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会泽县金钟镇普珠铜矿地质特征浅析

2020-12-20彭加旭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粉砂紫红色长石

杨 红,彭加旭

(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六队,云南 昆明 650217)

1 区域地质成矿背景

本区域处于扬子准地台之滇东台褶带会泽台褶束内。区域上,下三叠统属滨海、浅海相碎屑沉积,中二叠统关岭组一段、二段属滨海—浅海相碎屑及碳酸盐岩,上三叠统和侏罗系为地台上叠凹陷沉积,由含煤建造和河湖相红色建造组成。区域构造位于小江断裂东侧,构造形变以南北向、北北东向褶皱为主,总体构成走向北东的复背斜,背、向斜褶皱相间排列,构成典型的隔挡式或隔槽式褶皱组合,基本属于两翼对称褶皱。在褶皱构造核部或翼部常被北东东向的走向断层破坏[1]。

该区出露的地层岩性为二叠系上统玄武岩组暗绿、深灰色致密状玄武岩 ;二叠系上统宣威组黄绿色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 ;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紫红色长石岩屑砂岩,含铜 ;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灰、浅灰色薄层状泥质灰岩 ;三叠系中统关岭组紫红、灰黄色长石岩屑砂岩 ;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灰黄、黄绿色长石岩屑杂砂岩 ;三叠系上统宣威组长石杂砂岩 ;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紫红、灰黄、灰绿色粉砂质泥岩 ;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紫红色细粒长石岩屑砂岩 ;侏罗系中统遂宁组紫红色夹灰黄色泥质粉砂岩、泥岩 ;第四系更新统粘土、砂质粘土、细砂、砾。

区域构造位于小江断裂东侧,构造形变以南北向、北北东向褶皱为主,总体构成走向北东的复背斜,背、向斜褶皱相间排列,构成典型的隔挡式或隔槽式褶皱组合,基本属于两翼对称褶皱。在褶皱构造核部或翼部常被北东东向的走向断层破坏。

区域内岩浆岩以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发活动为主。玄武岩组第三段 :暗绿、深灰色致密状玄武岩,少斑玄武岩与杏仁、少杏仁玄武岩,形成多次喷发。顶部为灰紫色凝灰岩和风化之铁质泥岩。玄武岩组第四段 :暗绿、深灰色少斑致密状玄武岩,杏仁及少杏仁玄武岩,含自然铜,顶部为灰紫色凝灰岩。

2 研究区地质

2.1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有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永宁镇组、上沙溪庙组,其中中侏罗统上沙溪庙一段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二段是寻找铜矿床的主要层位。

2.1.1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可以分一段、二段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一段 :出露在矿区北部,岩性为灰紫色细粒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夹紫红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 ;上部以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灰紫色岩屑砂岩、长石岩屑杂砂岩。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二段 :出露在矿区北部,岩性为紫红色中-厚层状长石岩屑砂岩与同色泥岩互层,夹灰绿色薄—中层状含铜砂岩、凝灰岩,是主要的含铜层位。

2.1.2 下三叠统永宁镇组

出露在矿区北部,岩性为灰黄、灰绿色中粒至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钙质杂砂岩夹紫红色细砂岩及黄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2-5]。

2.1.3 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可以分一段、二段

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一段 :出露在矿区中北部,岩性为灰紫、浅紫色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与紫红色粉砂质泥岩、钙质粉砂质泥岩、泥岩互层,夹多层灰绿色钙质泥岩,为主要的含铜层位。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二段 :出露在矿区中南部,岩性为紫红色中层状粉砂质泥岩与黄色中层状泥岩互层,夹浅灰、灰绿色泥质粉砂岩,地表风化较强。

2.1.4 第四系

主要岩性为砂、砾、粉砂、砂土、粘土。

2.2 构造

2.2.1 褶皱

小米落向斜 :矿区处于小米落向斜的北翼,该向斜轴线呈“弓”形弯曲,长达48km,轴向变化大,在矿区内轴向325°。枢纽有起伏,但总的向北东及南西扬起。核部由老到新为中侏罗统下沙溪庙组、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一段、二段,从核部到翼部地层为中—下侏罗统自流井群、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中三叠统关岭组二段、一段、下三叠统永宁镇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二段、一段、上二叠统玄武岩组第三段。在轴线以东,岩层倾角较平缓,在10°~ 30°之间 ;轴线以西,岩层倾角较陡,一般在20°~50°之间,为一个轴面倾向北西的不对称向斜。而勘查区确处于该向斜“弓”形扭曲部位,为一轴线为北西—南东向,倾向南西的单斜构造[6]。

2.2.2 断裂

区内断层主要有1条即F1,该断层由北向南贯穿矿区,虎虎圈-大脑包一带,呈北西南东走向,倾角较陡,矿区内控制长约4km。断层面产状220° ~245°∠70° ~80°,即北东盘为下盘、南西盘为上盘。断层两盘出露地层一致,分别有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一段、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二段、永宁镇组、中三叠统关岭组一段、中三叠统关岭组二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中-下侏罗统自流井群、中侏罗统下沙溪庙组、上沙溪庙组一段、上沙溪庙组二段。断层附近见断层泥,岩石较破碎,且两盘产状较混乱。从两盘地层相对运动方向看,即北东盘地层相对上升,南西盘地层相对下降,该断层为正断层。

2.3 岩浆岩

距矿区北东部0.5km ~ 1km外见岩浆岩出露,以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发活动为主。

玄武岩组第三段 :暗绿、深灰色致密状玄武岩,少斑玄武岩与杏仁、少杏仁玄武岩,形成多次喷发。顶部为灰紫色凝灰岩和风化之铁质泥岩。玄武岩组第四段 :暗绿、深灰色少斑致密状玄武岩,杏仁及少杏仁玄武岩,含自然铜,顶部为灰紫色凝灰岩[7]。

3 矿床地质特征

矿区内主要的矿种为铜矿,铜矿体赋存于三叠系飞仙关组二段灰至灰绿色中至厚层状长石石英细砂岩、侏罗系上沙溪庙组一段中灰绿色薄至中层状泥质钙质粉砂岩。矿区内共发现3个铜矿体,通过11个地表工程稀疏控制矿体的走向延伸,矿体在平面上均呈带状展布,剖面上呈现为层状、似层状。矿体严格受地层控制。

各矿化体特征简述如下。

V1号铜矿体位于矿区北东角,赋存于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二段紫红色中-厚层状长石岩屑砂岩中,经剥土工程控制矿体走向延伸约1370m,深部无工程控制[8]。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走向北东向,倾向南东,平均倾角23°,厚约1.1m ~ 1.5m,平均厚度1.27m,Cu品位0.15% ~ 1.12%,品均品位0.71%。

V2号铜矿体位于矿区南部来家村—董家村一带,赋存于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一段下部紫红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中,经地表6条探槽/剥土控制矿体走向延伸约2500m,深部无工程控制,其中丁家坡-董家村一带由于第四系及植被掩盖较强矿化体为推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走向北西-南东向,倾向南西,平均倾角25°,厚约1.2m ~1.6m,平均厚度1.38m,Cu品位0.38 ~ 1.50,平均品位0.74%。

V3号铜矿体赋存于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一段上部紫红色粉砂质钙质泥岩中,经剥土揭露,控制矿体走向延伸约270m,深部无工程控制[9-11]。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走向近北东向,倾向北西,平均倾角27°,厚约1.2m ~ 2.5m,平均厚度1.85m,Cu品位0.49 ~ 1.36,平均品位0.93%。

猜你喜欢

粉砂紫红色长石
典型粉砂地层盾构选型及施工参数研究
储能式发光涂料在长石岭隧道中的应用
月光石与无色透明拉长石的异同
珲春组含煤、粉砂地层供水井施工技术
水铵长石成因分类综述
传统达斡尔族荷包色彩之紫红色探析
湖北某长石矿石综合除铁试验研究
有毒
原状取土压灌桩在地铁车站的应用技术研究
[“花花”词汇之五颜六色]Purple低调华丽与生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