面,都应该比之前的语文教学课堂有新的内部变化。在一般的作文互评课堂中,学生进行完互评工作后,一般教学都是直接结束或者临近末尾,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在评改完作文后的交流活动。在互评完作文内容后,无论是评价者本身还是作者,都需要抒发自身的观点,且两者也需要就评价的内容进行充分的交流,通过一场心平气和的“辩论”来验证两者的观点,以此来达到互评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实际初中语文作文互评环节中,教师要想更好地提升评价的效果,就需要充分重视起评改后的交流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激烈的大辩论中产生思想上的碰撞,解开心中的疑惑,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作文能力。

例如,在以《背影》一课为写作主题开展的写作活动中,学生进行完自主互评活动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置“自由交流”环节,每个学生在拿到自己的评价内容后,有疑问的可以与批改的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以此来帮助双方解决心中的疑惑,通过辩论擦出思想的火花;其次,教师也要参与到复评过程中,检查学生的评价内容,适当进行点评,肯定亮点,修正错误,以此來掌握学生的评价能力现状。

四、总结

总之,初中生在语文写作练习时通过自主互评这一环节,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体会到自身文章中存在的优缺点,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对于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洪庚林.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7):161-162+164.

[2]李华,刘勐媛.混合式教学中作文同伴互评的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6):83-90.

[3]谭晓明.基于过程写作的初中语文作文评改课的教学实践——以《学习描写景物》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7):46-48.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初中策略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