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虚假繁荣”及应对策略
2020-12-21龚明超
龚明超
随着课改的深入,小学语文教育理念、方法、评价方式,也呈現百花争艳的态势。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提问方式、学习方法也在课堂上流行开来。表面上看,课堂很“自主”,有时甚至高潮迭起,但细看,教学仍停留在表面。
一、评价失真,要重视生成与年段特征
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空泛、盲目鼓励甚至不假思索的评价,会使学生无法看清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目标,既不能给学生有效的激励也不利于学生改进学习。要如何锤炼教学评价语言,才能让课堂这出戏剧走向真呢?
掌握学生的年段特征,特别是学生的年段心理特征,至关重要。心理学认为,低段学生(一、二年级)对学习和生活有新鲜感,对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感觉都很强烈,他们往往会非常在意外界对他的各种评价;中段学生(三、四年级)自我意识逐渐发展,道德感、正义感开始萌芽,但道德认识水平仍较低,有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但不强;高段学生(五、六年级)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判断能力增强。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表达什么以及如何表达,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而定。
教师情感融入课堂,教学内容自内心流出,是避免教学语言失真的最好方法。教师的每一句话,都是文本、受众在你心中过滤、沉淀后的结晶,只有将文本和学生放在心中,课堂教学语言的表达和评价才不会“言不由衷”。
二、方法失“适”,要重视文体形式与课文主题
小学语文教材中文体形式丰富,特别是许多故事性强的叙事性文章,经过合理的改编,适合学生表演,也有助于拉近学生与文本、与人物的距离,增强对故事的体验,提高学习的兴趣。但是,尽管如此,课本剧逐渐成为教学的新宠,还是值得警惕。
因为,学生表演课本剧是基于认为这一方式新奇的心理,难免带着“玩”的心理。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长久而充分的准备除外),选择哪些课文进行编演时,一定要慎重。
传统的语文教学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以指导、分析、品读为主,缺少体验,缺少学生参与,让学生自己组织改编、演出课本剧,可以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感知、更深刻的理解。但是,如果对课文主题把握不明,甚至对原文毫无根据地篡改,不但无法让学生从中活跃思维,获得情感愉悦和审美享受,更有甚者会严重误导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理解失“全”,要重视宽度拓展与多元理解
小学语文教材是一种特殊的出版物,是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文字熏陶、道德品质教育、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的基本工具。因此,语文教材的选编,既包含着编者的意图,也含有价值导向。课文内容的改编,一定要尊重原创者的创作意图,并且符合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也就是经得起来自各方面的考验。
对文本的解读有四忌:忌浅——浅尝辄止;忌搬——急于看教参中的“教材分析”,用别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研读;忌偏——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忌泛——不把功夫用在吃透课文上,而是漫天里找相关资料,找到之后爱不释手,这就导致了上课撇开文本,大量补充图文资料现象出现,造成了“泛语文”的偏向。也正是因为对文本的解读浅、搬、偏、泛,造成文本理解不厚实。笔者结合我校“宽度语文”理念,认为如果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拓宽教学视野
人们常说,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教学可以向生活视野拓宽,这不但有利于让学生感受语文,同时,还可以从生活的感受中体会语文之妙,更甚者,可以激发学生思考文本,质疑文本,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
除此之外,语文教学还可以向年段视野拓宽。语文教学中,加强和注重学科内部不同年段内容的整合,是加深文本理解、厚实课堂的又一途径。
(二)包容多元理解
要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真实”,只要是立足文本,结合历史和现实对课堂内容产生多元认识,都应该支持和鼓励。学生的观点虽然有点“不入流”,但这才是真正的思想的流淌,要防止文本解读的单薄,就要包容和鼓励思想的碰撞。
无论在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改编何去何从,我们都得遵循当下教材的编写规律。只是作为教师,我们要站在更高的视角,利用自身条件,在教学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避免浅、搬、偏、泛,就课文教课文现象发生。
责任编辑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