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引发博物馆发展新思考
2020-12-19刘日朔州市汉墓博物馆
文/刘日 (朔州市汉墓博物馆)
2018 年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成立了。文旅合并推动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能最大力度的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体现产业惠民、全民共融的发展意义。博物馆作为文化领域核心构建的一部分,对自身也必须有新的发展规划。在把握行业属性与文化价值的同时,努力打造自身特色文化服务,以代表地方历史文化,以及特有的知识产权,综合提升文旅行业高度。从而引发、激活文旅行业创造热情,进一步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一、文旅融合前、后博物馆的前行之路
(一)文旅融合之前的博物馆发展情况
早些年,博物馆的核心内容更多的是以展览、展出为核心内容,学术性研究较少,更多的是对文化遗产内容作陈列展示。后逐渐以圈里向圈外发展,尝试引进外部展览,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关注,向外有了交流。可是这种业务是国内高级别、高规格博物馆才具备的条件,属稀缺资源范围。反观大多数中、小型博物馆,能做的也还是常规性的展览,条件稍好点的不过是小规模的借展。再从功能服务性配套来看,社会教育活动较为单一,娱乐功能基本没有,总体来说行业视野度较小,也缺乏交流。
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从党中央到各级政府部门加大了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投入,目的就是要将中国的历史文化通过集中的平台化方式传播出去,有效的将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弘扬并传承下去。先前对文物的价值作研究评估,其主要围绕历史、艺术和科学“三大价值”展开。随着研究和时间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对“人与物”关系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文物的价值并不只是文物本身的客观属性。在对其不断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中,又赋予了它更多的社会价值。学术界对文物及其展览更看重文化方面的价值探索,所以涉及其他内容就会敏感,会触及一些专业人士的个人情结,但以时代变化来看,文物研究终究是展现出了它的社会价值。由此看来,文旅融合是一种发展趋势,既给社会带来了机遇,又引发了许多行业的思考。
(二)文旅融合之后的博物馆发展方向
在很多企业管理中有一条基本原则,那就是“做事要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就是该做的事”。行业的发展需要明确道路和方向,对于文化行业同样如此。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目的是让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给所有博物馆的从业人员指明了方向,激发了从业人员的动力与激情,以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担当,紧随文旅产业融合的态势,规划做好博物馆“自己”的事情。
加强文物保护责任意识,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文保行业必须守住自己的职责,文化遗产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关乎世界。在配套历史文化教育方面要改变传统模式,摆脱单一的授课方式,不再对文物作过细的讲解,要以时代历史为主线,用文物作串联;要注入文化自信元素,体现文化特殊价值,对比社会发展形态,体现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二、博物馆“个性”与文旅产业的“非凡”契机
(一)价值追求带来相互作用
博物馆功能的“个性”之处。博物馆展览以历史、艺术、自然、科技类等内容作为展出内容,以“静态”形式去感染观众,使其在展览中找到个人情怀的部门,却不以迎合观众喜好为服务重点,属学术类服务,这与传统旅游业是有明显的价值差异。
历史文化的介入会让文旅产业的“痛点”减轻。旅游产业归根结底就是服务性产业,以供需关系为产业核心内容,用于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需求。而文旅产业同样有着共性的产业“痛点”,内容打造作为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难的部分。将历史文化、人文风俗、社会形态等元素融入旅游产业中,使旅游文化更具有生命力。让旅游产业中的“痛点”得以缓解,逐步解决产业问题,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二)产业化的特性设计
文旅产业简单的来说就是含有文化色彩的旅游产业,其包含的内容却极为丰富。国家对于文旅部门的整合是有着深远意义的,从旅游产业的基础来看,以各地优良的山水、古建资源为核心基础,配套地方民俗生活及城市特色为产业辅助,共同打造的集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为一体的产业生态链,是人的生活“必需品”。
但是随着国际社会和全球时代的发展,旅游行业逐渐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现象,也就是行业中经常遇到的“马太效应”。在此形势下,为了充分调动文化产业领域的积极性,党中央从顶层设计,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加大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释放科学的发展讯号,以良好的生态基础为配套,建设、打造青山绿水、文化遗产等可持续发展的特色经济。活化历史文明,融合时代文化,使其发挥最大的社会价值。历史文化见证了一个民族与国家的成长过程。在博物馆里举办的各种主题性历史文化展览,依托的就是我们国家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地方特有的历史文化为色彩,共同繁荣国家的历史文化;以不同的风土人情打造“错位”式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以其独有的文化、艺术价值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为文旅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三、当前大多数博物馆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内的博物馆发展情况大不相同,受文化、地理资源、地方经济产业、行业体制等诸多因素影响,能引领行业规模发展的也就几大明星博物馆,大多数博物馆可能依旧是起步发展阶段。这里讲到的最核心的、也是最让人关注的依然是对体制的思考。
博物馆承载着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使命,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在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增进文明交流互鉴、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时代角度讲,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同时,博物馆的责任就较为突出了。随着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博物馆在功能建设方面也需要进一步的资金投入。虽然国家对于博物馆的支持逐渐加大,但实际上基础维护都难以保障,更谈不上更好的发展了。纵观国内及国际博物馆行业,都存在这种情况,博物馆的“创收”建议也就逐渐增多。但大多数博物馆归国有,在财务制度方面受审计及监管部门严格的“收支两条线”管控,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会直接“封路”。国家极力的保证博物馆的国有属性、公共属性,但是也需要对人和制度作科学考量,这样有利于行业发展。如何以文养文,并能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这也是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当下博物馆需要的不仅仅是思考
解决基础工作的必要性。以大多数博物馆现实情况来说:科学做好内部人力资源的配置工作,发挥馆内人员的有效作用,科学划分部室职责,培养、打造部门队伍的专业化能力。尽量保证业务部门及人员的时间专有化,保障核心业务部室的专业化体系建设。制定最为优化的考勤管理制度,人性化管理,设置底线原则,适当对优秀员工作多种方式的绩效奖励,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做好日常展览,展陈工作作为公共服务的基础保障工作,需要加强。积极申报国家各项文物保护性项目,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也是文博人的使命,更是责任;积极参与国家博物馆评估定级相关的申报工作,推动各项工作良性向前,也会相应获得国家的政策性扶持资金,缓解馆内因日常维护经费不足的压力。
打造专业核心部门的重要性。加大对本土历史文化的研究力度,“深挖”文化精髓,做好核心文化基础建设。二次打造文化内容,先以国家历史文化重要节点为“热”,科学评估同步渲染的可行性;再以本土特色历史文化内容为重点,“错位”式发展,展现自我非凡领域,提升自我文化与社会价值,在陈列大纲的思路与方案中可以借鉴。整合地方文献资料,研究、探索“独立”的文化视角,作为打造地方旅游品牌最基础的文化保障。进一步融合旅游产业,打造深层次的文化王牌。以历史文化、文明为契机,同步地方各类民俗文化;整合地方古、今人文与生态资源,搜寻地方历史记忆,以城市情怀包容地方乡音乡情。开发文创思路,借助博物馆IP 尝试定制部分文创产品。在不久的将来,文创开发必将是地方文旅产业体系最为核心的部分。
五、结语
明确了方向,感受到了时代的冲击,思考过后就要坚定向前。博物馆作为国有行业部门,必须紧随党中央的政策、方针,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名牌,紧跟社会的发展,思考时代产物下的核心价值内容,切不可粗放式的盲目跟风,最终迷失自我。正确的做事,才是博物馆人真正要做的事。守住初心,方可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未来才会无限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