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性护理干预对荨麻疹患者临床症状及复发率的影响
2020-12-19赵明
赵 明
(南阳市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河南 南阳 473000)
荨麻疹是一种较为常见皮肤疾病,其发病率较高,且容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临床治疗难度大[1]。该疾病需及时治疗,若病程超过6 周,可迁延为慢性荨麻疹,而慢性荨麻疹不易治愈,将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2、3]。目前,该疾病主要治疗方法为对因治疗,临床常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病情,而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大大提高其临床效果,降低复发率。本研究在临床工作中对荨麻疹患者采用全面性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选 择2017 年2 月~2019 年3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荨麻疹患者10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 例。研究取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并且经过所有入选者知晓且签署自愿书。对照组中男27 例,女23 例,年龄(21 ~60)岁,平均(37.50±3.35)岁,病程(1 ~3)天,平均(2.01±1.12)天;观察组中男26 例,女24 例,年龄(21 ~59)岁,平均(38.53±3.27)岁,病程(1 ~4)天,平均(2.51±1.13)天。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 经血清补体测定、皮肤检查确诊为荨麻疹;② 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均完整;③ 入选者年龄均≤60 岁。排除标准:① 有药物过敏史;② 凝血功能障碍者;③ 先天性心脏病者;④ 严重器官功能衰竭者;⑤ 表达障碍或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做好消毒护理工作、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给予对症处理等。观察组予以全面性护理,其中包括:① 建立全面性护理小组:共6 名护理人员,护理人员需根据荨麻疹特征,从患者过敏原、病症、饮食、环境、心理等方面制定全面护理方案,由责任护士全程负责,并全面实施,做到责任到人。② 检测过敏原:检测患者过敏原,若为药物过敏,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对药物进行检查核审,避免再次摄入过敏原;若为食物过敏,护理过程中应了解患者已知过敏原,并检测过敏原食物,避免过敏原。③ 环境护理:防止出现过敏原,保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保持适宜的温度及湿度,避免处于阴暗潮湿的环境;远离过敏原,叮嘱患者尽量避免接触花粉、柳絮及各类动物。④ 心理干预:荨麻疹的发作与加重与情绪或心理应激反应有一定关系,护理人员应及时缓解患者焦虑、烦躁的负性情绪,保持健康心态,积极配合治疗。⑤ 荨麻疹病症护理:避免强烈搔抓患部,禁用热水烫洗,防止继发感染,穿着松软宽松的衣物,并对床单被罩及衣物经常换洗,减少污染,护理人员可对瘙痒处涂抹止痒药水,缓解其症状。⑥ 运动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多饮用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吃水果蔬菜,禁食烟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保持生活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以适应寒热变化。
1.4 评价指标 ①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瘙痒、红肿症状消失时间。② 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6,重测效度为0.88)评估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3 个项目,总分100 分,满意:≥95 分;比较满意:(80 ~94)分;不满意:<80 分,总满意度=(比较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③ 随访3 个月,统计两组复发率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 <0.05 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对照组瘙痒消失时间(6.29±2.26)天,红肿消退时间(7.29±3.31)天;观察组瘙痒消失时间(4.71±2.39)天,红肿消退时间(5.39±2.21)天。观察组瘙痒症状消失时间与红肿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397,=3.3765,P均<0.05)。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满意28 例(56.00%),比较满意13 例(26.00%),不满意9 例(18.00%),满意度84.00%;观察组满意32 例(64.00%),比较满意16 例(32.00%),不满意2 例(4.00%),满意度98.00%。观察组较对照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 <0.05)。
2.3 两组患者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复发率为2.00%(1/50),低于对照组的1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6,P <0.05)。
3 讨论
荨麻疹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过敏性疾病,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其临床主要是皮肤瘙痒,随即出现红色或皮肤色风团,严重影响呼吸道、消化道及免疫系统的功能,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者有生命危险,同时会引起过敏性休克、窒息等并发症[4]。荨麻疹的病因非常复杂,约3/4 的患者找不到原因,常见原因主要有食物及食物添加剂、物理刺激、昆虫叮咬、内分泌改变等[5]。此外,由于患者病症反复发作,会引起患者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反应及情绪反应,为病情的治疗恢复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辅以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缓解不良情绪,加快病情的恢复。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全面性护理干预措施在荨麻疹临床上被广泛使用,并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6]。全面性护理干预以综合护理理念为指导,全方位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环境,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从过敏原、荨麻疹病症、心理、生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护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红肿与瘙痒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较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全面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自身免疫力,加快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