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教育扶贫战略落实路径探析

2020-12-19

关键词:共同富裕贫困地区群众

杨 源

(1.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2.山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1]13中国一贯重视教育,尤其在新时代精准脱贫攻坚战中更加重视教育扶贫,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改变‘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观念。”[2]231教育尽管不能直接促使人民富裕,且需要久久为功才会见效,但中国明确将其作为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可见,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方面有着特殊的战略意义。

1 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

1.1 教育扶贫可以增强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3]45这指明了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及其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作用。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关键在于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人民收入的持续稳步增长。如果要全面稳定地实现共同富裕,就“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1]139。通过持续的发展基础教育、稳步地提升当地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大批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所需要的人才,才能从根本上切实提高扶贫成果的可持续性;同时通过教育扶贫,逐步形成贫困人口重视教育的生活理念、战胜贫困的信心斗志;生发出为了美好生活而奋力改变现状的内生动力。这对于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并夯实后续长足发展基础具有更为根本和长远的意义。

1.2 教育扶贫可以有效扭转根深蒂固的贫困文化

教育扶贫,思想先行。现实生活中有些贫困群众“不在找脱贫门路上动脑筋,却在婚丧嫁娶方面讲排场搞攀比”[1]138,甚至“一婚十年穷”[4],还有些群众不但安于贫困还积极争当低保户。“穷固然可怕,但靠穷吃穷更可怕”[1]134,贫困地区有着根深蒂固的贫困文化。“所谓贫困文化,主要体现为贫困人群的心理定势、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等非物质形式。由于贫困文化具有‘自己的结构和机理’,因而难以通过一时的物质贫困的消除而根除。”[5]所以,中国共产党要带领贫困群众彻底打破安于贫困的思想和“等靠要”的思想;贫困群众也要树立战胜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强意志和决心。而改变贫困文化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教育。所以,“扶贫先要扶志” “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 ‘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6]2,教育在打破贫困文化和安贫观念,抵制各种陈规陋习,促进社会科技文化发展,进而推动贫困地区社会发展和彻底消除贫困方面具有更为根本的作用。尤其是通过教育扶贫,一个家庭实现致富之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且会影响到一代又一代的人去追求美好生活,从根本上彻底消除当地贫困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

1.3 教育扶贫是贫困地区稳步走向共同富裕的治本之策

在党的领导下,通过特色产业扶贫、异地搬迁脱贫、转移就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可以大面积地改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现状。然而,目前我国剩余贫困人口的贫困原因复杂、自我发展能力弱、返贫现象严重,甚至会通过贫困代际传递造成贫困阶层固化。要想打破贫困意识和贫困观念的枷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就需要发挥教育扶贫的拔穷根作用。当前,通过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化扶贫,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不仅是对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人群贫困文化心态的改变;而且能带动贫困地区教育的蓬勃发展,逐步缩小校际、城乡及地区之间的差距,为贫困地区的自身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脱贫致富的专业人才,从整体上彻底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可见,通过全面实施教育扶贫,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逐步形成重视教育的生活态度和价值理念,让贫困人口共享教育带来的美好生活,最终使全体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走向共同富裕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2 教育扶贫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

2.1 教育扶贫理论建立在对教育扶贫功能的不断认同上

虽然世界范围内的贫困现象历史久远,但贫困问题开始为社会所关注并研究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事。中国对贫困的关注与消除也由来已久,20世纪初黄炎培先生就联络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在上海发起中华职业教育社,改革脱离社会生活的传统教育,推行职业教育以解决国民生计问题。1997年,林乘东首次提出了教育扶贫论,认识到了教育所具有的反贫困的潜在功能。鉴于教育扶贫具有周期长、间接性、难以量化等特点,因而其早年并不是政府确定经济社会发展路径的首选之策。纵观我国教育扶贫的实践轨迹可知,教育扶贫的功能逐步得到社会认同,其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提高。

2.2 中国教育扶贫地位的变化源于对扶贫实践的不断探索

在扶贫实践中能把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策,这与中国长期以来对扶贫持续地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息息相关。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认知水平集中反映着集体智慧,有力地推动着扶贫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发展。毛泽东时期确立教育为工农服务的方针,提出“普及工农教育”;邓小平时期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提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江泽民时期为加快我国现代化发展步伐,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胡锦涛时期为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三保障”目标;一直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教育扶贫为治本之策”的扶贫战略。新时代我国政府明确提出重视并落实教育扶贫,“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1]133,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的治本之力。我们不但要让贫困地区的人民共享富裕,还要“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1]156。可见,教育扶贫作为扶贫总布局的组成部分,经历了从服务性到独立性再到治本之策的发展历程。

2.3 新时代中国教育扶贫理论的深化发展

2013年,《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就教育扶贫战略提出的要求是全面实施教育扶贫工程;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教育扶贫被赋予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使命,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手段和重要方式;2016年12月,出台了《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落实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目标任务。可见,新时代教育扶贫是在扶贫机制创新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2012年,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时指出:“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 “古人有‘家贫子读书’的传统。教育的发展是实现贫困地区脱贫的源泉,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根本。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1]1312015年,习近平给“国培计划(二○一四)”北师大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中明确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1]133“脱贫防返贫”,精准扶贫不能只盯着脱贫,防止已经脱贫的群众返贫,同样是需要地方党委政府啃下的一块“硬骨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些地区帮助贫困户解决了贫困,但却没有传授给他们战胜贫困的信心和方法,有些帮扶对象还形成了严重的依赖思想。因此,不仅要大力做好扶贫工作,探索后续发展长效机制,更要着眼于下一代的教育。《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实现“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县县有帮扶”,促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可见,“治贫先治愚”明确了教育扶贫的先导性作用,“扶贫先扶智”确定了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地位,“脱贫防返贫”阐明了教育扶贫的可持续性功能。教育扶贫理论的提出及教育精准扶贫战略的落实是构建以贫困人口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为中心的扶贫思路,使中国的扶贫理论与扶贫实践上升到了一个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前瞻性的新高度。

总之,中国脱贫致富硕果累累,同时也深化了我们对扶贫理论与扶贫实践的认识。教育从早期致贫原因之一发展到了现如今的治本之策。虽然教育扶贫具有周期长、间接性、见效慢等特点,但其更具有根本性、基础性、先导性、持续性,贯穿人的职业生涯和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全面而持久。实践证明,教育才是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才是致富的长远之计。致贫绝不是单因单果,扶贫也必须综合施力,健康扶贫、产业扶贫、政策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文化扶贫等都与人的能力素质密切相关。教育扶贫直指贫困落后的主根源,锁定了脱贫攻坚的“最短板”,牵住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牛鼻子”,所以必须发挥好教育在加速脱贫攻坚进程、如愿实现中国梦中的特殊作用。

3 新时代中国教育扶贫的路径选择

3.1 在教育扶贫领域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只有真正领悟了人民立场的真谛,才会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做决策,做事情、干事业,做有利于人民、符合人民眼前利益要求和人民长远利益要求的事。”[2]87深度贫困地区要想拔除穷根、阻断贫困传递、不再返贫,就要根本扭转对教育扶贫理念上重视、实践中忽视的现状。真正从贫困地区人民的长远发展出发,不能再抱坚持过去那种就扶贫论扶贫的线性思维,而要有长远的、系统的、全局的战略眼光。“越穷的地方越难办教育,但越穷的地方越需要办教育,越不办教育就越穷”[6]173,可见贫困地区更要“真正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努力实现教育、科技、经济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6]174。

新时代中国实施了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扶贫新举措,把教育制度与贫困地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相联系。我们既要持续发挥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等的积极作用,更要将教育扶贫一以贯之;既要考虑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要考虑2020年之后脱贫地区能否有独立的、持续的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和能力。具体来说,首先要用制度引进人才,培养好的带头人;其次要创立全新的合作与发展模式;最后从实现小康社会以后人民的新需求出发在实践中重新规划发展。这些都离不开充分发挥人才的关键作用,离不开教育对人才培养及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作用。

3.2 以教育信息化助力贫困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政务信息化取得了较大进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金融信息化、物流信息化、医疗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等迅猛发展,信息化已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改变着各个地区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水平和富裕程度。因此,在贫困地区优先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强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建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从而使更多的孩子能接受优质教育,逐步缩小区域、城乡和校际之间的差距,从整体上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

结合国家“互联网+” 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的任务安排,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优势作用,在全国范围内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贫困落后地区共享先进教育资源,加快满足社会多样化选择需求,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推进教育信息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校际差距的有效手段。如各地出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动各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师范生免费教育到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从而优化与整合中西部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问题,最终实现教育资源持续合理配置。伴随教育事业的充分发展,贫困人口的教育需求已经从“能上学”转变为 “上好学”,希望能与改革发展同步前行,接受有质量的、有技能的、有选择的、有未来的教育。脱贫以后的人民群众要独立地、持续地发展,参与社会竞争,国家从现在起就要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

3.3 新时代教育扶贫重在社会实践中精准落实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7]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8]50这就为我们指明了教育活动的实践指向。现实生活中“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包含着多重民生意义”[9],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去锻炼和成长,“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10];尤其是通过制度优势吸引和激励本土人才返乡担任干部和创新创业。实践对于青年人来说,就是一本“无字之书”,教育要与社会实践需求相联系、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相联系;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尤其要发挥教育扶贫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具体来说,一方面,用法律来保障教育对社会实践的促进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政府一再强调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各地需要把教育扶贫战略和当地生产发展实践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教育与富裕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道路,以依法治教引领和带动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之路。另一方面,用具体的制度来推动教育扶贫战略部署落实。2016年12月,《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针对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给予了明确规定。国家也先后实施了“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 “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等多项扩大农村生源招生比例的措施。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我国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全面落实了乡村教师培训制度、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建立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制度等。总之,我国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法律来保障教育扶贫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贯彻落实。

3.4 教育扶贫的攻坚克难关键在党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2]74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打赢脱贫攻坚战,首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对于具有长期性的教育扶贫,更需要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1]35真正落实到位、责任到人,重点确保在基层落到实处,具体措施如下:

一方面,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1]45,针对软弱涣散的党组织要全面整顿提升,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教育脱贫意识,把教育扶贫真正落实到位。党建强则脱贫快,这是教育扶贫的关键所在。各地要充分发挥党员在教育扶贫攻坚战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激发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激情。各地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扶贫经验,如海南省突出“促成长”目标的教育扶贫经验;贵州省探索出技能全覆盖和消除“零就业”的职业教育扶贫经验。各基层党组织要把当地脱贫实际与未来人才需求发展相结合,走出一条可持续的教育扶贫发展之路。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只有调动起群众持续脱贫的热情,激活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树立“脱贫靠自己、小康等不来”的信念,群众主动作为,才能把脱贫成果巩固好、完善好、发展好。所以,我们要用好外力,更要激发内力,才能形成脱贫致富的合力。如四川“9+3”免费职业教育点燃民族青年成才就业梦想;山西“天镇保姆”家政服务品牌,妇女不但获得就业发展和能力提升机会,也更好地发挥了妇女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削弱了贫困代际传递。各地党组织要从激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出发,改变根深蒂固的贫困观念,发挥群众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带领人民为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贫困地区群众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多让群众咧嘴笑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