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路径

2020-12-18

乡村科技 2020年35期
关键词:基层干部村干部监督

赵 晨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河南 郑州450000)

基层干部群体是奋斗在乡村一线的“突击队”,他们的素质高低、能力强弱、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乡村的稳定与发展,更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前提[1]。

1 建设政治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1.1 选好村庄“带头人”

村支部书记是村庄发展的“主心骨”和“领班人”,一位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的村支部书记能直接带动整个村庄的发展。村支部书记的选拔要注意三点:一是政治上靠得住,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二是工作上有本事,要有带领群众奔小康的真本领和实干精神;三是作风上过得硬,能把群众的利益时时放在首位[2]。只要村支书以身作则、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就会用担当带动担当,用作为促进作为。

1.2 重视后备干部的培养

村干部的培养要未雨绸缪,提前布局。一是将“德、能、勤、绩、廉”作为考核指标,从党员干部、致富能人、返乡大学生、复员军人等群体中选任优秀人才到村支部主要岗位上锻炼,让他们通过接任务、扛担子、学方法,加快熟悉村(社区)工作,积累领导经验,缩短成熟周期,确保在村支部主要岗位空缺后有人可用,同时他们能尽快进入“角色”,开展工作。二是尽量坚持“土生土长”原则。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乡规民约”“风俗习惯”“土经验”等在内的地方性文化。相比政策制度,这些“隐性知识”虽不具有合法性,但在地方治理中起着广泛的规范、约束与协调作用。就地选拔村干部,是因为本乡本土的干部更能理解、尊重和利用好这些“地方性文化”,更能被当地群众从心理上认可、接受,更有利于破解和处理村庄的难题,提升基层治理的质量和效果[3]。

1.3 保持干部队伍相对稳定

从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农村各项工作稳定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支稳定的干部队伍。保持村支部书记和干部队伍的稳定,既可以避免村庄工作上“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也有利于积累工作经验,提高村干部的工作水平和领导能力。当然,干部队伍稳定的前提是选好干部,并不排除对软弱涣散村庄的整顿,也不排除及时调换不称职的干部。

1.4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坚持党管干部,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教育,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基层干部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增强基层干部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和责任担当,建设一支信念坚、能力强、作风优、敢作为的执政骨干队伍。同时,基层党组织要发挥示范带领作用,树标杆、做表率,将遵法、守法、执法、护法落到实处[4]。唯此,才能带动全社会树立对治理秩序和法治的尊崇和信仰,使党纪法规发挥好行为规范导向功能。

2 建立“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奖励制度

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激发基层干部干事的动力,破解当前出现的“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难题,必须优化干部考评机制,建立“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制度机制。

2.1 “优者上”:在制度上突破基层干部成长的瓶颈

在待遇方面,不同于国家干部,村干部升迁空间小,届满退休后没有保障。这种情况是困扰基层干部队伍稳定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基层干部成长面临的瓶颈。要想突破这个瓶颈,就要在用人制度上打破身份、界线等阻隔,“不拘一格降人才”。村干部只要表现突出和优秀,被老百姓认可,经过组织部门的推荐和考察,可以通过选拔录用、招聘等形式进入国家干部序列。例如,一些地区开始探索用人制度上的创新。县(区)政府定期选拔一些优秀村干部进入乡镇政府工作,或对一些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村干部委以重任,或让其兼任乡镇政府部门职务,给予其国家干部的身份[5]。这一制度安排突破了基层干部的成长障碍,有利于打通基层干部的培养晋升渠道,但目前这样的措施并没有得到有效推广。解决好基层干部“能上”问题,可避免干部干事没有动力。

2.2 “庸者下”:加强干部考核管理

调研发现,有些村干部只是“象征性”的官,开会到场,吃喝有份,不思进取、浑浑噩噩。这是因为现有考核机制漏洞太多,造成对村干部的监督缺失。第一,乡镇政府监督乏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委干部是由村民直接选举出来的,其罢免需由村民投票来决定,而诸如非党员村干部的一般违纪行为,缺乏有效的组织监管和制度约束,乡镇政府只能依靠说服教育,没有其他有力措施。第二,群众监督力度有限。普通群众日常与干部接触的机会并不多,不易形成对村干部有力的监督。即使群众掌握一些证据,村庄里因血缘、地缘形成盘根错节的关系,有些群众怕得罪人,不愿监督。另外,有些群众害怕被打击报复,不敢监督。第三,村委内部监督流于形式。虽然村委一般由监察委员会负责监督,但是监委会的成员包括村里的会计、出纳,与村干部有着宗亲连带关系,导致监督工作难以有效开展,造成村内监委会形同虚设。

“庸者不下”就是对优者工作积极性的最大打击。要想让“庸者下”,必须建立监督的长效机制。一是完善村干部的请销假制度,进一步健全日志记录、监督考评、责任追究等制度,明确村三委干部每周、每天工作时长及标准,考勤情况与报酬、奖惩挂钩,有效解决基层群众反映的“人难找”“事难办”问题,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二是建立健全以群众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监督问责方式,逐步推进村务决策公开化和民主化进程,系统梳理村级“权力清单”,并向群众公开,让群众知道哪些可以监督、怎样监督。让“碌碌无为”的村干部没有空子可钻,要么改变作风,脚踏实地地为群众做好服务;要么在严格的考核监管面前,该免职的免职,该调整的调整,让惩戒措施“掷地有声”,从而引导干部努力进取、改进不足,变“碌碌无为”为“大有可为”[6]。

2.3 “劣者汰”: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淘汰机制

长期制约干部管理的堵点正是“能上不能下”。以往,对玩忽职守、违法乱纪的干部可以问责,并辅以强有力的惩处措施,但对于“不作为”“混日子”的干部却无相关的制度约束。因此,要想解决“能下”的问题,必须先明确干部“下”的标准,规范“下”的方式,疏通“下”的渠道。探索如何有效提升基层干部“底线”管理水平,来自浙江省地方的经验非常值得思考和借鉴。例如,浙江省金华市出台了《金华市村干部底线管理办法(试行)》,其中共26项底线管理要求,有4种处理方式:警示约谈,责令公开检讨并通报批评,责令辞职,免职或依法罢免。村干部一旦触碰底线,可以启动程序,让劣者离职。

当然“下”和“汰”不是目的,只是激励方式,通过传导压力,让基层干部转变观念,引导基层干部树立“无功是过,平庸是错”的观念,给村干部亮明职能职责,明确规矩制度,倒逼村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肩扛为民服务的重担,心存为民谋幸福的信念,牢记党的纪律规矩,做到执政为民、情系人民,为民谋利,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7]。

3 兼顾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基层干部干事动力不足,与其工资待遇较低有着直接的、密切的联系。仅以郑州市为例,作为河南省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郑州市周边村庄的基层干部年收入不到4万元,其他经济不发达地区待遇更差,很多地区基层干部每月只有2 000元工资。显而易见,相比社会总体收入平均水平,基层干部的整体收入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日常生活质量,甚至人格尊严。

3.1 提高工资待遇

各地区尽可能以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为参照,适度提高村级干部的收入水平,并做好他们的社会保障工作,消除其后顾之忧。当然,在一些地区工资水平很难整体提高的前提下,可以设立绩效奖金,如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的“一述三评”、安徽省青阳县的“三查三述三评”等。这些绩效考核方法虽有待完善,但为推进基层干部“奖惩”制度制定打开了思路,兼顾公平与合理的制度能帮助基层干部厘清“干”与“不干”的界线,更是减少和淘汰“不合格干部”的一剂良药。

3.2 重视精神奖励

大部分基层干部都是土生土长“本地人”,长期在当地生活、工作,其对于自己在父老乡亲心目中的形象、荣誉是很看重的。例如,一些地区推出“十佳村干部”“优秀村支书”等荣誉称号,对于基层干部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精神鼓励,激励作用难以估计。上级政府要利用好五一、七一、年终几个时间节点,推出基层干部的优秀评选活动,引导基层干部发扬成绩、改进不足,忠于职守、担当有为[8]。

3.3 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呈现出群体差异化、多样化以及服务水平攀升等特征。基层干部现有能力与新时代社会对干部的能力需求尚有一定差距。农村工作情况复杂、任务繁重,面对信访、安全、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等复杂问题,基层干部认为“硬招”不能用、“软招”不管用、“新招”不会用,经常担心问题解决不好导致矛盾激化,常有“能力恐慌”之感。因此,在培训安排上,应多向基层干部倾斜,特别是给予偏远地区的基层干部更多外出培训、学习与交流的机会[9]。既帮助基层干部尽快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提高其专业思维和专业素养,同时又是一种鼓舞和奖励的手段。

3.4 关心关爱基层干部

在基层工作生活中,辛苦、艰苦、清苦是基层干部的家常便饭。近年来,基层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已经逐渐改善,当与其他机关相比,基层干部依旧是最艰苦的人。面对这样的情况,上级政府、社会、媒体需要多了解基层干部的情况,多换位思考去理解他们的苦,多体谅、少误会,多关怀、少漠视。上级政府要继续改善基层干部的工作、生活条件,把“向艰苦边远地方倾斜”“向基层一线倾斜”的政策贯彻落实,倾听基层干部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切实解决基层干部遇到的具体问题,把基层干部生活方面的困难放在心上,让基层干部手上有干劲、心中有力量。媒体是传播信息、引导大众的重要媒介,把基层干部真实的工作状态、生活状态客观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媒体责无旁贷。让群众透过客观事件真切感知、深刻理解并重新塑造基层干部的形象,进而提升干部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猜你喜欢

基层干部村干部监督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