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籍+文创设计在文化产业中跨界融合发展模式的探析*
2020-12-20吕玮商丘学院应用科技学院
文/吕玮 (商丘学院应用科技学院)
一、产业融合发展背景
(一)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省文化产业发展较快,已渗透经济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态势。我省以“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目标,不断完善政策措施,逐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使全省文化产业呈现出发展趋势向好、产业聚集发展势头强劲、新型文化业态发展较快、文化品牌效益持续提升等良好发展态势。
2020 年我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出现,“发展、改革、开放、服务、融合、升级等”高频词。在报告中66 次提到“创新”,可以看做把“创新”作为发展的“支点”。文化产业处于产业链的高端,对于促进产业链延伸和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以书籍+文创设计模式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对于文化产业无疑是合适的增长点,也是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的助力点。
(二)近年来河南省出版物发行市场总销售额保持持续增长原因分析
1.政策扶持
近年来,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在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上,“双统一”指统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着重点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我省将文化建设提升到了全局性战略高度,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工作会议,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2.人口基数
省统计局发布河南人口发展报告,2018 年末总人口为10906 万人,常住人口居全国第三位,城镇化率增幅位居全国第一。2018 年当当全国图书消费册数Top10 显示: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上海、福建、四川、河南、湖北。我省图书消费册数位居第九位,这也是随着人均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人民阅读率整体保持着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
3.居民需求
河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据河南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018 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方面支1264.06元,同比增长13.6%;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收达到3617.2亿元。2019 年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0%,涨幅比上年扩大0.7 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上涨2.9%,农村上涨3.1%。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7%。《2019-2020 年河南省文化发展态势分析与展望》是全面反映河南文化发展的年度报告。报告指出,河南省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居民文化需求旺盛。
二、河南出版业存在的困境
据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主任毛德富介绍:“我省文化产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质量不高、总量偏小,占GDP 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尚未形成为支柱性产业。对文化产业认识不到位,没有形成产业发展合力;文化资源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高质量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知名文化品牌缺乏;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资金人才问题突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等是主要制约因素。”
三、书籍+文创设计在线下多场景下的融合探索
(一)以书籍+文创设计融
合书展的探索
书籍本身很适合作为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的载体,近年在各地的书展上频繁亮相并广受好评的文创产品可窥见端倪。如在2019 年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主会场)举行的天府书展,全国近300 家出版单位,11 万种图书参展。书展里的文创区,既有颜值又实用的文创产品极受人们的欢迎,仅文创产品销售达百万。书籍的整体设计、插图,包括书里有闪光点的语句等,都是文创现成的可开发元素。将优秀的文化内涵融入日常使用的文创产品中,其最大的意义在于让每一位使用者在使用时,能用一种更加轻松、有趣的方式去触摸文化。
(二)以书籍+文创设计融合书店的探索
在体验经济时代,书店的经济模式也发生着变化,从卖书到卖文化,再到卖文艺情怀。书籍是书店的核心资源,但可以不是唯一主题。在一家以书为主题和媒介书店,可以营造更多的文化消费场景。如言几又实体书店不断升级,和其他业态的关联性越来越强,不断升级自己的文化消费品牌。
由此创设文创产品,注重经营书籍的同时打造与书店密切相关的文化氛围营造,文创产品富含文化底蕴且兼具情怀,以延伸出版行业的产业链。
(三)以书籍+文创设计融合民宿的探索
在体验经济背景下,民宿经营者在丰富居住空间内涵的同时,可以延伸出新兴的民宿产品,避免同质化开发、走差异化发展,和书籍+文创设计的结合,可以增加其综合服务能力,以新颖的方式和文化特色吸引游客,为当地经济贡献新的增长点。在开发时,书籍+文创设计考虑民宿所在地域的特点、风土人情,民宿主人的创作理念等,设计出如和游人互动的书籍、伴手礼、手工账本等等,传达一种天然、雅致、恬淡的生活理想。如玉龙雪山白沙镇新善村的明夷书坊,这间书坊生于旷野,未沾染太多的商业化元素。在这里可择一间房,选一本书,采一缕光,享受生活的仪式感和设计感。民宿作为一个触媒,链接更丰富的载体,带来稳定的和谐关系和持久的经济效益。
(四)以书籍+文创设计融合博物馆的探索
博物馆中有丰富的文化价值,一方面通过书籍+文创的形式复制、再设计等模式到达消费者身边,其原有的文化价值有可能被重现或是提升。在创新开发时如历史博物馆,馆藏珍贵的文物众多,可作为书籍出版的主题,也为文创衍生产品提供更多素材。近代修建的博物馆如苏州博物馆整个建筑风格中西结合,现代与传统相融合的建筑,在书籍+文创设计时可选择以苏博建筑、吴门四家、刺绣、江南风味等主题。另一方面不少博物馆开始探索如何提升博物馆阅读空间的价值,不再是单一销售形式。盘活博物馆已有文化资源,将书籍、文创产品、咖啡、茶艺、教育培训、文化沙龙、创新科技等多种元素融为一体,增强与受众之间的黏性,开启多元化的运营模式。
(五)以书籍+文创设计融合餐饮业的探索
书籍+文创可以与餐饮品牌合作,餐饮店可选择主题书籍如休闲、娱乐、美食、亲子教育等,一是可以增加食客对餐饮店的认同;二是在等待的过程中多一种选择,尤其是一些家庭不太喜欢用电子产品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因此可以放一些绘本和文创产品增加顾客的好感度;三是在餐厅的选择上,部分消费者愿意去文化属性更好的场所,包场商务活动等。由此增加和顾客之间的互动体验,打破传统经营模式,集书店+餐厅+文创的融合经营模式,不仅仅售书,还融文创和情怀于一体的新兴生活模式。
(六)以书籍设计+文创设计融合公园的探索
公园传统功能主要是在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在这样休闲放松的场所,我们可以建设共享书籍的场所,书店内所有图书、文创产品都可以共享,也可售卖。人们将在此读书、思考、辩论,各种不同的知识在此汇聚、交融。满足人们在不同环境下对知识的需求,与此同时也为公园增添了不少人文气息。
四、总结与思考
在媒体融合环境下,传统出版业业务应“接地气”的同时不断优化升级。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我们应准确把握时代特征,以书籍+文创设计的线下场景融合作为探索基础,深刻认识到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出版业面临的机会和挑战,结合人们的生活方式,复合化经营。同时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文化产品,更好的体验产品,更好的消费体验之外,加入更多的生活元素,以此推进文化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融合发展。探索产业新形态、研发新产品、开展新服务,提升文化产业质量与服务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