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原生态林养护若干问题的思考

2020-12-19张慧敏徐亮李维根焦健于凌霄吴丽娟

防护林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大兴区平原废弃物

张慧敏,徐亮,李维根,焦健,于凌霄,吴丽娟

(1.北京市大兴区林业工作站,北京 102600;2.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 100190)

为解决“雾霾围城”问题、改善首都人居环境、促进绿色生态发展,2012年起,北京市开始启动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逐渐从过去以山地林业为主向现代城市林业的战略转变。截至2019年底,大兴区共建有2.17万hm2平原生态林,区域绿色空间格局已初具轮廓,大大提高了全区的绿色空间规模总量、生态承载能力、绿色增长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针对大兴区现有的几万公顷生态林资源,本文围绕营建怎样的绿色生态空间、如何提高精细化养护管理以及如何保障生态林资源安全、如何实现生态林绿色惠民等4方面问题进行探索,以期为构建高质量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提供借鉴。

1 营建怎样的绿色生态空间

将城市森林看作是城市有生命的生态基础设施,而且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进行统一规划建设。伴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在整个城市化地区的建成区、郊区以及远郊区开展城市森林研究已被广泛认可[1]。

绿化带或绿化隔离带(简称绿隔)的建设可延缓中心城市规模扩大、保护开放空间、提供城市居民休闲娱乐场所等[2]。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20世纪50年代便开启了对绿化带和绿色空间的保护和发展;为了进一步改善首都人居环境、促进绿色生态发展,2012年北京市启动了百万亩造林工程建设,正逐步打造以大面积森林为基底、大型生态廊道为骨架、九大楔形绿地为支撑、健康绿道为网络的点线面、带网片、林园水相结合的城市森林生态格局[3]。

大兴区作为离北京市中心最近的郊区,规划中强调要加强大兴区空间管控,加快绿色空间建设,全力提升区域绿色空间规模总量与生态质量,到203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5%,这将为后期北京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如何提高精细化养护管理

随着北京市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建设的陆续竣工,提高精细化养护管理,包括探索不同类型示范区引领建设、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先进技术、加强养护技术力量储备等措施,最终可保障平原生态林健康生长,实现其由绿到美的转变。

2.1 探索不同类型示范区建设

自2012年北京启动平原造林工程以来,造林面积广、速度快、数量大;部分造林地造林前为沙地、垃圾场、拆迁腾退地,其土壤状况不好,严重影响树木后期的成长;也有部分林地现已出现郁闭现象,导致各类养护操作困难,而且林间透风透光差引起病虫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上述情况严重影响树木生长,产生的生态服务功能也极其有限。今后应建立典型试验示范区,强化森林培育与经营管理技术研究,保证造林地林木健康生长,提升森林质量及其生态服务功能。

为满足民众对平原生态林不同功能的需求,结合大兴区不同乡镇的立地条件以及现有的建设成果,全区将示范区分为五种类型,包括北臧村、安定等镇建设郊野森林公园型,青云店、长子营等镇建设湿地森林型,黄村、西红门等镇拆迁腾退地建设困难立地生态林型,采育等镇建成近自然生态林型,以及五六环、主干道两侧建成绿色通道景观型。上述五类示范区,遵照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理论,优化森林生态系统格局,营建各乡镇造林地块主导功能;按照不同森林类型经营方案,严格落实到造林地块实行定向培育[3]。目前,大兴区在建成的养护综合示范区内引进多功能近自然经营、健康森林经营、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土壤肥力提升、集雨节水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引领带动全区平原生态林的经营培育水平整体提升。

2.2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

北京启动百万亩造林建设以来,引进了大量外来树种以及速生树种,北美白蜡的引进造成白蜡窄吉丁等病虫害的大面积爆发;速生杨、速生柳等栽植7、8年后,树势显著衰弱,容易吸引天牛等病虫害的侵染,造成树木成片死亡;另外,北京现已栽种了大量的松柏类常绿树种,而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2020年第4号)知,松材线虫病现已在山东、辽宁、天津等地发现,对北京呈包围状,一旦侵染进北京,2~3 a即可造成松林的大面积死亡。

为了保护好现有的林木资源,加大开展有害生物的绿色防控工作迫在眉睫,尤其是抓好早期的预报预警工作,提升林业有害生物智能化、信息化、社会化、自动化监测水平,对重点地区、关键路段、重要树种实施预报防治工作。2019年北京市林业保护站综合运用测报APP、GIS、固定翼无人机等高新技术手段,创新监测模式,对林业有害生物实施了实时监控、精准防治。其次,树立森林健康发展理念,改变以往单一针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采取补植、更替、抚育、封育等4种方式,改造现有的人工纯林、低质低效林,改善林分空间结构,通过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自我抵御能力,消除病虫害发生源头以及病原物的适生环境,实现对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目的[4]。

2.3 实现园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根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出台的《关于杜绝焚烧园林绿化废弃物积极推进资源化利用的意见》有关规定,自2016年起,要求全市的林地、绿地、公园以及场圃等杜绝焚烧园林绿化废弃物;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将园林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土壤改良剂、生物燃料等可循环利用资源。截至2015年底,西城、海淀、朝阳、丰台和房山等区已建成5处园林绿化废弃物集中处理基地,香山公园、北京植物园、北宫森林公园、西山林场、八达岭林场等地建成了15处园林废弃物就近处理点,可年处理50万方的各类园林废弃物;大兴、延庆、平谷等区建立了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加工厂,年消纳1.71万t的园林绿化废弃物;此外,大兴、房山、平谷等区成立食用菌企业,年消耗约4.9万t林业生产剩余物。

当前园林废弃物处理仍存在生产成本高、科技含量低、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下步应尽快建立园林绿化废弃物的收集、储运、处理体系;研究制定相关政策补贴,包括每年可对肥料厂和燃料厂进行补贴来维持其运营等;推进技术创新攻关,重点解决一体化就地处理设备、便携式粉碎机械、快速堆肥腐熟技术、收储运低成本模式等技术难点,研发提高再生产品的附加值;通过科普宣传,引导民众和企业参与使用废弃物再生产品,推动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的持续发展。

2.4 加强平原生态林养护技术力量储备

传统的生态林养护管理更多的是依赖于作业人员的经验或技术,很少应用新技术,致使生态林的综合效益偏低。耿玉清等调查发现,北京昌平、房山、怀柔、延庆4个区的生态林管护员的年龄在47.8~59.6岁之间,文化程度偏低,小学学历以下占比31.2%,初中为55.2%,高中及以上仅为13.6%[5]。目前,大兴区参与平原生态林养护的近万人,但多为愿意流转土地的当地农民,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初中(含)以上文化程度仅三成;随着2019—2020年几千公顷生态林建养移交后,养护人员从业趋势仍会是此态势,主体仍是“一张白纸”的农民。为提高大兴区平原生态林的养护水平,亟须对近万名从业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市区镇三级主管部门无疑面临着巨大的工作量。

为了实现平原生态林精细化养护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2019年,大兴区先后组织人员参加了市、区、镇三级的林木资源养护管理培训达20余次,累计培训8 343人次,培训内容涉及养护实施方案编制、乡土彩叶蜜源树种选育、健康森林经营、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集雨节水技术及土壤肥力提升等关键技术;培训中还发放了《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新增林木养护管理技术规范》、《北京平原生态林主要树种整形修剪技术规范》、《平原地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手册》等。此外,全区正全力营建一批近自然经营、增彩延绿、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的科技创新引领示范区和科普教育基地,引进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先进设备等,积极推动全区平原生态林养护人才储备,实现生态林高质量发展。

3 如何保障生态林资源安全

为了保护、培育和有效利用森林资源,推动国土绿化,保障森林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2019年12月28日国家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当月31日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力推进林草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国土绿化、森林资源保护、林草法制保障等13个方面的制度,深化林草改革、着重解决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加快建章立制、构建和完善林草制度体系。

为了保护好现有平原生态林资源,大兴区不断深化体制机制建设,现已建立了“区-镇-养护单位”三级监管体系,形成了镇政府控股+园林公司参股组建养护公司、政府成立养护公司、政府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社会公司、镇政府承包给村集体或农户4类养护模式。2019年,全区新修订了《大兴区平原生态林养护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平原生态林养护技术规程、检查考核标准、项目占地审批、资金使用等相关条例;明确要求各养护单位年初编制各造林班块的新增林木资源养护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养护管理月历适时开展各项工作。此外,大兴区现已建立了林木资源常态化巡查检查通报机制,实现了区级每年全覆盖检查、镇级每月无死角监管,杜绝林地被侵占、养护技术不达标等现场出现。总之,标准化的养护行为以及完善的监管机制、考核制度确保了生态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规范、安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障了现有的生态林资源安全[6]。

4 如何实现生态林绿色惠民

为进一步激发林地资源活力,2015年北京市启动了家庭林场试点,促使林地的所有权、经营权相分离,促使京郊的生态林纳入可承包经营的范围,将闲置或利用率低的林地聚向经营大户手中,推动‘碎片化’及弃管问题的解决;此项工作是在维持保障林地性质、不影响生态效益的前提下,鼓励农民通过承包获取集体生态林的经营权,开展林下养殖、种植或森林旅游,以便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激发农民对林地养护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7]。

目前,平原造林地林下经济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包括林下种植单一、经济效益低,林下养殖、森林旅游欠缺规范引导以及配套设施,难以形成产业链。针对当前情况,急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出台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实施意见,尤其是基于百万亩造林绿化建设成果,积极探索以镇(乡)村或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开展集体林场的管理模式,并在全区范围内抓试点,鼓励更多的当地农民参与造林绿化和林木资源管护工作;此外,在基于生态林资源安全的前提下,应深化科技服务和监督管理,积极引导林下经济产业链健康稳定发展,进而带动养护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5 总结

“雾霾围城”引起北京市委市政府重新审视城市森林的建设,尤其是平原地区森林的生态服务价值,并于2012年启动了百万亩造林工程建设。针对大兴区现已建有的几万公顷生态林资源,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实现平原造林地由绿到美的转变已成为全区生态林管护工作的重点任务。本文围绕构建怎样的绿色生态空间、如何提高精细化养护管理、如何保障生态林资源安全、如何实现生态林绿色惠民四方面问题进行探索思考,以期为全面提升平原生态林养护管理水平,营建高质量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截至目前,大兴区现有平原生态林2.17万hm2,形成了“一轴、一心、一环、二带”区域绿色空间结构,极大提升了全区绿色空间规模总量、生态承载能力及绿色增长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为后期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推动平原生态林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兴区始终坚持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但仍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要突出重点。做到精细化养护管理,根据民众对平原生态林不同功能需求,大兴区现已营建五种类型示范区;为充分发挥示范区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引进了国内外平原生态林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先进技术,并加强养护技术力量储备,最终形成首都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典范。二是要保障安全。完善平原生态林资源治理体系建设,大兴区探索形成了“区-镇-养护单位”三级监管模式,积极推崇“政府主导+专业的园林公司参与”的养护模式;结合新修订的《大兴区平原生态林养护管理办法》、年初编制的新增林木资源养护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各平原造林斑块的每月养护工作重点以及林木养护技术标准;建立了常态化的巡查检查通报制度,实现全区森林资源无死角全方位监管,保障全区平原生态林资源安全。三是要绿色惠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示范引导林下经济产业链健康稳定发展,带动养护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总之,经过百万亩造林工程建设,大兴区绿色空间结构已初具规模,大大提升了全区绿色空间规模总量与生态质量;为了进一步保障现有的生态林资源安全,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兴区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示范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和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加强了全区养护技术力量储备,完善了生态林资源治理体系建设,深化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上述措施大大提升了全区平原生态林养护管理水平,并为构建高质量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参考。

猜你喜欢

大兴区平原废弃物
那一片平原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江淮平原第一关——古云梯关探秘
刘玮玉艺术作品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水泥回转窑处理废弃物的分析
电子废弃物
平原的草
◉一图
浪起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