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网络民族舆论价值取向的逻辑及路径
2020-12-19王惠
王 惠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期民族工作所做的重大论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是深化民族团结奋斗、推进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部署,是各民族同心协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目标,是维护国家安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行动纲领。在互联网与人类社会高度融合的时代,国家和地区的和谐既要立足于地区的经济、制度、文化,也需要立足于健康团结、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念、舆论取向与社会心态。我们应当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在网络空间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抵御不良思潮和价值取向。
1 网络民族舆论价值取向的引导诉求及其实现困境
网络民族舆论价值引导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国家治理领域。我国少数民族以其独特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而具有民族关系相对复杂、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宗教传统较为浓厚等特点。随着互联网在国家治理和民族地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显,其在推进各项民族事业进步的同时,也增加了许多不稳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尤其是网络舆情危机,不仅严重威胁到国家主权和意识形态的安全,而且极易扰乱边疆民族地区的正常社会秩序,对该地区政治稳定产生影响。[1]涉及民族问题的网络舆情呈现出复杂性、宗教性和涉外性等特殊属性,通常表现为:一是涉民族问题舆情中“个别利益”和“民族差异”被过分渲染,导致观念态度的多变与分化,助推网络价值取向极化和民族群体间分裂危机。在个别网络舆论事件中,民族地区利益格局变化和利益差别被过分放大,民族特性和差异被过分强调,个别利益被过度追求,个别不满情绪被不当发泄,这种“极端化”“自我化”的网络局部空间价值观取向撕裂和破坏了原有的“社会共识”及“价值基准”。二是极端宗教思想的网络蔓延,造成“民族分离主义”势力有所抬头。许多少数民族群体因生活在边疆地区,受经济和教育资源制约导致群众文化层次普遍不高,并有信仰宗教的文化传统。境内部分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分裂主义利用网络媒体散布极端宗教思想和分裂言论,蛊惑民众,歪曲历史,企图挑起民族群体之间对立,破坏民族团结,鼓吹民族分裂。同时,境外敌对势力的“西化”和“分化”思想和舆论也通过网络媒体渗透,侵蚀民众,助长民族地区“分离主义”泛起,严重影响国家凝聚力和社会稳定。三是矮化国家和民族形象言论在网络上大行其道,冲击中华民族自信和国家认同。中国社会在快速转型和逐渐开放的进程中受到来自网络外来文化和西方思潮等价值观念影响,出现了对主流价值体系、中华优秀道德传统和社会主义文化认同的否定,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怀疑和对国家国民形象的“自损”“自黑”“自嘲”等倾向和现象。这种心态反映出部分网民对民族文化和国家实力的不自信,实质上体现了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妄下结论的判断取向和有害思维。这种损害民族尊严和国家声誉的网络价值取向,不但污染舆论生态,扭曲民众心态,还严重冲击了我国少数民族群体的爱国情感、民族精神和国家认同。
如今,这种涉民族问题网络舆情对地区政治稳定和安全具有潜在威胁的特殊性和敏感性,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深度应用而呈现出新特征新态势,遭遇新问题新困境。一是互联网媒介普遍使用助推民族群体成员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结构的多元与分化。网络空间及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特性给形成正确网络民族舆论价值取向带来挑战,特别是网络空间的海量存储和去中心化、价值观念传播的隐匿性和匿名性、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扩散性以及内容传播低门槛和自媒性,都给网络民族舆论价值取向的监督和引导增加了技术上的难度。二是随着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的深度融合以及网络平台对现实生活中舆论舆情的汇聚集合,使网络民族舆论价值引导问题进一步成为国家整体的意识形态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密切相关的重大议题。网络民族舆论价值取向引导问题不仅关涉到培育风清气正、健康向上的网络空间,对国家政治文化、国际声誉和意识形态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甚至关涉和影响着整个国家和民族主权发展和历史命运。三是技术带来的网络空间延伸和拓展,使价值观念生成的网络空间存在“异质空间”和“无限边界”。网络的开放性和无边界给人类先进思想相互交流学习、优秀文化互动互鉴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新的全球化开放虚拟文化系统一旦生成,就会迅速成为意识形态斗争、多元价值观博弈的新战场。特别是中国涉及少数民族群体和民族地区的问题,成为西方媒体和部分“分化势力”尤为关注的议题,他们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垄断地位对这些问题“选择性”报道和“片面性”解读,将带有“偏见”和“误解”的价值观念和固化思维“灌输于”中国网络民众,“把蛮横的‘文化霸权’和落后的‘冷战思维’冒充为当代人类的价值共识,为其进行‘价值观渗透’提供道义伪装”[2]。这些“西化”价值取向输入和意识形态渗透,使得民族网络舆情中存在明显的西式价值观入侵和外媒强势话语特征以及不稳定、不安全、不和谐网络舆论态势,加剧了各民族群体间价值共识的分化和国家主导价值的旁落。十九大报告指出,既要重视传统国家安全,又要重视非传统国家安全。进入信息时代以来,对国家主权的威胁不仅来自于传统的军事、政治、外交冲突,也来自互联网的舆情、话语、观念、价值的博弈。民族网络舆情价值取向的敏感性、复杂性使其的引导和治理逐渐成为国家主权安全维护的新要求和新内涵,亟待有力的引导逻辑和建设性路径的出台。
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网络舆情价值取向的可行逻辑
维护正确的网络民族舆论价值取向、重视民族地区民众网络舆情引导、培养民众健康的民族观念和团结的社会心态,至为重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既对深化新时期民族团结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又为网络时代指明了基本路径与行动纲领。在信息全球化、舆论多极化和价值多样化的信息社会,促进培育共同体意识和形成共识机制迫在眉睫。这一目标的达成必然依赖于互联网内部要形成“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社会大家庭。基于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所蕴含共同的利益机制、价值共识、理想追求和文明方向为维护网络民族舆论正确价值取向提供了多重维度和引导逻辑。
第一,用共同利益促进网络民族舆论整体性价值取向,构建命运共同体。“共同利益”意味着建立起利益关系上共有、共建、共享,构建荣辱与共、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体现出各民族共同的利益诉求和现实需要,反映出各族人民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期待与意愿,充分表明了中国全面推进民族交流融合与共促发展的决心。由于中国社会转型和深化改革正进入深水区,部分涉及民族地区和群体利益的格局正发生变动和调整,加之社交网络及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出现,将这些原本分散、个别的利益取向聚合起来,更凸显了用共同利益引导网络民族舆论价值取向的现实意义。共同利益引导逻辑首先建立在找到命运共同体利与义的支点,倡导形成各民族共同利益高于个别利益的价值观念和责任伦理。利用网络传播特性构筑起民族整体利益认知系统,传播包容各民族文化、平等理性的价值取向,打破利益短视和狭隘地方主义,将各民族利益融入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之中,构建利益型命运共同体。其次,要优化关涉民族群体民生议题,转变网络“抱怨”“发泄”“自黑”的话语风格,运用构建总体公平、均衡的民族关系价值框架,扩大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同胞的利益共同点。近年来在民族关系问题走过的一些曲折与不平,只有真正将改革发展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的基本需求和发展需要,并善用网络媒介让各族人民切实感受到民生工程建设带来的福祉和实惠,才能促进各民族群众建立起国家整体利益与民族局部利益正向关系的理性逻辑,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与牢铸。
第二,以价值共识减少网络民族舆论冲突性价值取向,构建价值共同体。网络涉民族舆论中存在冲突性话语和多种游离核心价值观之外价值取向,其中暗含着诸多行为失范与社会失序的风险性和潜在性,这就使得网络价值共识系统的重建和秩序治理尤为重要。客观地说,网络上价值分化和价值冲突不可避免,作为个体的人有追求个性、自我利益的需要,但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也有着追求和谐、统一的基本需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3]首先,我国应从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出发,借助互联网社交属性,帮助各民族民众形成对社会基本价值准则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明晰所遵从的行为准则和社会共识,以形成价值观念的“最大公约数”。其次,价值共识也表现为对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达成的一致看法。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观念的差别不会消失,只要不违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应该对其他民族特殊价值观念予以尊重和理解,并将其纳入同一价值体系中。只有在网络环境中形成正确看待民族问题的价值共识和价值准则,才能化解民族舆情价值取向的错位、分裂和危机。最后,在建立和明确民族问题的价值共识过程中,需要看到抵御外来文化和普世价值的冲击和干扰的必要,建立起对社会主义属性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规定着文化的性质与方向,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与内核,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居于核心地位。”[4]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帮助民众明确区分“我”和“他者”思想文化和价值取向上的根本区别,避免受到西方价值体系渗透而否定本民族的精神价值,失去自我。
第三,用共同理想促成网络民族舆论空间的美好期待,形成政治共同体。在包含民族因素并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网络舆情事件中,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物质利益分配不均、多元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的差异往往成为舆情关注的焦点,并存在蓄意夸大和渲染取向而引起舆论漩涡,增加民族间群体冲突和民族矛盾等不稳定因素。对此,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所具有的根本性和包容性为各族人民提供扎根民族发展实际的奋斗目标和时代追求,使多元差异、冲突对立的认识和意见在最根本的理想追求上形成合力,形成超越单一民族利益的期待机制,逐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伟大民族复兴背景下促进网络民众发现和确认对自身和社会的“美好愿景”,并完成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对接和融合。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所具有的方向性和原则性,成为正确引导民族网络舆情价值取向的基石。共同理想促使民族舆情价值取向在最大限度形成思想共识的同时,也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警惕和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警惕和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旗帜鲜明地反对有害的社会思潮和错误的政治立场。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华民族基于共同历史和社会实践形成的基本范畴,具有为各民族人民广泛认同和接受的特征属性,拥有坚固的历史实践和民族共同心理基础,通过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伟大成就的肯定和对美好未来的信心,实现对民族舆情价值取向的维护和引领。
第四,用共同文明促进民族自信,营造文化共同体。中国正逐步走向世界的舞台中央,向世界各国展示大国文明的影响力、引领力和吸引力。然而,作为沟通中华民族与世界的信息桥梁,网络却充斥着各种自我矮化、消极贬损的心态和言论,许多具有民族特性的中华文化被嘲讽,而西式文化被歌颂赞美。这种现象背后实则反映出中华民族文化在部分国人心目中地位的黯淡和跌落。殊不知关乎中国精神弘扬、民心凝聚、民族团结的国家形象和民族自信,正是在这种自我矮化、自我丑化的网络舆论和错位的价值取向中被消解,与国家和民族荣辱与共、同舟共济的文化共同体意识也被削弱,对国家利益、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十分不利的网络民族舆论,造成民族社会成员情感上的失落和无所适从。因此,提升中华民族共同文明在网络舆论舆情中的地位,建立起各民族人民对共同文明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是时代赋予的重大课题。共同文明是营造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基础,它包含着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浴血拼搏的革命传统以及与各民族休戚相关的奋斗历程,寄托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的情感和认同,是各民族文化融合共处、求同存异、共同努力的结果。一方面,我们要通过网络传播途径加强民众对中华民族共有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把握中华民族共有文明的来龙去脉,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华民族共有文明新境界,与世界其他文明形成交流对话,深刻认识自身文明的独特性并更好展示中华民族文明的价值,重建中华文明在网络环境中影响力与地位。通过中华民族文明共同体的构建,使民众从网络民族舆论中感受各族人民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充分的底气和自信。另一方面,善于从不同民族文化中沉淀和凝结中华民族共同文明成果。中华文明正是因其多样性而博大精深,因各民族文化的交汇交融而丰富多彩。许多少数民族文化中蕴含着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文化资源,应及时提炼转化为中华民族的共享文明。同时,民族之间的一些差别和不同可以通过共同体的建立,形成一套明确一致的价值共识和行为规范,让广大网民明确自身的义务和责任,减少因民族文化差异而带来的文化摩擦。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应该成为中华民族共同文明的内生力和生长点。
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网络民族舆论价值取向的可行路径
第一,用共有情感解决争端,用互助打通隔阂。网络民族舆论往往牵涉较为错综复杂的原因,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一旦大量涌入网络特定时空,极其容易引发负面网络民族舆论,导致部分民族成员心理失衡和产生对社会的不满等情绪问题。个别个体不满情绪的发泄,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传播与作用下在一定时空中产生“共振”和“放大”效应,加剧了网络舆论价值分化与民族离心。这些潜伏网络之中具有撕裂性的言论和取向归根结底是由错误的、短视的、情绪化的价值观念所致,也只有深入到价值观层面才能予以解决和纠正。可行的方法就是建立民族间成员积极正向的情感交流机制,在强调不同与差异的网络世界里,运用议题设置、框架规范、权威解答等方式,将对民族“差异”的知觉引向对民族“共识”的体验,用“共同利益”“共同理想”“共同期待”“共同命运”帮助民族民众化解分歧情绪、形成同感共情,保持民族群体间差异与共识、多元与核心之间适度的张力。否则,网络中“沉默的螺旋”将会启动,将更多的民众卷入片面、非理性的价值立场当中。另外,网络涉及民族问题极端舆论和负面言行的蔓延,始于有限认知和片面思维,终结于社会基本道德情感和人与人之间的脉脉温情。在网络中推动民族间的互助共扶机制,特别是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舆论事件,要迅速启动起社会互助和帮扶机制,让负面、冲突的价值观在各民族关怀互动中消融、化解。
第二,用共享记忆讲好国家史与民族史,彰显历史价值导向与民族文化意蕴。对于任何个体和民族来说,记忆都是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华历史文明连续统’中,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一场‘宏大的历史叙事’。”[5]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在共同历史经历中共享民族记忆和共同体心理,承担着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网络民族舆论价值取向的社会功能。首先,我们要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对民族记忆的扭曲和损害。“欲亡其国,必先灭其史”,进入历史新阶段,历史虚无主义借助网络空间重新泛起,对网络民族舆论价值取向造成极为负面的影响。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民族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史的诋毁,对各民族共患难共命运奋斗史的抹黑,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地区所取得伟大成就的否认,本质上是对历史所承载民族共享记忆的否认与瓦解,严重地损害了党群关系和各民族共同情感,极大地破坏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维护中华民族共享记忆和历史,旗帜鲜明地反对网络上的各种历史虚无主义和企图破坏民族团结的观点。建立起网络民族舆论审查机制,对以偏概全、以点概面、断章取义式地打扮历史,对随意歪曲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历史的观点和言论进行有力驳斥和取缔。另一方面,民族记忆具有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形式,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和多媒介形态,立体、全面、形象地呈现正确的国家史和民族史。国家史与民族史的表达和传播,承载着丰富的民族精神与社会共识,蕴含着深层次的思想凝聚和价值导向的社会功能,只有推进正确的国家史与民族史的网络化与大众化,才能铸牢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基。
第三,用身份认同重塑网络中国家形象与文化自信,提升民族共同体自信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就是认同问题[6],国家形象、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心的构建必然包含着每个公民对自身的身份、民族、文化和历史的认同。尼尔森·富特最早提出现代意义上身份认同概念,并指出“身份可以规定关系和行为”[7]38,不同的身份认同直接影响人们拥有不同的社会观念、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网络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多样化和全球化,尤其是带有偏见和误导的信息言论,容易导致民族群体的身份认同危机,急需推进网络空间中各民族群体确证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身份的机制路径。首先,要正面宣传和表述国家形象和民族文化,运用数字化技术呈现和传递共同的国家身份与民族身份理念,展示国家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的奋斗历程与伟大成就,让各族人民对自己的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充满信心和美好期待。其次,大力推进各民族民众参与提升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网络文化实践活动,对网民群众的民族身份和国家身份进行启发和组织动员。重塑网络国家形象和文化自信只能依靠网络民众对民族精神的坚守和对国家形象维护,从一言一行做起。将倡导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言行纳入网络强国战略,为网络民众提供展现中国国情并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先进性的价值理念的网络文化产品,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和大众心理促进民众话语传播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价值取向。最后,用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和强化网络民族群众对国家意识和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由于民族文化、习俗的特殊性,部分民族群众存在对自己民族身份认同高于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的倾向。因此,强化各民族共同的国家身份和中华民族身份尤为重要。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民族共同身份认同提供可靠的民族情感和国民心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和中华民族复兴做过高度评价和深刻阐释:“中国梦汇聚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大公约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8]。基于此,我们要利用网络媒体大力宣传和倡导中国梦与中国精神,形成共同社会理想和共同目标引领的舆论氛围,帮助民族群众更加认同自己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家庭成员,投身于把祖国建设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
综上所述,网络民族舆论价值取向引导是牵涉多种以互联网传播为特征、以价值取向引导为主线的非传统国家安全维护问题,它们与传统安全问题彼此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有效推动形成正确网络民族舆论价值取向的网络文明建设和民族团结教育提供可行的逻辑路径。因此,我们要重视推进网络环境民族问题舆论价值取向的治理和引领工程,打造与现实社会同样重要的网络民族团结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空间,在网络世界中建立起孕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