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教育在医护教学中的应用进展
2020-12-20李云玲李姗姗郎玉玲张淑敏宫叶琴
李云玲,李姗姗,李 意,郎玉玲,张淑敏,李 美,宫叶琴
(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需求愈发复杂。这就要求医学各专业之间必须紧密联系、配合默契才能提供高质量的照护服务[1-2]。然而,旧的教育模式使他们未能共同接受相关的教育或培训以建立合作技能[3],且其沟通协作能力欠佳,是影响患者安全的主因之一[4]。国外的研究也表明[5],当医务人员增进理解,并能有效沟通协作时,患者越易获得更好的照护。高质量的医护服务依赖于医护之间的沟通协作,因此有必要在医护教学中注重对医护沟通协作能力的培养。跨专业教育(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IPE)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改善团队之间相互协作能力,故在医护教学中可以通过跨专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培养医护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IPE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的同学共同、协作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6]。基于跨专业教育的医护合作教学指的是医学生和护生为了完成同一个目标,相互协作、共同学习以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促进职业认同的教学模式。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跨专业教育在医护教育中应用的文献进行梳理,旨在总结跨专业教育在医护教育中应用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
1 医护跨专业合作教育的研究背景
1.1 医护跨专业合作教育的发展概况1960年,英国首次提出IPE的概念并进行尝试[7]。1990之后,IPE发展迅猛。截止到2009年,全球有42个国家开展IPE项目[8],其中医学和助产士专业的学生占IPE学习者的比例最多[9]。随着IPE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着将IPE应用到医护教育中,以提高医护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例如,2008年Coster等的研究表明[10],在医护人员的预注册培训开始时引入跨专业教育(IPE),能够减少医学生对护生的专业偏见,促进未来医护专业间的合作。Chang等研究显示[11],使用远程医疗系统对社区医护人员进行跨专业教育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学习满意度,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此外,以患者为中心的团队指导方法[12],可改善医护跨专业团队在医疗康复中的团队合作,帮助团队利用自己的资源,此方法简单实用,科进行临床推广。与国外相比,国内医护合作的IPE项目开展较晚。如2005年杜俊兰等研究表明[13],采用集中授课和医护共同查房的方法进行护理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护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提高护生的学习效率。2013年,刘晓黎等[14]通过问卷调查了临床医学生和护生的医护合作态度,结果表明,医学生和护生的合作态度均处于较好的水平,但是护生的医护合作态度要高于医学生。这一结果与Wilhelmsson[15]等研究结果一致。万慎娴等研究表明[16],医护合作急救仿真实训可以加强医护专业学生之间的合作、激发学生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反思学习的习惯以及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有研究表明[17],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应用医护合作教学可以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医护沟通的意识、增强职业认同感以及对护理教学的满意度。此外,医护跨专业教育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18]、新入职护士的技能培训[19]等领域中也有应用。通过对相关文章的研读发现,医护跨专业教育的研究多集中在手术室护理领域,未来希望能加强其他领域的研究,以期提高护生的综合实力,从而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
1.2 医护跨专业合作教育的优势首先,王辉等研究表明[20],医护跨专业合作教育能提高护生的成绩和综合能力、帮助护生明确其角色职责并建立职业认同感、提高医学生和护生的临床学习的满意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提升学生的共情能力和人文关怀的实践能力。此外,张丽等结果表明[21],医护跨专业合作教育可以帮助护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值得临床推广。而且袁顺琼等研究显示[22],医护跨专业合作教育能够提高新入职护士的综合护理能力,提高他们对护理教学的满意度。黄伟的研究显示[23],医护跨专业合作教育能够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提高护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综上所述,医护跨专业合作教育不仅能够消除临床医学生对护理的偏见、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提高他们的交流协作能力,还能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综合实力。
2 医护跨专业合作教育的实践情况
2.1 医护跨专业合作教育教学方法跨专业教育在医护教育的实践中,主要采取以下两种形式开展教学:(1)医护仿真模拟教学,它是将医护专业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应用模型人、虚拟现实等技术,通过病例设计、情境模拟等形式,为学生提供真实、安全的学习环境。它是应用较多的教学方法,主要用于专业课的教学、手术室的护理、急救技能的培训以及外科模拟手术等领域[24]。除此之外,医护仿真模拟教学常常和标准化病人联合起来用于综合实训的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5]。崔盼盼等研究表明[26],医护仿真模拟教学的方式能够实现医护专业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帮助其建立临床思维,提高临床决策能力。(2)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它是医护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和引导下,对一个复杂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并解决医疗及护理问题。李迪诺等研究表明[27],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提高医护团队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然而因医护专业学生的关注点不同,导致教学效果不很理想,因此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在临床上应用的较少。其他教学方法有实践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学生为导向的跨专业学习、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等。
2.2 医护跨专业合作教育的组织形式医护跨专业合作教育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是学校课堂和临床实践场所,其中临床实践场所最为常见。首先是学校课堂,医护跨专业合作教育除了在内科、外科等必修课上开展之外,在选修课上也有应用。例如,有研究显示[28],以选修课作为开展医护跨专业合作教育的平台,不仅不增加学生的负担, 还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的积极性。医护跨专业合作教育在临床实践场所开展的比较多,例如,聂维娟[29]在消化内科研究医护跨专业合作教育对消化内科护生的影响。此外,医护跨专业合作教育也可在服务性学习中应用,它不仅可为弱势群体提供卫生保健服务,还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团队合作能力。跨专业教育也可在医务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中应用,主要利用互联网,以在线的形式通过演讲报告、远程会议、模拟演示等方式进行专业学习与交流。
3 医护跨专业合作教育实施时间
于海容等研究表明[28],跨专业教育实施的总时间跨度大约为2~15周,可分2个学期进行,可在1个学期内完成。崔盼盼等[26]的实施时间为依据校历, 每月安排1次, 共持续11个月。李雯颖的研究显示[7],跨专业合作教育的开展可在1~2天内集中完成,也可每周1次。长期和短期的实施时间各有其长处。前者虽然时间跨度长,但是更适合培养学生对团队合作的认知和态度,其适用范围小,只能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应用。后者课程安排紧密,上课周期短,比较容易控制,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开展及评价。目前,医护跨专业合作教育的实施时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时间,未来应加强此方向的研究,确定最佳的实施时间,以提高教育效果。
4 医护跨专业合作教育的评价工具
国外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信度、效度良好且使用广泛且的跨专业学习意愿量表、跨专业教育认知量表、沟通和团队工作技能量表等,也包括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国内多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来评估护生的掌握情况,但多采用国外的评估工具,国内自行设计的问卷未经专家认定, 可推广性差[30]。目前,跨专业教育中应用最广泛的跨专业学习准备状态量表(Readiness for Interprofessional Learning Scale,RIPLS),其次是跨专业团队合作学习感知量表(The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Perception Scale,IEPS)。RIPLS用于评估学生是否做好了与他人互动的准备,IEPS可以评估受试者感知和态度的变化、测量合作的态度用医护合作态度量表、评价对IPE的认知和态度用跨专业学习意愿量表、评估学生自效能感用自我效能感量表。Assessment of Interprofessional Team Collaboration Scale (AITCS)用于评估教学过程,Interprofessional Facilitation Scale (IPFS)用于评价教师技能。上述量表均被证明信效度良好。
5 存在的问题
虽然医护跨专业合作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有很多因素制约了其发展。(1)评价工具不完善。我国主要引用国外的评价工具,有一些评价工具亟待汉化和完善。(2)课程的设计、教学工具的开发利用,都是需要考虑加强和改进的环节。因为,目前为止,医护跨专业合作教育实施时间还没有一个定论。(3)我国跨专业教学资源缺乏,不仅缺乏国家和机构相关政策的支持,而且部分学校的经济条件限制了IPE项目的开展。如有研究显示[31],昂贵的教学模型以及价值不菲的与之配套使用的医疗器械是许多高校放弃开展IPE项目的原因。(4)介入时间不明确。目前,普遍认为IPE应在学生阶段开展,但介入时间还未有定论。
6 未来努力的方向
首先是完善评价工具,因为我国目前主要还是直接引用国外的研究工具,未经过本土化处理的研究工具可能会造成结果的偏倚,所以应加大研究力度,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研究工具。其次,加强和改进课程的设计以及教学工具的开发利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此外,我国尚无明确的机构或标准来规范医护跨专业合作教育的实施,需要寻求国家的支持,完善监管政策。最后,介入时间是影响IPE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研究人员做相关的研究,制定出适合我国学生的介入时间。
7 小结
跨专业合作教育作为一种备受推崇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各专业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还能降低医疗差错发生率及死亡率,改善慢性病病人的健康结局。因此,我国应大力开展医护之间的跨专业合作项目,促进他们的交流发展,为我国培养出优秀的医护人员。虽然我国在开展IPE项目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英美加拿大等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希望未来能够尽快创建合作平台.健全评估内容,丰富教学资源,拓展参与形式,推进跨专业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