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链+常规劳动”:劳动习惯教育的新机制

2020-12-21吴川

师道·教研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数据链值日维度

吴川

近年来,深圳市高级中学通过变革常规劳动评价制度,运用数据链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度,把学生的常规劳动数据与班集体和学生个人评优评先相联系,把学生常规劳动数据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从而引导学生认真对待常规劳动,实现逐步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目的。

如何培养劳动习惯?我们的理念:微行为——微评价——微习惯。所谓微行动,就是引导学生认识行动意义基础,并行动起来,即参与到劳动中去,记录学生的每一次劳动。所谓微评价,就是当学生的行为符合学校的要求时,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让其行动得到强化;当其行为不符合要求时,通过批评、惩罚等方式及时消解。所谓微习惯,就是通过不断强化学生的值得肯定的行为,使其行为固化(习惯化),最终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下意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的具体做法:价值认同,细节入手,评价导向,习惯养成。

一、价值认同——常规劳动是养成劳动习惯的重要环节

具体做法:分析原因、改变制度、公示方案、了解意见、实现价值认同。

通过组织班主任分析学生常规劳动欠认真的原因,大家认为,常规劳动考评结果只是评选优秀班集体的指标,与学生个人得失无关,这种制度设计导致以下现象:对常规劳动的结果,班主任非常上心,而集体荣誉感欠缺的学生却漠不关心,部分学生做常规劳动没有主动性。针对这种情况,就必须改变制度,要让常规劳动与学生个人得失挂钩。为此,学校规定各项清洁卫生评分与学生个人评优评先和综合素养评价挂钩,它不仅是优秀班集体评选的指标,也是评选“五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重要指标,整学期劳动得分不能达到班级前30的学生,不能评选“五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

习惯养成有外力的作用,但核心动力是自身对行为本身的情感、意识、道德的支持。为了取得学生的认同,也为了争取家长的协同,笔者在匿名情况下,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及家长的看法,高一、高二年级总计有1324名学生、1792名家长参与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见图一)。

第1题的答案显示,有77.6%的学生和81.1%的家长认同学校的做法。这是调查的过程,是宣讲的过程,是了解的过程,更是取得价值一致的过程。

二、细节入手——数据记录,把考评落实到个人

学校的常规劳动包括了日常值日、教室清洁卫生、大扫除、功能室卫生、考场布置共五类,每一类劳动考核又有多项维度,如日常值日有3个维度,考场布置有7个维度;各项劳动考评的主体并不完全相同,有值周学生、功能室老师、年级老师和年级长。如何把考评与学生个人联系起来,是一个繁琐的事。为此,学校近年开发了追踪学生行为的数据链,可以很容易完成学生劳动数据记录、存储、统计、查看等功能。这个数据链由三个系统(和谐班级管理系统、我的青春@紫色城堡——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校本课程系统)和多个数据采集、查看终端组成,“和谐班级管理系统”用于记录学生个体和班级集体的行为,包括学生在寝室、教室、功能室的劳动数据;“校本选课系统”用于记录学生的选课和社团活动情况,包括学生的劳动技术课的选课和义工社团活动的数据;“我的青春@紫色城堡——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用于呈现学生的一切数据和智能评语。

首先,学校把常规劳动卫生考评制度导入“和谐班级管理系统”,每一个维度都分为合格与不合格,合格则加分,不合格则减分。如日常值日,有三个维度:黑板干净无灰,讲台清楚无杂物,空调和门窗关闭,每一个维度做到就加2分,没有做到就减2分。

其次,班主任在每学期第一周和期中考试那一周,分两次把清洁卫生学生名单导入“和谐班级管理系统”,包括每天日常值日名单、每天教室清洁名单、每周清洁功能室学生名单,负责大扫除学生名单以及负责考场布置学生名单,这个导入是固定格式,一键完成,并不增加班主任的负担。如果同学缺席某次劳动,班主任可以在“和谐班级管理系统”予以考勤。

考评主体只需考评劳动的结果,他们对劳动结果的加减分直接落到学生个体头上,这样,就把劳动结果与学生个人利益相联结,从而促使学生关心劳动结果。

三、评价导向——数据说话,把常规劳动考评引入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是什么?从国家角度来讲,其“主要任务是整体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情况,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的突出表现,为学生毕业和升学提供重要参考”。就中学而言,除了完成国家的任务,更现实的价值是用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发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我校确定了以下原则:运用信息技术,客观记录过程,多做事实描述,多做量的界定,少做質的界定;中学说事实,高校去评价。

我校劳动素养评价的维度包括选修学生科学院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科技节的获奖情况、公益劳动时长、常规劳动得分、寝室日常值日得分。

描述模板如下:①本学期选修的劳动课程***;②在科技术***作品获得***奖;③公益劳动总时长***小时,本学期时长***小时;④参加校内常规劳动次数***次,班级平均次数***次,本学期劳动得分***分,班级平均得分***分⑤本学期寝室值日得分***分,同寝室平均得分***分。上述数据都是对学生行为的跟踪记录结果,是学生自己行为选择的结果,因而它是客观真实的,属于量的界定,这样的评价也不会引起学生反感。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学校数据链的三个系统:“和谐班级管理系统”“校本选课系统”“我的青春@紫色城堡——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见图二)

四、习惯养成——数据分析

如何掌握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情况?常规方法是观察,深高更倾向于让数据说话,分析学生劳动数据的走势来评估学生劳动习惯养成态势。劳动数据总体上是客观的,因为一方面评价的规则是简洁明了的,做到就加分,没有做到就减分;另一方面评价主体不了解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不带有主观倾向性。我们把分析学生习惯时间定为一学期,一学期后,如果学生的劳动数据一直优秀或数据走势图呈持续上升态势,就可以说明学生劳动态度得到持续改善,可以判断学生的劳动习惯初步养成。否则,班主任可结合自己的观察,对学生再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如澄清认识,强化劳动,加强家校配合,给予学生以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达成劳动习惯养成的目的。

数据链应用于教育管理,不会提高我们的制度设计能力,但它可以提高我们的制度执行能力,提高我们的分析和反馈能力。数据链应用于德育,是用大数据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德育,它可以让每一行动都得到记录,让每一个评价都有据可依,让每一个数据都有意义,从而有助于建构新的德育生态。【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构建追踪学生成长足迹的数字链,促进学生发展的研究”(课题批准号:2018YOJK089)的研究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龙建刚

猜你喜欢

数据链值日维度
多平台通用数据链助力未来战场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实施中数据链应用探析
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数据链信噪比估计算法
一种无人机数据链信道选择和功率控制方法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