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眼表的影响效果
2020-12-19吴强
吴强
漳州华厦眼科医院,福建漳州 363000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导致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并引起患者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负担加重,同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白内障是其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多数患者的双眼能够迅速发病,甚至只需几日便发展至完全浑浊。给予患者应用超声乳化手术,是对白内障患者视功能进行重建的重要措施,但是该治疗措施能够导致患者的眼皮以及泪膜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手术切口不仅能够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影响,且有可能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所以给予患者应用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切口形式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避免在患者糖尿病病程不断延长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全身疾病[1-2]。该次研究将2018 年8 月—2020 年8 月70 例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切口实施超声乳化术对于患者眼表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患者年龄为40~76 岁之间;③核硬度在II~IV 之间;④对该次研究的目的、过程、可能的结果均已知情,且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时排除自身患有免疫性疾病以及既往眼部手术患者。全部研究对象各项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实验组患者35 例,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5 例和20例;最小和最大年龄分别为40、75 岁,平均年龄(60.4±3.0)岁;核硬度为II 级、III 级和IV 级的患者数量分别为11 例、16 例和8 例。
对照组患者35 例,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6 例和19例;最小和最大年龄分别为43、76 岁,平均年龄(60.5±3.4)岁;核硬度为II 级、III 级和IV 级的患者数量分别为10 例、15 例和10 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术前均通过血糖仪监测空腹血糖水平,如空腹血糖>10 mmol/L 需请内分泌科医生会诊,并给予患者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或皮下注射胰岛素,使空腹血糖降至10 mmol/L 以下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角膜切口实施超声乳化术治疗,将切口长度控制在0.3 mm。由具有丰富临床治疗经验的医生,应用超声乳化刀于患者角膜板层位置作一切口,使用刀尖转向晶状体,并进入到前房之中,首先将黏弹剂注入,之后实施连续的环形撕囊操作,进行水分离之后,采用超声乳化的方式,将皮质和晶状体吸除,再使用配套推注器将人工晶状体植入于患者的囊袋中,最后,将黏弹剂吸除。术后给予患者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4 次/d。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术前均通过血糖仪监测空腹血糖水平,如空腹血糖>10 mmol/L 需请内分泌科医生会诊,并给予患者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或皮下注射胰岛素,使空腹血糖降至10 mmol/L 以下后给予实验组患者应用角巩膜切口实施超声乳化术治疗,首先将结膜剪开,于结膜4.0 mm 的位置,使用超声乳化刀进入到板层巩膜之中并进行潜行,直至透明角膜层下,将刀尖的方向进行相应转变,使其能够面对晶状体表面的方向,并进入到前房之中。后续操作则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①眼表疾病指数:使用OSDI 眼表疾病指数量表进行评估,其中包括视功能、眼表症状以及环境触发因素,共3 个维度,评分越高即患者眼表疾病症状越严重。
②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以及角膜染色评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眼表疾病指数对比
术前两组患者眼表疾病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周实验组患者的眼表疾病指数(25.7±4.4)低于对照组(32.1±6.3),术后3 个月实验组患者的眼表疾病指数(25.4±5.7)低于对照组(30.0±6.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眼表疾病指数对比()
2.2 两组患者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以及角膜染色评分对比
术前两组患者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以及角膜染色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个月实验组患者的泪液分泌量(12.0±1.8)mm 多于对照组(8.9±1.7)mm、泪膜破裂时间(11.8±1.7)s 多于对照组(8.5±1.5)s、角膜染色评分(0.8±0.2)分低于对照组(1.6±0.4)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07、8.611、10.583,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以及角膜染色评分对比()
注:为术后1 个月组间对比,*P<0.05
3 讨论
在糖尿病患者群体之中,白内障已经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能够导致患者的视力受到严重影响,一般临床上需要给予患者实施超声乳化术。该治疗方法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也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例如干眼症,即为其中重点之一[3-4]。
干眼症主要发生于患者眼表部位以及泪膜部位,患者发病以后,一般能够出现泪膜不稳定、眼部不适以及视觉干扰等情况,常伴有泪液渗透压改变以及眼表炎症反应等情况。该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属于一种多因素疾病,多项全身性疾病均有可能导致干眼症发生,糖尿病即属于其中的重点疾病之一。与此同时,糖尿病能够导致患者的神经纤维以及微血管受到不利影响,同时强化炎症因子的异常表达,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性的合并性疾病,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5-8]。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因为超声乳化刀属于对白内障进行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所以针对其术式开展的研究数量已经较为可观,但是对于手术切口方面的问题,却仍不具有深入的研究工作。而在事实上,给予患者应用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手术切口的选择为其中的重点之一,主要原因在于,手术切口能够对患者的整个手术过程以及手术效果、术后恢复速度、术后恢复情况等,均产生重要影响。若给予患者应用传统的形式进行治疗,通常选择于角膜切口处开展手术治疗,但是术后患者发生干眼症等多项不同程度眼部综合征的几率相对较高,所以有必要对超声乳化术切口入路方式进行改善,以促使手术治疗能够导致的不良情况发生率得以降低,进而能够提升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康复速度。经过改良,超声乳化术可以于角巩膜切口开始实施手术治疗,以大幅度降低患者角膜受到的不利影响,不仅能够避免患者发生眼内炎症,还能够降低其他各项术后不良反应。同时,患者被切断的神经纤维数量也能够大幅度减少,对于传统的角膜切口来说,角巩膜切口对于患者角膜生物力学能够产生的影响更小,所以实施超声乳化术后。患者眼表受到的破坏更轻、视力恢复更快,干眼症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且术后满意度更高[9]。
给予患者应用超声乳化术进行白内障治疗之后,患者泪膜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手术对于眼表规则性以及表面光滑度的改变,因为患者自身的眼表上皮以及泪膜之间存在的界面张力平衡受到破坏,所以泪膜稳定性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并且,手术切口能够导致患者的角膜感觉神经受到机械性损伤,同时手术创伤易导致患者出现炎症,所以患者术后出现不适的可能性较高,而且患者的年龄以及各项基础疾病也能够对患者出现眼内感染等情况产生一定影响。在给予患者实施白内障治疗的同时,患者的糖尿病病程仍然处于不断延长的过程之中,在此过程中,患者的睑板腺分泌功能将处于持续下降的状态中,但是睑缘基本形态并不会出现大幅度变化,且在睑脂和蛋白质不断分泌的过程中,睑板腺可以促使具有良好稳定性的泪膜形成,也就能够对泪液蒸发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从而更加有效地对眼表健康进行保障。
该次研究显示,术后1 周实验组患者的眼表疾病指数(25.7±4.4)低于对照组(32.1±6.3),术后3 个月实验组患者的眼表疾病指数(25.4±5.7)低于对照组(30.0±6.4),术后1 个月实验组患者的泪液分泌量(12.0±1.8)mm 多于对照组(8.9±1.7)mm、泪膜破裂时间(11.8±1.7)s 多于对照组(8.5±1.5)s、角膜染色评分(0.8±0.2)分低于对照组(1.6±0.4)分(P<0.05)。
综上所述,针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角巩膜切口实施超声乳化术治疗,患者眼表以及泪膜能够受到的不良影响更小,更加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以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