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潮州卫生陶瓷业发展的思考
2020-12-20杨婉君广州工商学院
文/杨婉君 (广州工商学院)
一、潮州市卫生陶瓷业现状
卫生陶瓷是指卫生和清洁盥洗用的陶瓷用具。中国卫生陶瓷行业相对于整个国际市场来讲起步较晚,卫生陶瓷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行业。潮州有“中国瓷都”之称,是全国最大的工艺陶瓷、日用陶瓷、卫生洁具和电子陶瓷的生产出口基地,共有卫生陶瓷企业上千家。
经过多年发展,无论是产量、产值、出口销售额,还是技术水平、品牌形象在全国行业内小有名气。光是2017 年,潮州卫生陶瓷生产总量约占全国生产总量的40%,卫生陶瓷出口额达11.4 亿元,同比增长4%,占全潮州陶瓷出口总额的16%。但对比欧美国家,潮州卫生陶瓷在技术研发、品牌管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等与国际化水平还有差距。
潮州市地处珠三角沿海地区,卫生陶瓷产业有枫溪区、古巷镇、凤塘镇为代表的三个卫生陶瓷生产区,0EM 生产方式及外销为主,主要销往美国、韩国、欧洲、俄罗斯、墨西哥、中东、非洲等国家地区。潮州卫生陶瓷业拥有工业基础、较丰富的瓷泥原料、技术熟练的生产员工、便利的运输枢纽、成形的区域性产业群等优势。但技术相对简单,从业人员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受传统观念、生产者素质、生产成本、各类费用开销的影响,部分企业质量意识和工艺落后,使用先进技术设备生产的企业相对少。
二、制约潮州市卫生陶瓷发展的因素
(一)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整体较低,管理质量不高
卫生陶瓷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行业门槛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根据调查,一线生产工人接近50%受教育程度只是小学,管理者普遍受教育程度也只有大专以下,高学历高技术人员紧缺。管理人员受教育程度不高,大多数是由以前担任技术工作的人员转化而来,没有经过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更多的是靠经验来管理企业,对于企业发展没有科学的规划。大部分管理者也不注重自身学习提升,缺乏创新观念,管理质量不高。由于高学历高技术人员薪酬待遇要求相对较高,部分企业从成本开销上只能极少量引进。
(二)产品技术含量低,同质化竞争严重
潮州卫生陶瓷产品以中低档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国际市场销售价格不高,产能过剩和低技术带来了同质化现象。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以降价促销方式销售,导致出口价格低廉。部分企业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和策略方向,看到有新产品投入市场后就去模仿,有些企业在模仿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甚至外形专利都会被模仿。盲目的模仿和抄袭从而使市场和消费者对企业生产的产品印象模糊,产品竞争力随之减弱,品牌竞争力处于劣势。
(三)品牌意识薄弱,受制于OEM 生产方式
0EM 生产方式处在产业链的最低端,赚取的是微薄的利润。潮州卫生陶瓷企业规模普遍小,在整个供应链中处于较低端,家族式经营较多。长期以来潮州卫生陶瓷过于重视盈利,而忽视了企业品牌的发展,没有形成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普遍以贴牌的形式开展经营。没有自己的品牌,企业只能在市场里扮演出售劳动力的角色。对品牌缺乏保护意识,品牌和专利都被人注册了,企业只停留在做产品的层面,赚取微薄的利润。
外销模式受制于国外市场需求和汇率变化。贴牌生产出口陶瓷产品成本相比世界著名品牌低,在发达国家销售产品,经常遭到一系列国外当地的保护政策,使得企业遭受损失。
(四)产品认证标准各国不一,出口受阻
潮州已有多家陶瓷企业获得质量管理国际采标认证、输美认证、ISO 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等,卫生陶瓷出口的国家和地区约160 多个。各国对卫生陶瓷进口的认证标准不一,形成了贸易壁垒。卫生陶瓷产品出口具有一系列标准,认证的标准都有所不同,且办理一款产品的认证费用很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也阻碍了产品的出口。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潮州卫生陶瓷产业发展契机
(一)利好政策扶持,提供出口便利
潮州市政府充分贯彻“一带一路”倡议,2017 年潮州市与泰富重装集团、中国香港澜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安华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潮州港开发区建设涵盖重装智慧专业码头,是广东省新的国际物流集散地和自由贸易区中国海洋经济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卫生陶瓷产品可在本地港口装货,降低物流成本。
潮州海关将落实市委市政府“1+5+2”方针,积极为行业提供好的政策,包括提高卫生陶瓷出口退税率,关注“一带一路”国家陶瓷卫生陶瓷出口的技术指标,为陶瓷企业提供个性化、个体化的政策服务。
(二)潮汕文化支撑,助推民心相通
“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潮汕地区是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的潮汕华侨、华人很多,主要是东南亚的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越南、澳洲澳大利亚、以及北美的加拿大,欧洲的法国。潮汕人以潮汕话为语言媒介,对潮汕文化具有很深的认同感,正是由于大家同根同源,更容易产生互信从而进一步转化为互利,增加了贸易可能性。
四、因地制宜促潮州卫生陶瓷可持续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深化落实,面对着新的发展形势,如何能使潮州卫生陶瓷巩固市场生存能力并走向高质量高之路,有以下三点建议:
(一)强化员工学习和引进,提升企业软实力
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也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适当引进高技术人才。对于高技术人才,做好引进规划方案,提高福利待遇。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包括公司规章制度、工艺技术、质量过程管控、设备管理、生产安全等管理基本知识与业务要求等。定期外派员工到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访学与技术交流,学习知名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与生产技术。
(二)注重“修炼内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传统卫生陶瓷技术含量低,要想提高产品的议价能力,企业应该改变以往单纯追求数量、薄利多销的模式,要更加注重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建设品牌。
聚焦发展智能产品,借助智能造的东风,实现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的升级。加大研发人才的引进力度,重视产品设计,提高产品档次和竞争力,注重研发节能型的、环保型的、艺术型的新产品,以满足当今市场需求,必要时注册成专利产品。
(三)加强对专利的保护,推动品牌建设
政府和陶瓷行业协会要发挥牵头作用,规范行业有序竞争,保护本土企业的利益,使低价扰乱市场的现状不再出现,提高企业的整体抵御风险能力。及时、有效地提供国内外的贸易政策、措施信息,使企业掌握主动,及时调整产品市场和经营策略。
可建立示范性工业园区,树立龙头标杆企业,打造本土产业群。利用当地优势,挖掘与培养有潮州特色自主品牌。
利用互联网+,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为品牌传播搭建一个快捷有效的品牌平台,借助政府力量为企业品牌做好推广,增强自主品牌国际传播力。同时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品牌意识培训,能更好地执行品牌策略。
五、结语
“一带一路”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它让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推动了地区一体化和新的全球化进程。作为潮州的支柱产业,潮州卫生陶瓷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背景下带来的发展契机,进一步深化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发展的空间。克服不利因素,加快企业升级转型的步伐,着力于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才能促进潮州卫生陶瓷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