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台县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020-12-19王占海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23期
关键词:高台县水肥技术推广

王占海

(甘肃省高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高台734300)

高台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黑河干流中游下段,地处干旱绿洲区,辖9镇、136个行政村,总人口15.8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0.09万人,现有耕地3.97万hm2,林地3.77万hm2,天然草地20.75万hm2,宜农宜林荒地6.27万hm2。年均降雨量70~124 mm,蒸发量1 240 mm,是全国80个国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县之一,水资源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因此,大力发展水肥一体化,促进水肥高效利用势在必行。

1 基本情况

近年来,高台县农业、水务、农发、国土等部门结合项目的实施,通过加强宣传培训、打造示范基地、给予资金补助等方式,积极推广应用以滴管为主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2019年,全县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达到0.64万hm2。主要应用在蔬菜、玉米等作物。实施主体以家庭农场、种植大户、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为主。

2 主要做法及成效

2.1 强化科技培训,提升种植户科技意识

结合“科技三下乡”“快乐老乡”等活动的开展,深入镇、村广泛宣传水肥一体化技术增产增效、节约资源的效果及典型经验,切实提高种植户的思想认识,营造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共同支持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打下基础。近年来,共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相关培训260多场(次),培训农民1.1万人(次)。

2.2 开展试验示范,加大技术应用面积

加强与水务、农业综合开发、国土等有关部门联合,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节水等项目的实施,建立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基地。采取对滴管带、水溶肥等以奖代补、以旧换新的相关措施,积极引导节水农业相关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等积极参与水肥一体化示范推广工作,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2.3 创新运行机制,实现水肥一体自动控制

将农业物联网应用与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有效结合,加强院(校)地合作,与甘肃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联合在新绿达戈壁农业示范园、康翠蔬菜专业合作社建立水肥一体化基地2个,开展自动水肥一体化、不同作物水肥精准化管理技术研究等试验示范,为全县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奠定技术基础。

2.4 严格技术规范,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根据水溶肥养分含量和不同作物在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高台县制定了制种玉米、辣椒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施肥技术规范。经测算,辣椒等蔬菜作物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平均增产1 800 kg/hm2,增产率5%;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平均节水3 600m3/hm2,节水率44.44%,折合资金约2 880元/hm2;平均节肥153.6 kg/hm2,折合资金约537.6元/hm2,节工45个/hm2以上,节工成本3 600元/hm2,平均节本增效9 177.6元/hm2。制种玉米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平均增产量457.5 kg/hm2,增产率4.42%,增收1 372.5元/hm2;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平均节水2 400 m3/hm2,节水率30.76%(大水漫灌需水7 800 m3/hm2),平均节约水费2 760元/hm2;平均节肥165 kg/hm2,平均节约肥料费用577.5元/hm2,节工45个/hm2以上,节约用工成本3 600元/hm2;平均节本增效8 310元/hm2。

3 存在的问题

从高台县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3.1 受传统灌水理念束缚,农民认识亟须改变

由于传统的灌水理念和农户的保守性束缚,一些村社干部和群众对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了解,认识程度不够,观念不能及时转变,认为滴灌速度较传统大水漫灌方式慢,灌水量较漫灌小得多,加之前些年推广温室滴灌和大田滴灌,技术不配套、运行不畅,最后流于形式,容易让农民造成误解,对农业新技术应用风险度的高估,应用积极性不高,间接影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

3.2 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农户小农意识强

尽管从长远看,水肥一体化技术优于传统灌溉技术,但相对于广大农户来说,要组织起来统一采用滴灌有一定难度。农户对于自己的支付能力而言,前期购买滴灌设备的投资成本过大,比传统的灌溉方式高出几倍。增收、节支费用和投资费用相比,农户既得利益不是太明显。政府不投资,农户不愿意接受,这是制约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的一个因素。

3.3 设备不配套,质量不过关

由于目前设备采购多样化,质量参差不齐,企业安装设计不够规范,造成施肥器、水泵类型、过滤器、输水管网等设备不配套、不匹配,影响了使用效果和设备的使用年限。目前滴灌专用肥价格较高,品种偏少,针对性差,农民使用积极性不高。

3.4 技术要求高,培训服务不到位

水肥一体化对农民来说是一项新技术,涉及田间工程设计,设备选择、购买、安装、使用、维护及肥料选择等一系列问题,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许多农户了解不多,担心无法掌握和正确使用,影响了农民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积极性。

4 建议

4.1 开展市场专项整顿,推动设备正常运行

对已安装水肥一体化设备的示范点进行全面检查梳理,对水肥一体化设备运转正常,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的生产安装企业,在以后的政府招标采购活动中给予一定支持,并总结成功经验;对水肥一体化设备存在问题或不能正常运行的设备,要求生产、安装企业进行整改,对不能按时间要求、质量要求进行整改的生产、安装企业纳入政府采购黑名单,3~5年内禁止参与任何形式的政府招标采购活动。同时,相关部门要制定更加严格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参数,提高水肥一体化技术准入门槛,实地考察一批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具有独立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全程参与到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工作中。

4.2 强化财政资金支持,扩大推广使用面积

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减少农户负担,如水肥一体化设施由财政支持70%,农户承担30%。在财政资金的推动下,积极整合其他财政涉农资金,并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采用项目带动、示范推进等措施,重点抓好示范区、示范片、示范点建设,树立典型,总结经验,有效调动农民发展水肥一体化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

4.3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建立一批专业队伍

立足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的实际,结合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的需要,创新培训方式,优化培训结构,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的素质,大力培育多种成分、多种形式的专业技术服务组织,形成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技术服务骨干队伍,基本上能满足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的需求。另外,在专业技术人员中选择培训对象时应优先选择素质较高的骨干人员,在农民中选择培训对象时应优先选择年龄较轻、学习新技术较快、有产业、能够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骨干人员。

猜你喜欢

高台县水肥技术推广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快乐教育 寓教于乐 健康成长——高台县第一幼儿园幼儿快乐活动侧记
立足底线求突破 交人民满意的答卷——高台县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让童年在游戏中精彩绽放——高台县南苑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侧记
践行幸福教育理念 成就乡村少年梦想——高台县新坝镇中心小学
“水肥一体化”这么厉害!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对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