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原理与技术》正式出版
2020-12-18
作物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是其有效利用的前提,安全保存需要确保维持种质高生活力和遗传完整性。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种质库圃已经收集保存超过51 万份作物种质资源,此外各省、研究机构、育种单位也保存有大量作物种质资源。然而入库圃保存并不是一劳永逸的,种质库保存的资源会面临因活力下降而丧失的风险,种质圃保存的资源易遭受自然灾害和生境恶化等威胁,也存在丧失的风险。著者历经30 余年潜心研究,提出了基于生活力丧失关键节点(拐点)的种质资源安全保存的理论基础,构建了安全保存技术体系,并系统总结和凝练了种质库、种质圃和离体库种质保存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原理与技术方面的首部专著。
《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原理与技术》主要阐述了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的含义与范畴,系统介绍了种质库、种质圃、离体库等保存方式的种质资源安全保存的原理与技术,主要包括种子、植株、块根、块茎、茎尖、休眠芽、花粉等保存载体的寿命延长机制、活力丧失机制和遗传完整性维持机制,种质入库圃前处理、监测预警和繁殖更新等技术,以及库圃设计与建设的工艺技术要求。
本书是国内外首部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原理与技术方面的专著,可为种质资源保存、研究和设施建设提供指导,也可作为综合型大学、农林师范院校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还可供种质资源学、种子科学、种业等方面的研究人员、教师、学生参考。本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书号182482),定价220 元。如有需要,欢迎联系逯老师:电话:010-82105795,15510 281796;邮箱:274483337@qq.com。
银行汇款:
户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开户行:交通银行北京农科院支行
帐号:110060435018002634046
请备注:购《资源》
邮局汇款:
邮编:100081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 号中国农科院作科所
收款人: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