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若尔盖县大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

2020-12-20王泽光

绿色天府 2020年5期
关键词:草甸虫害草地

○文/王泽光

草原是我国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气候,平衡生态,为人类提供优异生存环境关键资源。更是我国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生活资源。

若尔盖县大草原位于四川省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理坐标为东径102°08′~103°39′,北纬32°56′~39°19′之间,居川、甘、青三省交界处。是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份、四川省十个纯牧业县之一。平均海拔3500米,年平均气温0.7℃,最高气温24.6℃,最低气温-33℃,全年无绝对无霜期,年日照2400小时,年均降水量687毫米,相对湿度68%。有天然草地面积1212.63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978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80.65%。草原退化严重,草原鼠虫害分布面积达800.5万亩,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81.85%,危害面积450万亩,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6%,其中高原鼠兔危害面积280万亩,严重危害面积117万亩;高原鼢鼠危害面积170万亩,严重危害面积55万亩;草原毛虫危害面积55万亩,严重危害面积24万亩;草原蝗虫危害面积60万亩,严重危害面积24万亩。

草 原 生 态

我国草原是最大的陆地生态屏障,占全国幅员面积的33.6%。若尔盖大草原有天然草地1212.63万亩,有天然高寒湿地234.63万亩,占草原总面积19.3%,划为国家级保护区249.8559万亩,县级保护区333万亩,保护区占草原总面积的48.1%。若尔盖县大草原是全球最大的高寒草甸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泥炭储备70亿立方米,居世界之首,是蓄水、防风、固沙、固碳和放氧的天然屏障。若尔盖县大草原为黄河源源不断的补水,在枯水季节给黄河补水量约45%,在丰水季节给黄河补水量约29%,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若尔盖大草原是野生动植物天然储存库,草地主要有高寒草甸草地、高寒半沼泽草地、高寒水沼泽草地、高寒灌丛草甸草、亚高山疏林草甸草地和山地草甸草地六大类,共22个组、69个型,草的种类繁多,有73个科、203个属、481种;野生脊椎动物196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黑颈鹤、黑鹳、金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胡兀鹫、斑尾榛鸡、马麝等8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灰鹤、乌雕、大鵟、纵吻腹小鸮、大天鹅、水獭、鬣羚等25种。若尔盖县大草原的生态价值远远大于过度开发利用价值,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草 原 保 护

加强宣传教育。若尔盖县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实际,做到“两到、三进”,以藏汉双语组织宣讲队到乡镇、到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寺院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草原资源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法规,让牧民群众真正认识到草原对自己的重要性,从不接受草原保护措施到接受,再到大力争取和积极配合参与保护和建设,真正做到草原有人用、有人护。

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若尔盖县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切实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草原防火条例》《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实施办法》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实施《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实施办法》的变通规》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职能职责严厉打击乱采、乱挖、乱搭、乱建等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 截止2019年11月,共立案51宗,涉及未批先建、未经批准彩砂采石、破坏草原植被、旅游车辆上山、违法草原防火条例等。草原监督管理机构以教育引导为主,打击处罚为辅,积极杜绝破坏草原的行为,使草原不仅有人用、有人护,更有人监管。

严格管理草原征占用。若尔盖县大草原以保护优先,结合实际,合理利用为原则,制定开发和禁止破坏的管理制度。确需征用使用草原的严格按照全县的相关规划和《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的规定逐级申报批准。目前,已协助上级草原部门办理征占用41宗,共占草原3757.54亩。

草 原 监 测

针对若尔盖县大草原退化分布、鼠虫害分布、往年项目建设、草资源情况和草原返青期等状况,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对其进行一一监测,分别监测出分布的面积、地点、危害程度、项目建设效益、草原产量、植被盖度、返青初期时间和返青结束时间。经监测若尔盖县90%以上的天然草原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有毒有害植物、鼠虫害等有害生物滋生蔓延。鼠害主要分布于红星镇、麦溪乡、阿西乡、辖曼镇、嫩哇乡一带,每亩有高原鼠兔2至3只,高原鼢鼠0.2至0.4只;虫害主要分布于班佑乡、辖曼镇、麦溪乡、阿西乡、达扎寺镇一带,每平方米毛虫15至30头,草原蝗虫5至10头,鼠虫危害的草地类型有高寒草甸草地、山地草甸草地和半沼泽草甸草地。通过实施退牧还草等建设项目,使一些较严重退化的草原盖度提高到81.5%,亩产鲜草达462公斤,比项目建设前亩产鲜草提高108公斤。若尔盖县大草原返青初期为3月28日左右,返青结束期为5月7日左右。监测结果为草原生态保护项目建设和合理利用提供有力支撑,使来年项目建设合理而有效。

项 目 建 设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若尔盖县大草原就对“两化、三害”进行不间断治理。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保护草原生态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2019年至今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投入资金8581万元,主要投入到退牧还草围栏建设2万亩、退化草原改良24万亩、人工种草1万亩、毒害草治理1万亩和黑土滩治理1.8万亩;2019年生态修复项目人工种草6万亩、乡土草种基地建设3千亩和鼠虫害灭治85万亩;2020年生态修复治理项目人工种草3.76万亩,天然草原改良1.8666万亩。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在组织劳动力时,按照就近、就地原则,优先使用当地牧民群众,提高当地群众收入,为脱贫攻坚、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助一臂之力。项目建成后,建设区产草量得到提高,按每亩平均增产100公斤鲜草,可增产鲜草126726吨,按0.6元每公斤计算,折合现金7603.56万元。项目建设力度加大提高了建设区草原产量和植被盖度,提高了建设区草原的固碳、防风、固沙、蓄水和放氧能力。从而更好的保护了草原生态,为牧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生产生活条件。

猜你喜欢

草甸虫害草地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太阳坪草甸
馒头草甸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Laughing song
草地
我想在草甸躺下来
美国油梨虫害进一步加重
一片草地的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