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环境下基于学习通的移动课堂教学应急模式探讨
2020-12-20董宇虹
董宇虹
(衡水学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2020 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国。疫情之下,学生不能如期开学,作为高校教师,更加关心学生的上课问题。教育部已经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教育要求。我们高校教师也是积极响应,通过移动教学平台——学习通来进行疫情下的应急教学模式。超星公司也通过其“一平三端”的在线教学模式助力高校进行移动课堂教学。这也大力推动着高校教师进行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思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教学、“互联网+教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1 认识超星学习通“一平三端” 在线教学模式
“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即以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为中心的云平台同时支撑教室端、移动端和管理端,这三端分别对应课堂教学、学生自学和教务管理,这涵盖了课前课中课后日常教学全过程。具体涉及了多种课堂教学功能,如投屏、随机提问、课堂小测试、在线问卷等,既提高了课堂互动活跃度又给教师带来了高效便捷的体验。
2 疫情环境下学生居家学习的现状分析
2.1 互联网网速受限,很难实现直播教学。早在2 月中旬,中小学网上授课时就出现了网络拥堵现象,导致教学平台瘫痪、直播卡顿甚至不能登录的情况。尽管各大网络运行商也是在加紧扩容,教学平台在进行各种调试改进,超星集团启动了“起飞”模式,但也很难保证直播教学时的信号质量问题。
2.2 师生互动性差。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也会存在师生间互动性差的问题,但起码是在教师的监督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而在疫情环境下需要每个学生在手机上进行学习,不能进行实时的面对面互动,也是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
2.3 学生存在挂机学习的情况。由于学生自制力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等原因,导致出现网络中播放视频而人已经离开的现象。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还会不自觉的打开手机中其他的应用。这些情况的产生会打击教师备课上课的积极性,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2.4 学生是数字土著,对移动教学接受度更高。当代的高校大学生基本都是00 后,他们是新世纪的数字土著,而作为00 后的高校教师基本上都是60 后、70 后、80 后,他们是新世纪的数字迁移民。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生对于互联网移动教学的接受程度其实比高校教师更快。
2.5 教学资源更加优质且广泛。超星学习通的开发公司超星集团有更加优质且广泛的教学资源。对于一些基础的通识课程可以通过教学素材包的形式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集中学习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这个过程也是提升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
2.6 网络教学有利于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教学。21 世纪的高校课堂已经不再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大势所趋。翻转课堂是学生课前利用教学视频等学习材料进行自学,上课时由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学习等方式展开课堂教学,促进教学效果最大化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通过超星集团的“一平三端”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
2.7 学习时间更灵活,有利于学生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具有便携性、无线性、移动性等优势,极大地满足了学习者在课堂外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的需求,很好地填补了课堂教学的空白。
3 基于学习通的移动教学平台的应急策略探讨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非常有必要来探讨疫情环境下移动课堂教学的应急策略,处理得当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网速太慢、无法直播教学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在学习通平台上录制速课的方式提前将授课内容录制好,等上课时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以解决网络拥堵问题。同时为了避免教学平台登录不上去,我们也建立了相应的QQ 群,一旦学习通进入不了,可以在QQ 群内上传相应的学习材料。
针对师生互动性差的情况,超星学习通内也设置了各种互动功能,诸如签到、抢答、讨论和评分等。在规定的教学时段内适时和学生进行互动,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也能更好地监督学生的学习,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上传到学习通内的教学内容可以以“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在教师端可以监测到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并且将这部分列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针对学生挂机的情况,教师可以在学习通上与学生进行实时交流、讨论、答疑等;不断优化教学内容;还可以将知识拆解后进行碎片化讲解,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有选择的学习,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疫情期间,完全的移动教学虽不是万全之举,但也是必要之举,是当前形势下能够让学生不荒废学业、转变思想的最好的方法。作为高校教师,可以先设计好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移动教学平台做好教学活动设计,确实需要进行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活动的部分,可以等学校开学之后再进行。
4 《生态规划设计》 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4.1 移动教学平台的教学内容设计。 《生态规划设计》 这门课程是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其理论部分32 学时,实践操作部分32 学时。为了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首先应该对课程内容进一步优化。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除保留原先的精华内容外,要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的各种教学资源。可以在合适的章节内插入超星里的优质视频、优质图书等,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也可以将其他网站中搜集到的合适材料上传到超星云盘中,作为共享发送给学生。
在教学章节的设置上要突出生态规划的步骤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些同实践部分紧密相关的生态设计部分内容。结合当前在生态设计方面的热点诸如海绵城市的设计、雨水花园的设计、生态建筑的设计等,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设计的能力。
当代大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更加趋向于碎片化学习,所以,教学内容不能再像传统课堂一样以45 分钟的一节课程为单元,而是应该分段讲解知识。并且学生的兴趣点也不一样,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模式。
4.2 基于学习通的移动教学平台的教学活动设计
4.2.1 课前教学活动设计。课前先做一个关于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问卷,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设定相应的活动。将设置好的活动、预习资料以及预习任务发送到电脑端泛雅平台,为上课时师生互动做好准备。
4.2.2 课中教学活动设计。在疫情期间不能像传统课堂一样进行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但可以选择学习通内的同步课堂进行在线授课,也可以进行实时互动,当然这对网络环境有比较高的要求。比如可以对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进行测验,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4.2.3 课后教学活动设计。课程结束后,也可以通过学习通的讨论版块对课堂中有争议有疑问的地方进行讨论交流,做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及时沟通互动。教师还可以将课后作业发布在学习通内,学生通过学习通接收作业并反馈,打破了传统的纸质作业的束缚,让学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4.3 基于学习通的移动教学平台课程考核评价设计。在《生态规划设计》 这门课程中更加注重形成性评价,所以在线上学习部分,可以通过学习任务完成度、课堂活动参与度、作业完成质量来综合考核,分数占总成绩的50%,而结课材料占50%,对于结课材料部分,要求学生根据课堂内所学的生态规划设计的步骤和方法,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生态规划文本的编写和图件的绘制。此部分重点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建立合适的Rubic 量化表格对小组成员的成绩进行评定。
5 结语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移动教学模式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使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化,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总之,移动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是教学改革的产物。这一教学改革可以把教师和学生从课堂中解放出来,使学生能随时随地利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参与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