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20-12-20费芩芳王寿铭王歆玫

关键词:知行合一王阳明良知

费芩芳 王寿铭 王歆玫

(浙江工商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大学生思政教育”)在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新形势以及诸多新问题,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观念的剧烈冲击中,在尚未建立完整的认知评价体系之前,大学生容易迷失自我。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德性修养,无论是在文化基因、社会心理抑或是集体认知上,对当前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亟须挖掘根植于我国文化教育根脉、切合当今话语体系、解决时代新问题及符合教育规律的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以充分发挥其思政育人功能。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它以预设的先天本体良知为初始点,经过后天践行,两者和合指向明觉形态的良知,最后达到“一体万仁”的人生境界。作为起始点的良知虽然具有先天的普遍必然性,但还没有获得现实的理性意识;作为和合的明觉之知,虽然仍把良知作为内容,但这种良知已扬弃了自在性并获得了自觉的品格(1)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1页。。“知行合一”的过程可以简要概括为:知(本体形态的良知)——行(实际践行)——合(明觉形态的良知)——一(人生价值的升华)——知(更高形态超越的良知)。“知行合一”思想是“良知”不断升华超越性的理论,既可以在认知方面也可以在实践方面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本土性和原生性指导依据。王长纯等(2002)提出,“知行合一”学说强调对主体意识的重视,在对知行关系的论述中,对“行”特别重视(2)王长纯、宁虹、丁邦平:《研究主体和接受主体的“知行合一”——比较教育理论建设跨文化的哲学对话》,《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第24-29页。。赵华朋等(2005)认为,王阳明在“良知”说的基础上,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运用“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和环境育人理念,构建一套高效的道德教育运行机制(3)赵华朋、魏战刚:《王阳明道德教育运行机制及其启示》,《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第71-74页。。李荣胜(2015)提出,“知行合一”的理念可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4)李荣胜:《知行合一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第21期,第54-56页。。学者们尝试把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实际践履的教育方法、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联系在一起。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将王阳明“知行合一”中蕴含的“以人为本”的世界观、“入世为圣”的方法论、“止于至善”的人生观和“一体万仁”的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以期使大学生发现内心的光明、获得行动的智慧,从而奠定人生的格局。

一、“心即理”的“知”之道:“以人为本”的主体原则

“心即理”的“知”之道,阐述了一个“世界观”的问题。王阳明所说的理,多指自身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以及与自己的伦理关系。王阳明所说的“心”,达到明觉状态是“良知”,“心与理”的关系是“良知”与“天理”的关系,是个体的内在意识与外在的普遍规范之间的关系。“心即理”意味着个体意识与普遍之理的融合,强调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的主观意识。一方面,通过理内化于心而达到理与心的融合,“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5)王阳明著,张靖杰译注:《传习录》,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7页;第121页;第7页。,理求诸内心而非他物;另一方面,心通过外化而显现和展示理(6)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5页。,“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7)王阳明著,张靖杰译注:《传习录》,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7页;第121页;第7页。,心外化的过程也是“在物”的过程。“心与理”在主体意识与外在普遍规律的融合中,转化为个体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从陆象山到王阳明,“心即理”的“心”都是来源于孟子“仁义礼智根于心”的“本心”概念。《传习录》载:“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8)王阳明著,张靖杰译注:《传习录》,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7页;第121页;第7页。从心出发,自然表现有礼有节,否则只是在行动上扮作戏子。“心即理”在心学传统中集中体现了对主体自律、主体能动性的肯定。如果相信只要理智对外物之理逐渐穷索就能获得所有认识,那么人们心中的理必然缺少自我的自足性力量和能动的创造力(9)杜维明:《人性与自我修养》,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第136页。。

中国传统思想中历来包含“以人为本”的思想,春秋时期管仲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最先提出“以人为本”的观点。传统儒家思想历经发展,从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否定主体的重要性,到陆王心学“心即理”重新强调主体的重要性。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10)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92页。,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人本思想缺点在于:对对象、现实,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辩证地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从主体方面、从实践方面去理解(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3页。。马克思“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西方人本主义的扬弃和超越,马克思主义强调的“人是作为现实的人、实践的人和社会的人”,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不谋而合,因此,应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有价值的力量。

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而言,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大学生思政教育具有政治性、阶级性和教育性等多重属性,是促使大学生思想认识发生变化的教育过程,是以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以促进大学生发展为目的的(12)项久雨:《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之维》,《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2期,第31-37页。。另一方面,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发展着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现实独立意义的人,而大学生思政教育出现了忽视情感体验以及个体差异等问题。那么,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思政教育的规律和大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

秉承“以人为本”原则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其一,在内容上要高度关注人、人格及人性的提升。思政教育要深刻挖掘大学生内心的自足性力量。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要引导学生立志,立鸿鹄志,立高远志向。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为学讲究一个本源,从本源上下功夫,循序渐进,就像种树,有根芽之后才有树干,有树干之后才有树枝,有树枝之后才会发叶,发叶之后才会开花结果。其二,在形式上要进行启发式教学。大学生思政教育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因势利导,从“被动灌输”到“主动求索”。王阳明提出:“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13)王阳明著,张靖杰译注:《传习录》,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208页;第10页。教育工作者应尊重大学生作为主体的角色,强调主体的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二、“事上炼”的“行”之法:“入世为圣”的实践方式

“事上炼”的“行”之法,阐述了一个“方法论”的问题。王阳明提出要达到心的明觉状态,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才能“静亦定,动亦定”。这与佛道两家坐禅修身、不问世事的成圣方式背道而驰。行是知的工夫,知之真笃即是行,行是实践经验性的活动,知则是良知先天性的本体,通过后天的学习践行以达到对先天良知的理性自觉(14)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2页。。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以谓知,在先天良知与后天实践之辩中,王阳明在赋予良知先天性质的同时,又强调良知唯有在后天的工夫中才能获得现实性的意识(15)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2页。。从理论上看,先验与经验似乎很难融为一体:先验的预设是一种思辨的虚构,是为了给理性本体即良知的普遍必然性提供形而上的依据;作为经验活动的践行则指向现实主客体关系,而在王阳明的知行理论中,两者可以浑然天成(16)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2页。。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统儒家思想把“知”与“行”分开描述,强调“知”是因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地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只是冥行妄作,所以说“知”,方才行得是;强调“行”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揣摸影响,所以说“行”,方才知得真(17)王阳明著,张靖杰译注:《传习录》,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208页;第10页。。知行之辩,也不是凿空杜撰,是王阳明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王阳明强调身心修养的提升是在现实生活场域里进行的,重视在生活境遇中通过身心工夫去培养人的德性和德行,脱离了生活实践来谈知行合一是不可行的(18)颜子如:《阳明心学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3页。。

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认为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它分析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1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4页。。虽然阳明心学的“行”之法并未强调作为认识世界的方法,但就伦理道德层面而言,“事上炼”的过程也是“致知”的过程,善的动机必须由行动去实现,转化为现实的力量,同样强调了践履的重要性。

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而言,实践出真知,要践行“入世为圣”的方式。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应该重视生活实践,促进知行合一,使之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更具针对性和大众性,促使大学生成为在思想上有深度、在行动上有气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强调“入世为圣”实践方式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可通过如下三种方式展开。其一,要坚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阵地。可以“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和发展,注重普通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其二,要发挥第二课堂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可以设计一些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将大学生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思政教育生活化、常态化,真正走出课堂、走进大学生的心底。其三,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养。王阳明认为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庄敬自恃,外内著一,严徒威仪。施教之道,在胜己私,孰义孰利,辨析毫厘……慎独谨微,毋事于言,身先之”(20)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第1138页。。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言传身教的过程中,应起到身先示范和典型榜样的作用。

三、“致良知”的“合”之论:“止于至善”的道德追求

“致良知”的“合”之论,阐述了一个“人生观”的问题。为学的归宿在于成就德性,明白怎么与自己相处。良知,作为实有之于己的人格,是一种内在的本真中正的自我,“致良知”也就是成就德性,但成于内并不意味着封于内,德性也需向外转化为德行。王阳明在《答顾东桥书》中说:“知如何为温凊之节,知如何为奉养之宜,所谓‘知’也,而未可谓之‘致知’。必致其知如何温凊之节者之知,而实以之温凊;致其知如何奉养之宜者知,而实以之奉养,然后谓之‘致知’。”(21)王阳明著,张靖杰译注:《传习录》,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128页;第199页;第76页;第139页;第231页。他强调“知”之所以为“知”,实依此“良知”而行才是“致知”,是以而言,可以“知”与“致知”之比在于行,而不行不可以为“致知”也(22)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04页。。“致知”既包含了本知之义,也包含了实行之义,因此“致良知”体现出了“知”与“行”的“合”精神。

“此正如烧锅煮饭,锅内不曾渍水下米,而乃专去添柴放火,不知毕竟煮出个甚么物来。”(23)王阳明著,张靖杰译注:《传习录》,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128页;第199页;第76页;第139页;第231页。若不首先追求道德的精神信仰,就像无米之炊。王阳明以精金喻圣,以分两喻圣人之分量,以锻炼喻学者之功夫。“后世不知作圣人之本是纯乎天理,却专去知识才能上求圣人……知识越广而人欲愈滋,人力愈多而天理愈蔽。正如见人有万镒精金,不务锻炼成色,求无愧于彼之精纯,而乃妄希分两,务同彼之万镒。锡、铅、铜、铁杂然而投,分两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梢末,无复有金矣”(24)王阳明著,张靖杰译注:《传习录》,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128页;第199页;第76页;第139页;第231页。,强调先提炼金的纯度,再求分量,不要舍本逐末。《大学》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王阳明认为,只有明德,没有亲民,就变成老佛,通过明德与亲民(认知与践行),让善心回归、良知回归。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基因更好地植根于人们的道德观念。儒家文化承载着丰富的道德资源,比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及求大同等思想,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美好社会的理想,要继承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植根于中华文化基因,创造形成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而言,道德教育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受各种思潮和网络信息的影响,大学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仍较突出。王阳明指出,教学首要之事在于品德的培养,“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25)王阳明著,张靖杰译注:《传习录》,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128页;第199页;第76页;第139页;第231页。。由此可见,德育能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

重视“止于至善”道德追求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可通过如下两种方式开展。其一,在对象上要具有针对性。由于大学生道德水平各不相同,应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树立德育目标、实现道德目标,否则很难进行道德践履。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出:“‘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26)王阳明著,吴震、孙钦香译注:《传习录》,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版,第35页。应根据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不同,分成先进(学知利行)、中等(困知勉行)、后进(不知不行)道德观,对于后进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最基本要求,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有担当的社会公民,对于先进者则进行更高层次的道德培养。其二,在目标上要讲求渐进性。道德教育应该具有螺旋式上升的超越性,实现基础性目标后还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扩充到底。”(27)王阳明著,张靖杰译注:《传习录》,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128页;第199页;第76页;第139页;第231页。一方面,道德教育讲求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要根据世界的变化和时代的使命提出进一步的道德要求,以发展和完善符合时代要求的优良品德。

四、“此心光明”的“一”之思:“一体万仁”的价值升华

“此心光明”的“一”之思,阐述了一个“价值观”的问题。王阳明视天下为一体,“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28)王阳明著,张靖杰译注:《传习录》,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138页;第179页;第140页。。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最终归于“一”,而这个“一”指的是开阔宏大的人生境界和生命境界,对万事万物“仁”的价值体现。王阳明的一生诠释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将内在德性化为外在德行,不仅成就自己,还成就别人,在贡献国家中实现了自我价值(29)颜子如:《阳明心学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6页。。

这不得不让人思索道德与功利的关系,什么才是人们价值判断的标准。王阳明的弟子欧阳崇一为先做事务性的事情还是先存养心体而烦恼,问精力与形势如何兼顾。王阳明道:若云“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者,亦是先有功利之心,计较成败利钝而爱憎取舍于其间,是以将了事自作一事,而培养又别作一事,此便有是内非外之意,便是“自私用智”,便是“义外”,便有“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之病,便不是致良知以求自慊之功矣(30)王阳明著,张靖杰译注:《传习录》,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138页;第179页;第140页。。王阳明一语点出要害,欧阳崇一是在作利益判断而非价值判断,这是把私欲作为行动准则,并不是视万物为一体的价值升华。王阳明也非常痛恨功利的荼毒:“盖至于今,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而习以成性也几千年矣。相矜以知,相轧以势,相争以利,相高以技能,相取以声誉……记诵之广,适以长其傲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辩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31)王阳明著,张靖杰译注:《传习录》,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138页;第179页;第140页。只图表面功夫,非实致其功。

王阳明的“此心光明”价值追求与传统儒家思想一脉相承,讲究“以天地为一体,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32)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第798页。的“仁”的思想,把万事万物的命运与自我联系在一起,“仁”的思想有助于破除个体的疏离与冲突。对于价值判断和利益判断,西方哲学家很早就加以关注,柏拉图的《理想国》以正义为内在关键词,而正义往往又以利益来规定的(33)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43页。,罗尔斯的《正义论》更是把利益分配视为正义原则中的应有之道(34)罗尔斯著,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这种数量化的判断对建立公平公正的关系具有合理性,但是相较于儒家传统思想(包括阳明心学),过度强调个体主义与利益关系。马克思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3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4页。传统儒家思想与马克思的集体主义思想都强调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强调更高层次的精神价值追求。

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而言,要让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影响下,大学生出现了个体利益倾向,对于己有利的事情就去做,而对与己无关或于己不利的事情就不去做,更多地关注自身和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对社会价值的容纳。一旦以利益为主导的目标未达到,人生便因此崩塌,甚至产生自杀等想法,并没有从人生价值的角度去考虑生命的真谛。生命在于奉献,在于给世界带来更多的美好。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大学生作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应该严以律己,不断提升生命价值,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坚持“一体万仁”价值升华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王阳明一生践行“立德、立功、立言”,最后才能发出“此心光明,亦夫复何求”的感慨,这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对生灵的普遍关怀。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满足一己私欲而轻视对社会的使命感和担当,不应只注重数量而轻视质量、只在乎长度而轻视深度。价值观教育一方面要在珍爱生命的基础上,涵养大学生仁爱情怀,不断提升生命价值,充分发挥人生价值,丰盈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要鼓励大学生将推己及人的思想扩大到身边人、整个国家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使大学生能够用心体会身边的仁爱,让内心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以放大,从而激发他们的社会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王阳明良知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真正心平气和
良知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良知”的义务
良知说话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