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迪士尼为什么讲不好《花木兰》的故事

2020-12-19

时代邮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花木兰迪士尼好莱坞

《花木兰》在中国公映后低到4.8分的评分,让不少对这部电影有所期待的观众感到意外 意识到它可能不会被拍好,但没想到会被拍得这么差。公映前发布的中国版正式海报,被评价为洋溢着上世纪古装电视剧海报的粗陋气质,也算是“剧透”,提醒观众谨慎进影院。

《花木兰》的失败,主要是编剧的不用心,哪怕用已经成为套路的好莱坞故事模板作为“卡尺”去衡量,《花木兰》在编剧层面的草率,也难以为它博得一个勉强及格的分数。

河北花木兰住上了福建客家围楼,她不仅变成了南方人,还从北朝穿越到了唐末宋初——这样的BUG,其实不必在意,跨文化的改编,这是避免不了的事情。对于好莱坞翻拍中国经典,观众更在意的,除了想要感受到更为震撼的视听效果外,恐怕还是希望看到好莱坞视角下的中国故事,会焕发怎样的新魅力。

《花木兰》中的雪山、沙漠,拍出来还是很动人的,其中战争场景的刻画,也有些史诗感,为影片赋予的暗黑风格,也不违和,如果能匹配一个自圆其说的故事,这部电影会比现在更为卖座。之所以没能讲好故事,迪士尼犯了几个错误。

第一,不该用公主套路来包装花木兰。迪士尼确实以盛产公主故事闻名,旗下有包括白雪、仙蒂、安娜、艾莎等15位公主,将花木兰纳入迪士尼世界的“公主休息室”,有着商业上的计划与考量,但与迪士尼几乎所有公主都出身皇室不同,花木兰是正儿八经的草根,不是说草根就不能成长为公主,但要有一个能说服观众的过程,况且,在中国观众心目中,花木兰是民间英雄的代表,任何对于她的公主化塑造手段——哪怕用得很含蓄,都会激发观众的本能排斥。

第二,不该捡起忠孝表达的“裹脚布”。“忠、勇、真、孝”是刻在花木兰剑上的四个字,对于勇与真的表达,《花木兰》做得比较好,无论从古代还是现代的视角去打量,都令人信服。但影片对皇帝和父亲形象的塑造,简单又粗糙,皇帝像个傻瓜,父亲则像个“暴君”,花木兰在故事里尽是委屈流泪,没能获得来自父辈真正的关爱与温暖,这显然会让观众感到别扭。《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受欢迎,在于传递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价值观与现代年轻人的心理是吻合的,而《花木兰》把早已被摒弃的价值观——“愚忠”与“愚孝”当宝贝一样捧起来,使得整部影片的价值观显得迂腐。

第三,对女性成长以及女权主义的表达太过生硬。巩俐饰演的仙娘是个神通广大的巫女,但为了能有立足之地,却甘愿被大反派驱使,最后又莫名其妙地替花木兰挡箭,为了正义而死,且不说仙娘的行为动机巨变缺乏转折与交代,编剧强行加在这个角色身上的女性生存之道,非常狭隘,甚至于是种偏见。《花木兰》中有数场仙娘与花木兰对于女性生存的台词对白,这几个场景简直是电影的“灾难”,更为直接地毁掉了这个故事。

花木兰替父从军,这个故事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最大的看点是女性出征,是超越性别的英雄成长史,拍成电影,除了对混迹于男性兵营的女兵进行一点儿喜剧化的刻画之外,重点应放在花木兰是如何由一名士兵变成一名将领的,她在战斗时如何使用自己的武功与智慧,她在杀敌时怀有怎样的家国情怀,表现好这些,影片会很精彩,而之所以迪士尼的真人版《花木兰》失败,就在于最该拍的内容它反而忽略了。这为以后好莱坞翻拍中国故事提供了一个失败案例。

猜你喜欢

花木兰迪士尼好莱坞
花木兰
华特·迪士尼——制造快乐的梦想家
花木兰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安阳有个“花木兰”
迪士尼与Netflix如何相杀?
迪士尼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