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广州某养老机构防控工作策略
2020-12-20高华廖淑莉林娟张华英吴岸晶刘辉
高华,廖淑莉,林娟,张华英,吴岸晶,刘辉
(1.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州510000;2.广州市老人院,广州510900)
自2019年12月下旬,发现多起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病例,中国疾控中心立即开展了流行病学和病因筛查〔1〕。随后国家权威机构鉴定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为病原体〔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其引起的肺炎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新冠肺炎”,英文简称NCP)2020年1月30日该疫情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3〕,并于2020年2月11日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正式命名为COVID-19(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COVID-19)。与此同时,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声明,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4〕。新冠肺炎的特点为聚集发作,亲密接触者之间会发生人与人之间的传播〔5-6〕,并可能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呼吸系统疾病〔2〕。受感染患者多累及肺部,因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其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措施。截至2020年3月13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1 026例,累计死亡病例3194例,国外疫情现存确诊53 381例,累计死亡病例2194例,已经明确了人与人之间可以传播〔7〕。“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生命重于泰山”。市老人院在应对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迅速启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从组建严密的统一管理机制、启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完善防控方案、细化工作流程、内部管控、严把出入院关管理、有序开展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等多措并举,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为做好养老服务机构新冠肺炎防疫工作做好表率。现报告如下。
1 养老机构介绍
市老人院是广州市市级公办养老机构。上水院区占地110亩,現有床位1200张(含医疗床位150张)。九龙院区总建筑面积117 450平方米,设置床位3800张,提供社区式综合养老和持续照顾单元。现正在当前医院基础上再扩建广州市老人院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广州市老年医院)规划床位5000张,建设周期为2019年至2023年。两个院区远期规划床位合计8800张,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公办养老机构。目前上水院区和九龙院区主要面向失能、半失能特殊群体老年人,为其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服务、康复护理、類呆照顾、社工服务、宁养服务、社交娱乐、精神思藉等服务。院区设有体闲养生中心(自理区)、长期护理中心、失智老人照顾中心、老年康复中心、老年病治疗中心。现在2个院区共入住老人近2000人。
2 强化管理,夯实责任
疫情发生后,老人院第一时间成立应对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院领导负主责、各部门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成立了应对疫情防控工作办公室、疫情防控专家组、督导检查组及应急物资采购组,做到了划片分区,责任到人,及时指导各部门科学防控,监督制度落实。
3 优化防控方案预案,指导防控实践
随着疫情防控逐步升级,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护理院的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按照《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8〕及民政部发布的《养老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第2版)》〔9-10〕,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11〕要求,新冠肺炎防控要做到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老人院相继制定了《养老机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预案》、《养老机构老年人新冠肺炎防控技术方案》《护理员、在院老人发生聚集性感染应急处置预案》等,保证了疫情变化时科学指导实践。根据国家卫健委对感染病人的相关诊疗规范,结合老人院实际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手册》《发热老人就医流程》等,确保了在疫情发展到任何情况下都能有章可依、有章可循。建立了《养老机构院内感染控制与隔离制度、流程》并组织实施。要求及时上报所有人员的健康信息。
4 严格内部管控
4.1 全面开展防控知识宣教与培训
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工作。疫情一发生,教育培训部、护理部通过电子显示大屏、宣传标语、微信群、广播、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开展了一系列的院内、院外防控知识的宣传与培训,普及个人卫生常识和疫情防控知识。对老年人反复用电视、广播、一对一的给老年人开展疫情宣传在机构内公共活动空间应佩戴口罩,正确洗手教育,告知老人亲属近期不要前来探望,说明利害关系,做好解释疏导。对工作人员进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个人防护、卫生健康习惯、相关传染病法律法规、七步洗手法、正确佩戴口罩的培训与措施的落实。为全面测试市老人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工作,系统检验工作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开展防控应急演练,针对询问患者流行病接触史、医学检查、专家会诊、疫情上报、转运隔离、终末消毒、物品处置等进行全过程演练,进一步提高全院职工疫情应急处置能力。
4.2 加强后勤保障、保障疫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后勤部按规范管理好相关物资,按照“凡进必检”原则,严格把好出入关,时刻关注相关物资的库存,及时将库存情况向防控领导小组报告,确保生活用品、耗材、食品、基本药品的保障供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规定,严把食品采购关。负责食品采购、烹饪、配送的工作人员,严格佩戴口罩、手套,严格做好体温监测、消毒等防护措施。所有在院老人不安排集体用餐、围桌就餐,全部实行由后勤专职人员为老人送餐,老人使用的围裙、口罩、纸巾全不一次性使用并集中收集、消毒处置。保障老人基本饮食供给的同时,做到科学膳食、营养均衡,全面提升老年人自身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4.3 院内环境消毒不松懈
后勤部严格落实环境卫生整治、消毒、通风、“进出检”等工作。工作人员定时定点规范处理垃圾、污水、污物,消除鼠蟑蚊蝇等病媒生物。做好院内消毒工作,办公区域、服务场所的桌椅、物体表面、门把手、水龙头、各种开关按钮、扶手等每天消毒水擦拭2次;厨房、洗衣房、垃圾处理场所(存放点)及后勤保障设施设备和物品每天擦拭消毒不少于3次。做好餐(饮)具消毒,所有使用过的餐(饮)具一律煮30分钟以上。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制度,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护理区以外的区域如食堂、公共活动室、行政区、门卫等处设置消毒点,放置快速手消设施;废弃口罩等一次性用品,用医用酒精喷雾消毒(或84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后密封,丢弃至专用的“有害垃圾”或“医疗垃圾”桶内;及时清理超过有效期的各类物品;加强浴室消毒,暂停老年人集中使用公共浴室。
5 把好入口关,严格落实封闭式管理制度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既防输入、又防扩散,重在防止社区扩散”的要求,将老人院出入管理作为当前老人院疫情防控环节的重点。全院实施临时封闭式管理〔9〕。
5.1 加强门卫管理
疫情未完全遏制前,院区只保留一个出入口,设有员工专用通道、探访人员专用通道和应急车辆通道。加强门卫值班,原则上暂停接待外来人员探视和不必要人员进入,特殊原因需进入的,应安排专人实名登记并测量体温,询问并记录旅行史、健康状况等。发现15日内在湖北疫区逗留经历或接触疫区人员、与已确诊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触人员、体表温度≥37.0℃、有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和其他疑似症状人员一律禁止进入。凡允许进入人员应当采取戴口罩、手消毒等卫生防护措施,安排专门接待室,在指定区域和路线活动,并遵守相关防控要求。严格车辆管理,进入院区的车辆要接受消毒,设置工作人员停车场和外来车辆停车场。
5.2 加强内部员工出入院管理
疫情期间,职工每天进入院区前做好戴口罩、手消毒等防护准备。工作期间严格执行院感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在外居住的工作人员上下班途中必须戴口罩,避免出入人员密集场所,在居住地出现疑似症状的,应及时就医并报告养老机构。除外出采购或办事人员,尽量减少工作人员外出。外出采购或办事工作人员,在外出前必须做好个人防护,返回机构时须进行体温检测、手消毒,更换工作服、鞋帽、手套、口罩等。从外地返岗的人员,经评估无异常方可返岗,特殊情况下需要隔离观察满14天经检查无恙后,才可重新上岗。
5.3 做好已经入住老人及家属的管理
在临时封闭管理期间,所有已入住老人院的老年人不得擅自离开养老机构,确因疾病等特殊情况需外出治疗或确有因老人病重、病危、病故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外出的老年人,院内工作人员会主动帮助老年人做好防护措施;外出返院的老年人,需在院区设置的临时隔离区,进行不少于14天的隔离观察,经检查无恙后,才安排进入生活区。取消院内集体活动,取消活力老人外出活动,暂不接收新入住老年人。在疫情发生后,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探访管理告知书等形式告知老人亲属近期不要前来探望,说明利害关系,做好解释疏导。却需要探访须向老人居住园区提前预约并征得同意,逐一做好登记核查、体温监测、协助消毒、安全提示等工作后方可进入。对于院内临终关怀的老人,在设置的单独区域内,允许1位确认无疫情接触史、评估无异常的亲人进行专人陪护。
6 有序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
2020年1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12〕,旨在最大程度地减轻疫情发展过程中各类人群面临的心理应激反应和心理问题。研究文献表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应重视精神健康护理从而加强社会稳定〔13〕,呼吁关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心理卫生保健问题〔1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潜伏期长、传染性强,对老人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封闭式管理的老人院里的老人,由于长时间与家人没有团聚,又限制户外公众娱乐活动,尤其是一部分春节后刚返院的老人需要隔离14 d,新闻报道面对每日增加的新增病例和死亡病例,老年人常表现出恐惧、焦虑、抑郁和心理应激现象〔15〕。因此,在抗击新冠肺炎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调节和维护,减轻以减轻疫情所致的应激反应和心理伤害,促进社会稳定,要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中〔12〕。
6.1 制定干预实施方案
成立专业的心理干预领导小组,有序地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每天由责任护士评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若发现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苗头,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6.2 为老人做好正面宣传教育,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为老人做好正面宣传教育,引导其保持正常作息习惯,规律生活。为居室内老年人提供电视、广播、阅读等文化娱乐服务,鼓励老人利用电话、写日记、与朋友亲人微信和电话沟通等方式倾诉自己的情绪,社工一对一的与老人谈心活动持续开展,纾解老人焦虑恐惧情绪,分散老人注意力,排解老人对家人的思念。对在隔离区观察的老年人要给予重点关怀,必要时及时提供心理支持服务。
6.3 为一线职工搭建抗疫“减压站”和心理“加油站”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肆虐蔓延带来的恐慌、日常生活节奏和工作模式的改变,都在挑战着院区工作人员的心理防线。为做好职工的心理关怀和压力释放工作,心理领导小组采取系列措施,为区内职工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服务。园区管理人员延续原有的谈心制度,与职工一对一谈心;驻区社工利用午休时间分批为职工开展健脑操减压活动和形式新颖的压力释放游戏,以帮助职工预防或减轻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困顿,凝心聚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7 总结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老人院始终把握“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强化责任担当,搭建起全员参与、狠抓全责落实、全方位防控、全过程监管的疫情防控体系,坚决扛起疫情防控的责任,保障了老年人和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