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尖艺术,纸趣横生
——幼儿园游戏精神引领下纸艺课程的开发

2020-12-18江苏省无锡市东方娃实验幼儿园仲莉芳

亚太教育 2020年23期
关键词:纸艺马蒂斯经验

江苏省无锡市东方娃实验幼儿园 仲莉芳

虞永平教授指出:“课程游戏化最核心的是能让我们的幼儿园课程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的学习特点,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更加贴近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我们以《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所倡导的“尊重幼儿主体性、兴趣和需要的学习”为依据,以儿童的角度去思考课程、预设课程、调整课程;我们追随幼儿兴趣,通过发掘幼儿生活中的经验,为幼儿搭建学习的框架,激发幼儿主动探究,开阔视野,积累经验。

纸艺,指以各种纸张、纸材为主要材料,通过剪、撕、刻、拼、贴等手法制作而成的平面或者立体的艺术品和纸艺作品。在五大领域的课程中,纸艺作为艺术活动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依附于、服务于课程。那么,如何将纸艺作为课程生发的“燃点”,通过游戏精神这根“导火索”,“点燃”生成性课程?笔者从以下几点来阐述我园园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一、基于儿童视角,探寻纸艺课程的生发点

(一)对话艺术大师,寻觅纸艺课程来源

大自然和艺术大师的作品在艺术长河里,不断给人带来创作灵感。通过对艺术大师作品的解读,启发幼儿从颜色、线条、构图的元素中欣赏美、感受美,拉近艺术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我园在园本课程的建构中,以马蒂斯的作品为载体,考虑小、中、大三个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年龄特征,基于儿童视角,挖掘纸艺课程内容。马蒂斯的纸世界是奇妙的、五彩缤纷的。瞧!红色、黄色、蓝色、绿色,色彩在舞蹈。看!方形、圆形、三角形,形状在捉迷藏。孩子们通过对马蒂斯不同时期、不同创作风格作品的欣赏,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画作。

小班的幼儿对不规则的色块拼接的作品《蜗牛》尤为感兴趣,虽然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这是蜗牛,但这种抽象的表现手法让这些色彩的组成具有趣味性、生命力。中班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正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他们通过对拼接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的联想进行思维。《克利奥的舞者》用简单的色彩,撕贴出大胆夸张的造型,突出一位舞者的形态。这样的作品,给幼儿带来了颜色的碰撞、形态的感知。而大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为主,他们对于丰富多彩的色彩拼贴没有认同感,反而对于色彩单一、形态具象的作品更为感兴趣,因此,他们选择了《波利尼西亚的天空》作为欣赏对象。

通过和大师对话,与马蒂斯相遇,鼓励幼儿用自己手中的彩纸,一起捕捉色彩的节奏,记录眼前的世界,记录对色彩的感知。我们引导幼儿在这奇幻的世界里,尽情创作、大胆表现,用颜色、用纸张,用最喜欢的方式展现世界的美好。而通过欣赏马蒂斯的代表作,引导幼儿从中大胆表述。以幼儿在作品中发现的不同元素为主线,生发幼儿感兴趣的课程。

以大班幼儿为例,四个平行班级的幼儿通过对《波利尼西亚的天空》的解读,分别有了不同的兴趣点:大一班的幼儿通过色彩的联想,生发了“海洋”的主题;大二班从图形的认知,生发了“天空”的主题;大三班的幼儿则延续了上一主题“青花瓷”中色块的经验,生发了“青花瓷”的主题;大四班幼儿从对冷色调的感知,生发了“冰雪魔法”的课程。他们用图像、绘画、符号等表征手段记录并呈现对主题的已有认知或主题中的兴趣点、希望获取的知识点。通过幼儿的叙述角度,从“我的所见”“我的所想”“我的感受”“我的问题”等块面来建构主题课程。

(二)亲近大自然,树立纸艺课程意愿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当幼儿在自然中游戏、在自然中学习时是最放松、最欢愉的。这是因为他们有着与大自然之间的天然连接,有着与自然互动的语言和方式。我们借力园所周围的自然资源,鼓励幼儿将对大自然的所感、所知、所想,通过纸艺表现,尝试纸艺探究课程。

根据季节特征带幼儿到自然界中寻找实物装扮活动室、游戏区,使之自然化。正如陶行知所说:“用最少的经费办理最好的教育。”我们周围一草一木都是幼儿教育的活教材。

例如,在秋季的一次散步中,大班幼儿发现落叶飘落下来,掉进玩水区域的水池里,孩子们立刻玩起了“小船”的游戏,从“树叶船”到纸艺区域的纸船,幼儿链接经验,寻求小船不沉的奥秘,从而产生了对船的兴趣。从船的由来到船的种类,再到船的制造,开展了系列关于船的课程。孩子们在水池中,放飞他们的小船,在一次次积累、探索中,不断丰富对纸的吸水性、制作方法、辅助材料、风的借力等因素的经验。

在纸艺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一个无形的推手,为幼儿探索的“小船”助力。追随他们的兴趣和需要,从幼儿已有的实际经验出发,选择与幼儿已有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又在深度和广度上适当拓展的内容,即“已知+未知”,使幼儿有足够的兴趣,在已有经验的支持下,探索新问题的解决方法,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追随孩子的学习热点,及时提供材料,把握孩子的需要,使孩子学得自主、学得快乐,使幼儿获得多元化的发展。

二、追随幼儿需求,纵深推进纸艺课程的实施

(一)关注幼儿兴趣,丰富纸艺课程内容

课程来源于幼儿,服务于幼儿。我们需要追随幼儿的兴趣、需求不断地调整、丰富纸艺课程。但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发现和经验是零散的,教师在关注幼儿的兴趣需求时,需要思考:幼儿在课程中需要获取什么经验?幼儿接下来会做什么?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帮孩子梳理、积累经验和知识来获得整体的内容。敏感地从幼儿兴趣中发现对幼儿发展有意义的、能够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教育目标。

在对马蒂斯的《波利尼西亚的天空》解读中,大一班的孩子通过对马蒂斯作品的解读,从作品的颜色、构图上迁移生活经验,寻觅蓝色海洋中的奥秘。他们对海洋充满了好奇:水母为什么是透明的?电鳗为什么会发电?淡水鱼、“咸”水鱼有什么不同?世界上真的有美人鱼吗?……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对孩子们的兴趣点加以梳理、整合,从海洋动物的名称、生活习性,海洋动物觅食、自卫、攻击、繁衍等方面搭建课程框架,预设纸艺课程的内容。在课程的进行中,我们基于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关注幼儿的关键经验,选择适宜的纸艺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在丰富的材料中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

(二)整合幼儿经验,推动纸艺课程行进

随着课程的行进,孩子们很快进入探索阶段。我们根据孩子们在交流探索海水、淡水过程中的个性化表现,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通过集体活动、区域活动提供回应的策略,并通过实践、游戏的方式整合孩子经验,使孩子形成有关海水的秘密的整体经验。并通过家长的支持,让幼儿的学习经验得到延续、巩固、发展。我们还发现女孩们对人鱼公主很感兴趣,支持区域之间的联动,即美工区、阅读区、表演区共同策划、共同制作道具,辅助《海的女儿》的童话剧演出。同时,小朋友带来的一款投影功能的手电筒引发幼儿对光影的兴趣,为此我们也提供了彩色玻璃纸、纸筒、电筒等辅助材料,支持幼儿开启探究光影成像之旅。通过经验的迁移,幼儿在玩中做、做中玩,不断地发现、总结、提升,从而促进新经验的获得,推进课程的行进。

三、玩转指尖艺术,体悟纸趣横生

教师对主题的预设,源自对幼儿兴趣与需求的关注、研究与发现,是生成基础上的预设,是对主题特点、幼儿发展水平、学习规律等进行理性思考和安排的过程。不仅预设主题实施基本框架,而且预设幼儿学习环境和支持策略,确保主题活动能为幼儿成长提供丰富的经验和价值。同时,教师要重视来自每个幼儿的信息反馈,从中发掘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并做出相应的回应,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多种途径进行自主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幼儿多维度的发展。

在纸艺课程中,我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方式,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感受、探索、表达所思所想,并不断地帮助幼儿梳理、总结,获得多维度的经验。幼儿以纸为载体、趣味为指向,在自由轻松的氛围和环境中参与纸艺课程实施,感受探索纸文化,自由选择工具和材料,表现美好事物,建构主动的学习方式。幼儿有了这些主动行为后的感受、体验,才能内化为经验。我们尊重幼儿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不断地丰富、调整课程内容。幼儿从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进行班级主题内容的再选,以拓展主题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这也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在课程前后进行审议,生成班本化的课程或和园本课程有效整合的课程。

猜你喜欢

纸艺马蒂斯经验
马蒂斯拼贴画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纸艺——鸟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和马蒂斯比赛剪纸
纸艺插花技术
野兽派马蒂斯《天竺葵》临摹
创意映射形形色色的纸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