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2-20汉井文黑龙江银盛律师事务所
文/汉井文 (黑龙江银盛律师事务所)
中小企业品牌建设,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品牌建设对突显品牌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品牌市场认可度。然而,大部分中小企业因受资源限制影响,导致其品牌建设工作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因部分中小企业领导者对品牌价值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他们认为品牌建设是大公司应该做的事情。从而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过于重视产品的生产量,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导致企业市场竞争力大幅下降。
一、我国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品牌文化时代感缺失
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对品牌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通常更重视产品的市场投放量和销售业绩。而对客户的需求,以及客户对品牌的满意度等方面,没有建立全面、深刻的认识。长此以往导致品牌文化缺乏一定的时代感,并形成市场趋同化的定位。导致部分客户对企业品牌失去兴趣与期待感,十分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品牌建设战略不够精准
品牌的建设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并决定着中小企业能否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仍拘泥于传统的管理经营方法,导致品牌建设战略不够精准与创新。中小企业领导者对当前市场发展趋势认识不足,没有真正认识到互联网及电子商务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因此,他们在制定品牌建设战略时,没有真正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当中小企业缺乏一定的大数据支撑时,是无法获得更加准确的发展方向的。中小企业若想建设更加精准的品牌建设战略,必须做出大胆的创新与改革。
(三)品牌建设程序模糊
中小企业品牌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在制定品牌营销计划,还是品牌管理流程方面,都不能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不断追求企业利益的同时,并没有对品牌进行价值化延伸。从而导致品牌建设程序模糊,宣传力度不足,使得客户不能全面了解品牌文化。当中小企业与目标客户群不能建立和谐沟通平台时,是无法真正了解消费者需求的。而中小企业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品牌建设过程中,极易出现品牌建设模糊的情况发生。
二、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宏观掌控社会发展态势,确保品牌建设思路的前瞻性
独树一帜的品牌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助推作用。中小企业在对品牌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对社会发展态势进行全程了解。能够精准掌握发展态势,宏观了解市场变化框架。由此才能给企业建设品牌树立明确方向,确保品牌建设意识与工作行为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负责人通过宏观掌控社会发展态势,可形成具有前瞻性的品牌建设思路。在对整个市场发展方向进行了解后,可结合企业实际发展特征,引进先进的品牌建设经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与优化,从而生成更适合企业自身发展品牌建设思路。基于此,中小企业负责人,需对互联网企业发展态势进行研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精准定位品牌文化。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将网络营销手段科学的融入品牌宣传。同时企业需建立个性化的网站,并指派专业人士对其进行维护与更新,确保企业网络宣口的个性化。中小企业必须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技术,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全面的跟踪与分析。从而为树立品牌文化奠定基础,并能制定个性化的品牌形象。特别对客户寻求差异的心理状态应进行全方位了解与研究,在充分满足其需求的基础上,能够科学制定营销战略,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引导。而不仅仅是满足的层面上,企业应能对消费动机进行最大化激发。从这个层面重新梳理品牌建设思路,令其能更好的引导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建设品牌的过程中,需引导客户与品牌产生共鸣与情感,对品牌产生更强烈的黏性。在全面满足目标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建立更具认同感的品牌文化。从而,促使企业核心价值获得延伸。
(二)精准把控企业发展方向,合理化制定品牌发展战略
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需依托于良好的企业发展空间。因此中小企业管理者必须精准把控企业发展方向,制定合理化的品牌发展战略。各中小企业需对自身的经营范畴与发展前景进行全面分析与预测,看其是否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只有明确正确的发展道路,才能确保品牌发展战略的精准性。例如,中小企业可创建一个战略发展数据库,搜索更多影响品牌发展的因素。即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更多与企业发展相关的内部与外部数据。一方面,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动向,并对企业的生产能力与创造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并判断目前企业是否能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根据实际问题,对企业发展策略进行及时的调整与完善。在此基础上,对品牌发展战略进行科学部署。中小企业可通过增强各部门间的协调性与团结作战能力,促使品牌发展战略计划获得有效实施。同时需对产品综合性价值进行分析,制定契合度更高的品牌宣传方案,从而确保中小企业的品牌能够获得更高的社会美誉度。这对中小企业品牌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同时中小企业还需对品牌的发展状况进行规划性的检查,能够对品牌的架构进行及时优化。根据产品特征与品牌建设重点,构建一套科学的品牌调整预案。而中小企业在制定品牌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必须不断调整与修正企业发展路径。并紧密围绕品牌建设趋势,对相关内容与建设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确保品牌建设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三)进一步优化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系统化的品牌建设流程
中小企业品牌建设过程中,需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从而建立系统化的品牌建设流程,不断完善品牌管理模式。中小企业需形成科学的企业管理标准,在企业内部创建健康的工作氛围。基于此,才能构建规范化的品牌建设内容,并逐渐形成更加系统化的品牌建设程序。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需将传统经营模式快速过渡到电子商务管理形式,结合自身的经营范畴,不断完善品牌管理模式。中小企业可借鉴成功的转型案例,最大化挖掘企业特色,发挥资源优势。创建一套与众不同,又符合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品牌建设流程。中小企业须避免照搬大企业管理模式,对企业品牌进行定位。需结合企业产品的目标客户群特征,对品牌进行差异化定位。即中小企业可对品牌建设流程进行分割或细化,如可将其分成用户需求调研、品牌满意度、产品创新开发等不同的模块。并针对具体的模块设置具有针对性的工作流程,能够重点突出品牌宣传力度与范围。不断增强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利用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更好的管理现有客户,开发潜在客户。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必须在产品与服务上进行大胆创新与完善,最大化满足客户的需求,令他们能对企业品牌建立更强烈的认同感。例如,中小企业可增设消费者参与和体验互动模块,举办客户与企业联谊活动。客户可进入企业全面了解品牌文化,不断强化品牌与客户的黏合度。
三、结语
总之,我国中小企业进行品牌建设过程中,必须对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总结,从问题的本质出发,不断完善品牌建设工作。中小企业必须将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科学的融入企业管理,并能充分挖掘大数据价值,更精准的对市场作出判断,从而为品牌建设找到正确的方向,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