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音乐启蒙中多元化节奏的灵活运用
2020-12-18周倩
【摘要】音乐是一种美育教育,通过音乐,幼儿能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節奏是幼儿接触和学习音乐最重要、最方便的方式,是幼儿最先接触音乐重中之重的环节。趣味性是音乐活动中必须要设计的环节,游戏化的音乐活动对幼儿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更具参与性和有效性。因此,将节奏在音乐活动中设计得好玩儿、多变、方式多样就显得尤为重要。多元化的节奏音乐游戏活动,带给幼儿多方面的音乐体验,促使幼儿更好地在音乐活动玩音乐、感受音乐、学习音乐并且掌握音乐。
【关键词】音乐启蒙;多元化;节奏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0-0181-03
【本文著录格式】周倩.浅析幼儿音乐启蒙中多元化节奏的灵活运用[J].北方音乐,2020,10(20):181-183.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同样也是一种世界语言。音乐来源于生活,是我们社会生活以及社会审美生活的主观反映。优美的音乐促进人身心健康发展,音乐是音响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也是表演的艺术。
音乐是人所特有的艺术,音乐和语言同样也是人类发展和存在的基础,对于幼儿也是如此。通过音乐启蒙,幼儿能充分自省,能透视他人,透视人生。更为重要的是,借助音乐本身,幼儿能更好的开发并延续他们十分宝贵的想象力以及无拘无束的创造力。对于多大的幼儿开始启蒙音乐才是最佳时机的讨论也是现在很热门的话题。
一、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音乐是美育教育,通过音乐,幼儿能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这里的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与《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艺术理论的内容相契合。接触音乐,能让我们将美由内而外自然地散发出来。音乐中包含了很多音乐元素,其中,节奏是幼儿接触和学习音乐最重要、最方便的方式,也是幼儿最先接触音乐重中之重的环节。著名匈牙利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先生把节奏作为音乐教育的其中一个元素寻求一种途径,解决在音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节奏是音乐要素的核心,是达尔克罗兹教学中的一个核心内容。节奏是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方法最先要解决的音乐教育问题。节奏作为音乐教育核心,不仅是指音乐中的基本元素,同时也是人类生命的运动规律。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先生也将节奏内容纳入他所创办的均特学校的教学大纲的四大内容之一。
二、多元化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中的必要性
在音乐活动中,幼儿身心自始至终都处在愉快状态中,这不仅使孩子天生好动性在音乐游戏中得到满足,获得快乐,更重要的是音乐艺术本身的那种愉悦性和感染性在发挥作用。因此,游戏化的幼儿音乐启蒙活动是培养幼儿音乐能力的最佳参与方式。这里,多元化的节奏也是指游戏化的节奏。
趣味性是音乐活动中必须要设计的环节,游戏化的音乐活动对幼儿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更具参与性和有效性。因此,将节奏在音乐活动中设计得好玩儿、多变、方式多样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中多元化的运用
(一)语言(字词与童谣)
语言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事情,是适合开端教育的内容。幼儿音乐启蒙,从孩子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和环境入手进行教学,接近自然,更容易让孩子所接受。在节奏的学习中,最初的训练是语言的学习。节奏是音乐要素的核心,人可以通过语言和动作体验音乐的核心要素。语言中的语调、语气、语词、语句和语速都和节奏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幼儿音乐启蒙中,语言可以通过字词、短句以及儿歌童谣的节奏朗诵的方式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应用。
1.名字游戏
名字本身就是节奏,包含了多种生活常用的节奏型。因此,幼儿音乐启蒙之初,可以从幼儿最熟悉的名字入手进行节奏节拍的教学,分解念名字的节奏,用语言语词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习练习节奏。借鉴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理念,尝试将名字做以下节奏分解(用我的名字周倩举例),案例1:
(1)周 倩(一拍一个字)
ta ta(柯达伊音乐教学念读节奏方式)
(2)周 老 师
ti ti ta
(3)周 倩 老 师
ti ti ti ti
(4)倩 ——(两拍一个字)
tu ——
四种名字念读中包含了四种不同的常用节奏,用柯达伊教学法中念读节奏的方式,能方便区分音的快慢时值,同时也能感受音色的不同变化,ti音色高,ta音色中等,tu音色低。根据教师的引导,在念名字节奏的同时加入稳定节拍的概念,幼儿可以在游戏中感受自己名字的节奏特点并对此概念加以巩固。
2.童谣念唱
经典的童谣,也是幼儿平时生活中息息相关的。每一首童谣中都包含了不同的节奏元素。案例2:
小 老 鼠 上 灯 台
偷 油 吃 下 不 来
喵 喵 喵 猫 来 了
叽里咕噜 叽里咕噜 滚 下 来
在念唱童谣《小老鼠上灯台》的时候,可以加入卡农、轮唱、节奏拍打肢体动作等方式一起配合感受节奏。
(二)声势
声势是通过拍打身体发出不同的声响,再进行一定的节奏组合,来进行音乐的表现。用一种简单而原始的身体动作发出各种有节奏声音的活动,通过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等打击身体发出声响,做出一定的音乐表现,即身体打击乐。声势是幼儿音乐启蒙随时随地就能马上开展节奏音乐活动的有效方式。案例3:
1.《春 晓》(一种声势)
春 眠 不 觉 晓 x x ,
聲势:拍腿
处 处 闻 啼 鸟 x x ,
拍手
夜 来 风 雨 声 x x ,
拍腿
花 落 知 多 少 x x 。
拍手
2.《春 晓》(两种声势搭配)
春 眠 不 觉 晓 x x ,
声势:拍腿 拍手(循环)
处 处 闻 啼 鸟 x x ,
拍手 捻指(循环)
夜 来 风 雨 声 x x ,
拍腿 拍手(循环)
花 落 知 多 少 x x 。
拍手 捻指(循环)
3.《春 晓》(多种声势搭配)
春 眠 不 觉 晓 x x ,
声势:拍腿 拍手 捻指 拍腿 拍手 捻指 拍腿
处 处 闻 啼 鸟 x x ,
拍腿 拍手 捻指 拍腿 拍手 捻指 拍腿
夜 来 风 雨 声 x x ,
拍肩 拍腿 拍肩 拍腿 拍肩 捻指 拍腿
花 落 知 多 少 x x 。
跺脚 拍腿 拍手 拍肩 跺脚 拍手 跺脚
4.《春 晓》(多种声势搭配+节拍)
春 眠 不 觉 晓 x x ,
声势:拍腿 拍手 捻指 拍腿 拍手 捻指 拍腿
节拍:拍腿 拍手(循环8拍)
处 处 闻 啼 鸟 x x ,
拍腿 拍手 捻指 拍腿 拍手 捻指 拍腿
拍腿 拍手(循环8拍)
夜 来 风 雨 声 x x ,
拍肩 拍腿 拍肩 拍腿 拍肩 捻指 拍腿
拍腿 拍手(循环8拍)
花 落 知 多 少 x x 。
跺脚 拍腿 拍手 拍肩 跺脚 拍手 跺脚
拍腿 拍手(循环8拍)
在幼儿音乐启蒙中,同种音乐素材由浅入深可以多种活动设计,在幼儿能够掌握当下技能的同时适当增加声势节奏的难度,为感知音乐的节奏打下牢固的基础。声势的类型非常多,根据幼儿不同年龄、不一样的接受程度,可以编排多种好玩的声势节奏组合,提高活动趣味性。
(三)律动
律动是一种有音乐伴奏的身体运动,这种身体运动不仅是由音乐伴奏产生,而且受到音乐启发,音乐用身体动作来加以解释,从动作体验出音乐要素的存在,身体的动作则更富有乐感,音乐与动作则结合得非常协调。律动的核心是音乐,身体动作符合音乐,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现各种音乐要素,因此,律动能够生动地表现节奏内容。
在幼儿音乐启蒙中,节奏律动通过模仿开始进入,由简到繁,层层递进,当幼儿对音乐中的节奏本体充分熟悉后,可以进入不同层次的难度挑战,激发幼儿的合作、协调、创造等能力。在幼儿音乐启蒙中,音乐活动开展的形式是不固定的,是千变万化的,因此,节奏的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的前提下,提炼音乐的节奏型,根据音乐的段落节奏划分主要动作,再根据这些节奏动作设计相应有特点的动作。
(四)打击乐
在幼儿音乐启蒙中,对于音乐的改革节奏训练以及音准训练是极其重要的。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先生曾说:“我摆脱了动作训练只用干亲的办法,而我追求的确实通过要学生自己奏乐,通过即兴演奏并设计(创造)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学生的主动性。所以,我不想用高度发展了的艺术性乐器来训练,而用一种以节奏性为主,并比较让你学会的原始器乐,和人的机体相近的乐器。”下面还是以《春晓》为例,展示与打击乐有关的节奏活动。案例4:
1.《春 晓》(一句一乐器)
春 眠 不 觉 晓 x x ,
打击乐器:单响筒
处 处 闻 啼 鸟 x x ,
木鱼
夜 来 风 雨 声 x x ,
双响筒
花 落 知 多 少 x x 。
打棒
2.《春 晓》(一句两种乐器)
春 眠 不 觉 晓 x x ,
打击乐器:单响筒 三角铁/串铃
处 处 闻 啼 鸟 x x ,
木魚 三角铁/串铃
夜 来 风 雨 声 x x ,
双响筒 三角铁/串铃
花 落 知 多 少 x x 。
打棒 三角铁/串铃
3.《春 晓》(一句二声部)
春 眠 不 觉 晓 x x ,
打击乐器:单响筒 三角铁/串铃
单面鼓(节拍)
处 处 闻 啼 鸟 x x ,
木鱼 三角铁/串铃
单面鼓
夜 来 风 雨 声 x x ,
双响筒 三角铁/串铃
响指
花 落 知 多 少 x x 。
打棒 三角铁/串铃
响指
4.《春 晓》(四声部配奏)
春 眠 不 觉 晓 x x ,
打击乐器:单响筒 三角鐵/串铃
单面鼓(节拍)
沙锤(两拍一下)
双响筒(ti ti ta固定节奏循环)
处 处 闻 啼 鸟 x x ,
木鱼 三角铁/串铃
单面鼓
沙锤
双响筒(ti ti ta固定节奏循环)
夜 来 风 雨 声 x x ,
双响筒 三角铁/串铃
响指(节拍)
沙锤
双响筒(ti ti ta固定节奏循环)
花 落 知 多 少 x x 。
打棒 三角铁/串铃
响指
沙锤
双响筒(ti ti ta固定节奏循环)
根据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特点分析每一乐句词的意境,设计以上三种不同层次的节奏活动。示范1主要以词的节奏为主,木制类打击乐器与此节奏同步;示范2在词的节奏基础上,每一句最后的休止符特地用散响类乐器突出休止符的特点;示范3二声部的引入,练习节奏与节拍的合奏配合;示范4四声部,加入多种节奏型即兴配合。
四、总结
在美国音乐教育家埃得温·戈登编著的《婴幼儿音乐学习的秘密》一书中说到:“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具备一定的音乐能力。”幼儿能够越早接触音乐,越早在音乐听觉环境中感受音乐,对他们的音乐能力发展更能受用一生。因此,幼儿音乐启蒙在现代的教育中进行开展至关重要,节奏也是即兴环节中的一个决定性内容。多元化的节奏音乐游戏活动,带给幼儿多方面的音乐体验,促使幼儿更好地在音乐活动中玩音乐、感受音乐、学习音乐并且掌握音乐。
参考文献
[1]郭亦勤,王勤.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J].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2]陈蓉.音乐教学法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周倩(1990—),女,布依,贵州贵阳,硕士研究生,教师,讲师,研究方向:幼儿音乐教育,钢琴,即兴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