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险实务》课程深度融合思政元素的思考与探索

2020-12-18林芳潘剑勇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36期
关键词:深度融合课程思政

林芳 潘剑勇

摘 要:以课程思政为指导,寻找和挖掘《保险实务》与思政元素的融合点,将思政教育触点润物细无声地深度融合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同频共振,并通过多方并举,达到课程思政的最佳效果和价值引领,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三全育人。

关键词:《保险实务》;深度融合;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6.059

1 课程思政内涵与价值引领

中央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何种的人才,用何方式培养人才,为誰培养人才,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紧要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农业教育工作的重要理论,以及2019年引发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专家代表、学生热议的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核心要义,就是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思政理论潜移默化地深度融合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在“细无声”中实现三全育人。

1.1 以德育人,重视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作用

《保险实务》课程的教学团队在教学改革探索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职责所在,课程内容德育先行,注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作用,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

1.2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贯穿课程教学中,实现思政与专业知识同频共振

一部分学生今后可能从事保险代理工作,就必须在教学中灌输《保险法》对于保险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不得触碰法律法规的红线。同时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角色模拟,以仿真职场岗位环境,组织学生分别承担不同的岗位职责,以便学生理解职业操守的深刻涵义,努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3 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提升规避风险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放在了突出显要的位置。针对保险行业高风险的特性, 课堂上应添加引发重大灾难和损失的风险实例, 引导学生着重从金融系统、保险业发展进程、金融创新等角度关注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各类型金融风险, 并了解因风险防范不足或防范不当,而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 从而树立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有效提升规避风险的能力。

1.4 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营造职业荣誉感

在专业前提下,敬业、精益、专注、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精髓所在。伴随着“工匠精神”的灌输,让学生对待自己未来坚守的岗位充满敬畏之情。在教学设计中选取保险公司、保险从业人员负责任,有担当,积极进取的正面形象的案例,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保险行业,锻造工匠精神,凝聚保险文化自信。

2 寻找和挖掘《保险实务》与思政元素的融合点,实现协同效应

认真梳理课程体系,修改《保险实务》课程标准,寻找专业知识、职业能力、价值引领三者契合点,整合教学内容,重新编排模块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专业知识传授到职业能力培养再到价值引领形成相互映射。以下是《保险实务》部分模块隐入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

3 深度融合思政元素的《保险实务》课程教学案例

以《保险实务》课程《风险与保险》这一章节为例。通过以下做法,将思政教育触点润物细无声地根植于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同频共振。

在课前,将2020年初的“黑天鹅”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时文资料和视频材料通过超星学习通推送至学生端。

在面对面课堂的教学阶段,教师详细讲解风险“客观性、普遍性、不确定性、变异性……”等特性,通过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学生能够明白风险的客观存在性。接着引入课前预习案例进行充分讨论,学生能够明确“黑天鹅”“灰犀牛”的概念和差异,阐述各自观点:有结合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表达风险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有谈到无症状感染、轻症,轻症恶化转重症等情况,意识到风险的不确定性;有同学谈到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力所能及地无私驰援世界各国,完全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有同学高度称赞我国政府措施得当,3个月有效控制了疫情,展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部分同学认真研读时文并关注国家疫情期间的政策调整,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不漏一人,体现了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生命看得高于一切,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原则。

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学生面对突发事件,面对危机,面对风险的深层次思考。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出的“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重要观点,有针对性地阐述保险内涵、职能与作用,大家通过积极思考和充分的讨论得出从金融角度看保险是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有效途径。

课后,积极拓展延伸课堂和第二课堂,一方面布置学生仔细研读国内外的保险业发展历程,利用学习通提交学习报告,另一方面实行 “请进来,走出去”措施,邀请保险从业讲师介绍保险的业态,组织学生到保险公司参观访谈。明白保险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状况。理解保险行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职业荣誉感。能够深切感知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为伟大的祖国而自豪,从而坚定“四个自信”。

4 《保险实务》课程思政效果反思

“把盐溶进汤里”,将显性的思政教育与“润物细无声”的隐形课程思政紧密结合起来。对教学团队的知识水平要求提高了,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要求严格了。因此要多方并举,才能达到课程思政的最佳效果。

4.1 提高专业课教师思政素质

专业课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敏感性。学校要加大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育与培训力度,鼓励专业课教师申报课程思政专项课题,组织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研修、访学,安排专业课教师到行政企业事业单位挂职和实践锻炼,开展课程思政专业研讨交流,示范课听课等活动。

4.2 组建一支卓越的课程思政讲师团队

努力打造一支由专业课教师、企业专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同组成的优秀课程思政教师团队,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将专业优势、行业企业优势和思想政治教育优势进行互补,协同提升教育教学综合素质和成效。

4.3 锻造一门激发课堂活力的课程

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将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会热点导入专业课程,精挑细选,将固定材料与即兴材料结合,书本的案例与社会的时事同研,专业知识不再生涩难懂,时效性与趣味性并重,思政内容不再枯燥乏味,通过文字案例教学

、视频图片动画、模拟法庭辩论、专家现身说法等多种教学手段运用,将课程与思政无缝对接、巧妙融合,从而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使得课堂充满活力,打造精品课程,着力提高育人质量。

4.4 《保险實务》课程思政融入到校企合作

借课程思政契机,与已是学校教学实践基地的保险公司深化校企战略合作,实现“请进来,走出去”的课程思政建设创新思路,形成同频共振,同向而行的产教协同育人机制。引入保险行业培训师资为金融、投资等专业学生提供讲解前沿的实践新知。主讲教师对接保险公司,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指导实习学生课程实践,提升学生职业核心竞争能力。

4.5 思政内涵与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多元融合,拓展育人渠道

不仅重视思政内涵与保险专业知识的相互交融,同时也重视思政元素与职业能力要求耦合,形成协同叠加效应。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和创新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树立学生职业道德观念。不仅在“第一课堂”全过程育人,而且要积极拓展“第二课堂”渠道,呈现全员、全方位育人局面。

《保险实务》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突出“立德树人”导向,精炼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范式,使专业课程上出“思政味”。同时,注重课堂形式的多样性,提高话语沟通的有效性,尽可能避免附加或贴上苛刻的说教标签,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大大降低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总而言之,就是在专业核心课的“汤”里加些有画龙点精之功效的“盐”,让“汤”回味无穷。因此,课程思政的举措是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职业操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婕娜.高职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入课堂”的思考与探索[J].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7(01):33-35+50.

[2]饶妙,邓建平.融入思政隐性教育的商务英语课程设计[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3(04):132-135.

[3]柯翌娜.课程思政视角下保险学课程改革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41(S2):107-108.

[4]马君.高职金融专业《保险学原理及实务》课程思政教育的设计与实践[J].时代经贸,2019,(20):93-94.

猜你喜欢

深度融合课程思政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