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及主要措施

2020-12-18李海霞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12期

李海霞

(甘肃省兰州市生态林业试验总场,甘肃兰州730085)

幼林抚育是在更新造林后至幼树成林期间,通过专业人员管理保护,消除不利于林木生长的各种因素,进而巩固造林成果,提高造林后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而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1]。在林木成长过程中,幼林抚育工作量最大,远远超过植树所用的时间。因此,抚育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林木的存活率和留存率,也进一步影响着造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 幼林抚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林木生长过程中,幼林抚育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是促进林木健康快速生长的重要手段。抚育管理主要通过人为改善或优化林木生长环境,减少或消灭外界不利因素对林木生长的影响,从而保障幼林健康生长,加快生长速度,提高林木抵抗力[2]。

植树造林所用的植物均为多年生,其幼林生长阶段缓慢,新造幼林由于植株弱小,根系入土很浅,导致抵抗严寒、高温、大风等能力较弱,同时容易受到病虫害、杂草、人畜、土壤因素等环境的影响,极易造成苗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3],因此其成活和生长极不稳定。如果幼林阶段不采取良好的措施进行抚育保护,会使林地资源被其他杂草占据,不但大量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影响土壤的透气保水性,而且会遮挡阳光,影响光合作用,还会引发病虫害,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及时有效地进行幼林抚育管理,不但可以良好管理林地,为林木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营养和水分,而且能消除杂草和病虫害的影响,促进幼林健康快速生长。因此,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做好幼林抚育工作至关重要。

2 幼林抚育管理的措施

2.1 松土除草

松土除草能够促进幼林更好地吸收土壤养分,提高光合作用,进而加快林木的生长。松土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疏松浅层土壤,改善林木根部环境。松土能够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除草的目的主要在于消除林间杂草的竞争,减少杂草对土壤水肥的争夺,以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等。一般情况下,松土和除草会同时进行。对于新育成的幼林,在3~5 年内,每年视杂草生长情况需进行不定期的除草和松土,尤其每年的第一次除草最为重要,在杂草进入旺盛生长前期,即在5 月份,做好第一次除草松土。进入夏季,杂草生长更加迅速,需勤查看勤除草,入秋后停止除草。除草松土要掌握好力度,不能伤及幼树根系,因此在前2~3 年,尽量浅除草,此后随着树林的增加,可适当增加松土除草的深度。此外,还可进行化学除草,选择适合栽植林木的除草剂进行除草,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除草效率。

2.2 灌溉施肥

幼林由于长势较弱,因此吸收土壤水分的能力较差,尤其在夏季高温天气,若土壤干旱且不能及时补充水分时,很容易导致幼苗干枯死亡。在进行灌溉时,一般采取漫灌、畦灌和穴灌,灌溉标准以水分浸润土壤深度50 cm 为宜,灌溉次数可根据土壤墒情进行考虑。一般的灌溉原则是土壤越干旱,灌水间隔期越短、次数越多;林龄越大,每次的灌溉量越大,但间隔期越长,次数越少。同时,若降雨量大,水分充足,或者有洪涝灾害发生时,需做好排水工作,以防止根系被水淹死。除此之外,幼林生长对养分的需求量较高,因此要做好施肥工作,以保证苗木对养分的需求。一般在苗木栽植前需施一次基肥,基肥以氮磷钾肥为主;在栽植后,当苗木进入休眠期时,也需要施一定量的基肥。当苗木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则需要追施肥料,追肥以氮肥为主,采用沟施或穴施的方法进行。如果在墒情良好的情况下苗木叶片发黄或者长势较弱时,可进行叶面施肥。

2.3 除蘖修剪

对于萌蘖能力强的树种,如杨树、榆树等,在幼苗生长过程中很容易从茎秆基部萌蘖多个枝条,进而争夺水肥,影响苗木主干生长。因此,在幼林生长过程中,应做好林地巡查工作,及时除蘖修剪。

一般树木在幼林阶段不提倡修剪,但有时为了促使苗木集中更多的养分,使其植株更高、茎秆更粗,可进行适当修剪。修剪主要针对侧面生长出的小枝,以及影响苗木生长的老化枝条等。修剪时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过度修剪,否则会减小光合作用面积,不利于苗木快速生长。

2.4 平茬

该方法主要用于萌蘖能力强的树种。一般在造林后一两年内,若苗木因畜禽、病虫害、自然原因等影响而生长不良,导致地上部分没有培育价值时,可采用平茬方法促使其长出新的茎干而进行培育。主要方法是在早春树木萌芽前,全部切除掉地上部分,待基部长出萌条后进行选择性留存,一般选择留下最健壮的一株萌条作为新茎干的培育对象,其余枝条全部剪除。

2.5 补植

幼林补植需在植树造林后的一两年内进行。造林后应做好检查,统计造林成活率以及难以成林的“小老树”数量,并根据造林成活率确定补植方案,当造林成活率低于85%时应在翌年春季选择与之前所栽苗木大小基本一致的树苗进行补植,当成活率低于40%时则要进行2 次造林。

2.6 病虫害防治

幼林阶段苗木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威胁。为此,在幼林时期应加强各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是加强林地的巡视,若发现苗木长势不旺、叶片发黄等症状时,应及时找出原因,尽早喷药防治。二是关注附近林地有无病虫害暴发,做到早发现早预防。三是加强管理,提高苗木抗病、抗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