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龙食葵7 号及栽培技术
2020-12-18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哈尔滨 150086)
向日葵是菊科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按照经济用途可分为食用型、油用型和观赏型三大类。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向日葵种植面积约2600 万hm2[1]。向日葵产地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欧盟、阿根廷、中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2]。我国向日葵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0 万hm2左右,食用向日葵占80%以上,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这些区域适宜食用向日葵生长,生产的向日葵产品具有粒大、饱满、商品性好的特点[3]。近年食用向日葵产业发展较快,但品种选育及推广工作严重滞后于生产,部分地区优良品种更新换代慢、品种混杂退化严重、种植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不能有效轮作倒茬,导致向日葵病虫害加重、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影响种植户的积极性。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根据市场需求,育成高产、稳产、适应性强、商品性好的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龙食葵7 号。
1 选育过程
龙食葵7 号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13206A 为母本、同型恢复系L0911 为父本配制的食用向日葵杂交种。2013-2016 年期间进行了2 年鉴定试验、2年区域试验和1 年生产试验,于2016 年11 月完成全部育种及试验程序。2018 年7 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GDP 向日葵(2018)231046)。
2 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龙食葵7 号为食用型向日葵中熟杂交种,在适宜种植区生育日数为108d 左右,需≥10℃活动积温2280℃左右。株高187.6cm、茎粗2.7cm、叶片数26 片,无分枝,舌状花中等黄色、管状花橙黄色。花盘平展、倾斜度水平向下,花盘直径23.9cm、百粒重16.2g、籽仁率52.8%,粒型长锥型,粒色主色为黑色带白色边缘条纹,粒长2.2~2.6cm、粒宽0.6~0.8cm。
2.2 品质2017 年11 月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龙食葵7 号籽仁粗蛋白(干基)含量为38.11%,粗脂肪(干基)含量为55.63%。
2.3 抗性2015-2016 年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2015 年菌核病发病率为0.28%,黑斑病病情指数为7.9,调查中未见其他病害;2016 年菌核病发病率为0.34%,黑斑病病情指数为8.5,调查中未见其他病害。龙食葵7 号的抗病性明显强于对照品种甘葵1 号。
3 产量表现
2015 年参加黑龙江省向日葵区域试验,龙食葵7 号每hm2平均产量为3063.0kg,较对照品种甘葵1 号增产15.92%;2016 年续试,平均产量为2957.4kg,较对照增产17.83%;2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010.2kg,较对照增产16.88%。2016 年参加黑龙江省向日葵生产试验,龙食葵7 号每hm2平均产量为2885.1kg,较对照甘葵1 号增产18.25%。
4 栽培技术
4.1 选地整地龙食葵7 号抗逆性较强,一般耕地及荒地均可种植,但种植在地势平坦、肥沃地块,产量、品质均有显著提高。建议选择有4 年以上轮作周期的地块,不宜选用前茬施用长效除草剂的地块,易产生药害。向日葵菌核病发生严重地区应实行3年以上轮作周期,向日葵列当发生严重地区应实行10 年以上轮作周期。向日葵为深根系作物,深翻利于主侧根生长,减少地下害虫为害。
4.2 播种土壤深度5cm 处地温连续5d 保持在10℃以上即可播种,适当晚播利于减轻病虫害,黑龙江省一般在5 月中下旬播种。种衣剂拌种可防治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采用穴播,人工定距点播或精量点播机播种,播种深度以3~5cm 为宜,覆土厚度不宜超过2cm。每667m2保苗1500~1800 株,种肥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15kg 左右,适当补充硼、锌、钼等微肥可有效提高产量和品质。
4.3 田间管理 间苗、定苗如有缺苗应及时补苗或补种,1 对真叶期进行间苗,2~3 对真叶期进行定苗。间苗应选留健壮、纯正苗,剔除小、病、弱苗。移栽最佳时期为4 片真叶以前,移栽时要带土,利于保护好根系。
适时追肥 在现蕾期结合中耕每667m2追施尿素10kg 左右,利用株旁开穴,深施覆土的方式,增加吸收率和肥效期。
中耕除草 整个生育期进行3 次中耕除草。第1 次在2 片真叶期,结合间苗进行,除草后进行浅耕;第2 次在定苗后7~10d 进行,深趟少培土;第3 次在封垄前结合追肥进行深耕培土。
合理灌溉 现蕾及开花期是食用向日葵需水的关键时期,遇旱及时灌溉,遵守少量多次的原则,防止大水漫灌;雨水过多应及时排涝。
病虫草害防治 做好病虫草害预测预报工作,以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4.4 辅助授粉向日葵是异花授粉作物,自交结实率低,利用人工或蜜蜂辅助授粉能显著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可采用放蜂授粉的方法,每hm2放2~3箱蜂源,蜂源少的地区配合人工辅助授粉,在70%的向日葵植株开花、单株开花2~3d 时进行第1 次授粉,保证2~3d 授粉1 次,共授粉3 次。每天授粉时间应在早晨露水消失后至11:00 进行。
4.5 适时收获向日葵茎秆变黄、花盘背面变黄褐色、叶片变黄并有枯黄下垂、籽实充实、外壳坚硬时即可收获,及时收获能减少病虫鼠鸟的为害。收获后及时进行清选、晾晒,种子含水量低于12%时可贮藏在干燥、低温、通风环境下。
5 适宜区域
经过多年多点试验,龙食葵7 号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二、三积温带以及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的相同生态区春夏季节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