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县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技术及成效
2020-12-18商水县农业农村局杨前进
商水县农业农村局 杨前进
一、试验示范地点及设置
试验地点设在商水县舒庄乡杜店村村北的国有农场14 分场,面积1.44 hm2。试验地块土壤肥力均匀,交通方便,便于展示和观摩。试验田宽36 m,长400 m,南北走向,试验设3 个小区,分别是:常规防治区、对照区、绿色防控区,从东向西依次排列;常规防治区0.52 hm2(宽13 m,长400 m),对照区0.4 hm2(宽10 m,长400 m),绿色防控区0.52 hm2(宽13 m,长400 m)。
二、试验区管理技术模式
(一)绿色防控区
1.实施秸秆还田。前茬作物玉米成熟后,采用联合收获机械边收获边切碎秸秆(4 cm 左右),使其均匀覆盖地表,采用深耕方式将秸秆翻埋入土中,耕深为23.33~26.67 cm。
2.施用缓释肥。耕地前和播种时分2 次施用湖北省应城市产“黑精灵”缓释复合肥(25-10-5) 40 kg/667 m2,耕地前撒施60%,播种时随耧施入40%。
3.增施有机肥。在耕地前每667 m2施入焦作市宗源生态肥业产生物有机肥100 kg。
4.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小麦播种时间为2019 年10 月27 日,播种量13 kg/667 m2。
5.播种期种子包衣防治地下害虫及生长期蚜虫、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播种前每667 m2用27%噻虫·咯·苯醚40 mL+0.5% 氨基寡糖素50 g,兑水200 mL 拌种13 kg。
6.小麦扬花期每667 m2用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乳剂50 mL+0.3%苦参碱水剂200 mL+0.5%氨基寡糖素100 g,兑水30 kg 喷雾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
7.灌浆期选用生物农药防治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及干热风。小麦灌浆期每667 m2用1.5% 多抗霉素100 mL+0.5% 氨基寡糖素100 g+92% 磷酸二氢钾150 g,兑水30 kg 均匀喷雾防治。
(二)常规防治区
1.实施秸秆还田。前茬作物玉米成熟后,采用联合收获机械边收获边切碎秸秆(4 cm 左右),使其均匀覆盖地表,采用深耕将秸秆翻埋入土中,耕深为20~26.67 cm。
2.施肥。耕地前每667 m2施用新乡产“心连心”牌复合肥(25-10-5) 60 kg。
3.足墒播种。2019 年10 月27 日播种小麦,播种量15 kg/667 m2。
4.播种期种子处理。播种前每667 m2小麦种子使用3%苯醚·甲环唑40 mL+40%甲基异硫磷15 mL,兑水200 mL 拌种。
5.小麦扬花期每667 m2用45% 戊唑·咪鲜胺悬乳剂40 mL+10% 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0 g+多元微肥40 g,兑水20 kg 喷雾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
6.小麦灌浆期每667 m2用15%戊唑醇30 mL+1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0 g+多元素微肥50 g,兑水20 kg均匀喷雾防治小麦生长中后期病虫害。
(三)对照区
1.实施秸秆还田。前茬作物玉米成熟后,采用联合收获机械边收获边切碎秸秆(4 cm 左右),使其均匀覆盖地表,采用深耕将秸秆翻埋入土中,耕深为20~26.67 cm。
2.施肥。耕地前每667 m2施用新乡产“心连心”牌复合肥(25-10-5) 60 kg。
3.足墒播种。2019 年10 月27 日播种小麦,播种量15 kg/667 m2。
4.播种期用清水拌种。小麦播种前兑水200 mL 拌种。
5.起身期喷清水1次。2020 年2 月10 日,每667 m2小麦用清水30 kg 喷雾。
6.小麦扬花期喷清水1 次。每667 m2小麦用清水30 kg 均匀喷雾。
7.灌浆期喷清水1 次。小麦灌浆期每667 m2用清水30 kg 均匀喷雾。
三、取得的成效
(一)农药减量,防治效果增加
绿色防控区每667 m2化学农药施用量160 g,病虫害综合防效94.6%;常规防治区每667 m2化学农药施用量270 g,综合防效82%;绿色防控区比常规防治区每667 m2化学农药施用量减少了110 g,降低40.7%,综合防效增长了12.6%。
(二)小麦增产明显
实施绿色防控技术以后,作物增产明显。调查结果显示,绿色防控区平均每667 m2产量562.4 kg、常规防治区平均每667 m2产量496.4 kg,绿色防控区较常规防治区每667 m2增产66 kg,增长率为13.3 %。
(三)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绿色防控技术减少了农药造成的面源污染,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控作业风险,避免人畜中毒事故。绿色防控区每667 m2化学农药施用折百量49.05 g,较常规管理区每667 m2化学农药施用折百量62.6 g 减少了13.55 g,降低了21.6%。减少了环境污染,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