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市三代粘虫发生趋势与防治建议
2020-12-20李会杰
李会杰
(北镇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辽宁 北镇 121300)
根据北镇市农业中心植保站监测,结合气象和生态条件综合分析,2019 年北镇市三代粘虫中等偏重发生,同时,草荒地、杨树林地及其周围农田将存在点片爆发成灾的风险。三代粘虫主要为害玉米、谷子、高粱、花生、水稻等农作物,防治适期在8 月初~8月中旬。广大农民要密切注视虫情动态,及时防治,一旦发现大面积高密度虫情,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1 虫情特点
1.1 蛾量大。北镇监测点虫情测报灯监测,2019 年7月17~28 日,单台测报灯共计诱蛾1 546 头,雌雄比为970∶576,蛾峰日为7 月22 日,386 头。
1.2 虫龄不整齐。据监测,虫情发育进度不整齐,幼虫为害期将会延长。
2 气象条件利于三代粘虫发生
2019 年7 月中旬各地强对流天气带来的频繁降雨利于二代粘虫成虫迁入。2019 年盛夏(7~8 月),全省降水量为360~393 mm,较常年同期(327.6 mm)偏多1~2 成;8 月平均气温为23.8 ℃~24.2 ℃,较常年同期(23.7 ℃)偏高0.1 ℃~0.5 ℃,此气象条件利于三代粘虫发生。
3 生态条件适宜三代粘虫发生
北镇市作物种类多样,玉米、高粱、水稻、谷子、花生等作物长势良好,为三代粘虫提供了丰沛的食物源,利于三代粘虫发生。
4 防治指标
谷子田每米垄长有低龄幼虫15 头以上;玉米、高粱田百株有低龄幼虫50 头以上;垄间杂草每平方米有低龄幼虫10 头以上;水稻田每米垄长有低龄幼虫10 头以上。当达到防治指标时,掌握在幼虫3 龄前防治,防止造成重大危害。
5 防治方法
5.1 诱杀成虫。利用杀虫灯、黑光灯或在田间设置糖酒醋液盆诱杀二代粘虫成虫,或在田间设置枯草把和杨树枝把,诱集成虫产卵,集中消灭,以减少粘虫二代成虫产卵量,降低田间虫口密度,减少三代粘虫发生基数和防治压力。
5.2 药剂防治。每亩可以选用200 g/L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15 ml、8 000 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00 ml、25 g/L 溴氰菊酯乳油10~15 ml、25 g/L 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 ml,兑水30~45 kg,于三代粘虫幼虫3 龄前进行喷雾防治。遇虫龄较高时,要适当加大用药量。若遇雨天应及时补喷,要求喷雾均匀周到,田边地头、路边的杂草都要喷到。8 月正值高温季节,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已封垄,田间郁闭,人工施药极易出现中暑或中毒事故,建议各乡镇农业部门组织实施以植保无人机、高效植保机械为重点的统防统治工作,施药时间应在晴天上午10:00 以前或下午3:00 以后,预计1.内有降雨请勿施药。注意用药安全,避免中毒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