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十年禁渔一个好的开始
2020-12-20
8月19日13时左右,市民吴先生在长江武金堤张家咀的江边,看到江面上有10多头江豚追吃小鱼,场面十分欢乐。
江豚追随轮渡、追食小鱼的画面,成了“老武汉”年代久远的记忆。上世纪50年代的场景,如今重现,视频传到网上,引来近百万人次浏览。
透过热闹,“内行人”看出了门道。
对于这样一幅久违的画面,中科院水生所专家王洪铸认为,这从一个侧面证明长江大保护战略启动以来,长江水生态短期内有向好转变的趋势。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王克雄将江豚的再次出现与十年禁渔联系起来。“长江武汉段实行全面禁捕以后,生态环境向好、水质优良,鱼类资源丰富,缓水区小鱼多了,吸引了江豚前来捕食。”王克雄说,“在长江干流中,能一次见到几头江豚都是幸事,这次在武汉城区江豚成群出没确属罕见。”
江豚再现的消息,让全社会主动认识到禁捕的益处,看到禁捕的成效,自觉加入到“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长江禁捕公益宣传中。
7月1日零时起,武汉对长江武汉段及汉江武汉段实施十年常年禁捕。
7月3日,长江、汉江武汉段十年禁捕首案告破:长江、汉江禁捕第3天,武汉水上警方与东西湖区渔政部门在汉江东西湖区水域联合执法时,抓获正在使用地笼进行非法捕捞的犯罪嫌疑人蔡某,现场查获地笼50米。
市民们通过媒体知晓禁渔消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
江岸区新村街居民杨汉明,以前隔三岔五会去离家不远的鱼滩上买江鱼,“卖江鱼的好久没来了。”杨汉明清楚,长江禁渔十年,“是为了以后能吃到更好的鱼”。
“每次电锯下去,我都感觉心头疼。”8月6日上午11时,62岁的刘建汉和64岁的李世华在江边冒着高温亲手送别了陪伴自己20多年的渔船,成为汉阳“两江护渔队”的护渔信息员。
这两名“江划子”从小就住在汉阳江边,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下岗后办理了渔民证成了渔民,各自打了一条木船,靠打鱼维持全家的生活。
20多年来,靠着打鱼,两家人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都从昔日砖瓦房搬进了楼房,孩子们也都成家立业,这两条渔船功不可没”。
亲手拆掉一家人的“功勋船”,心有不舍,但他们也明白事理,“打鱼是为了小家,护鱼则是为了大家”。
渔民上岸,未来的路在哪里?
8月31日,东湖高新区举办退捕渔民专场招聘会,6名退捕渔民现场签约成功;
9月6日,武汉市禁捕办组织了第一期退捕渔民转产转业培训班,百余名渔民学习种养知识,在学习中寻找就业方向;
市人社部门多次调研和渔民座谈,指定了“一人一策”的精准帮扶。
青山一带的食客发现,过去经常光顾的“江水江鱼”酒楼,已“改换了门庭”,菜品也由特色江鱼江虾变成了平价土菜。7月18日,酒楼老板陈小义将他用了16年的“江水江鱼”店招换成了“将水将鱼”。
陈小义是安陆人,2004年在青山区的长江边开了家专卖江鱼江鲜的小店,凭着几道江鲜招牌菜,七八张桌子的小店变成了2000多平方米的“江水江鱼”特色酒楼。
换了店招,换了菜单,陈小义还在店门口贴上了不售江鱼的承诺公告。
一段时期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对含有“江鱼”“江虾”“江鲜”等字样的餐饮招牌和菜单进行了拆除、更换,共清理涉江鱼餐馆酒店招牌275个、菜单3983份。
9月8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市餐饮协会印发《规范餐饮服务单位菜单指引》,明确规定鱼虾类菜品禁止使用“长江”“汉江”“野生”字样。
“江若无鱼,何以渔?”中科院院士、鱼类学家曹文宣曾言辞恳切,保护好长江的生物多样性,事关国家的生态安全与长远发展。
武汉十年禁渔,一个好的开始。
(信息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