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等院校美育工作路径研究
——以×师范大学为例
2020-12-18西华师范大学陈端春
西华师范大学 陈端春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美育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中央部委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特别是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对新时期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师范大学按照国家部委的统一要求,结合学校区位优势、历史底蕴和办学特色,协同推进德智体美劳育人工作,让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学校美育始终与“美”相伴相生。
一、×师范大学美育工作实践
(一)研发多形态的美育资源
一是物质形态的教育实践研究基地。学校把位于校园内、学校驻地及周边的红色文化遗址、纪念馆和自然生态景观作为学校美育实践基地,还筹建了校史馆、美展馆作为美育载体。这些平台让学生实地感受了信念之美、人格之美、文化之美、艺术之美和形象之美。二是非物质形态的学科资源。学校以艺术类院系为牵引,研发了一系列校本美育课程和研究方向,并在全校范围内开设“跨文化交际经典电影赏析”“交响乐鉴赏”“西方文化史”等公选课程。同时,充分利用中国美育网、全国美育成果网的优势资源,开发“互联网+美育”的翻转课堂和网络微课,让学生全方位认识美、体会美。
(二)凝聚多主体的美育力量
一是学校教育晓之以理。学校通过教师课堂教学、名家专题讲座等形式推动美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丰富学生的审美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二是家庭教育动之以情。注重家校联动,建立“家长学校”育人平台,特别是推出的“手写一封家书”活动既搭建了家校联系的桥梁,也让学生重拾传统孝道,体味语言之美、汉字之美和亲情之美。三是社会力量导之以行。注重校地校际校企合作,强力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国歌剧舞剧院等演出团体和个人相继来校演出或讲学;学校还以承办“嘉陵江大讲坛”“嘉陵江合唱艺术节”、组织学生到贫困地区开展文化艺术下乡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立美能力。四是学生自育齐之以礼。学校每年举行优秀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和各级各类评奖评优,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引导学生区分是非善恶美丑,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三)形成多形式的美育方法
×师范大学把大学生美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服务,深化了大学生对美育的理论认识,增强了大学生对美育的情感认同,让大学生在实践中生成审美意识,提高认识美、创造美、成就美的立美能力。一是传承“三节”,以美育人。学校坚持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新生节、社团艺术节。“三节”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举办的迎新生文艺晚会、书法摄影绘画比赛、新生演讲比赛、校园歌手大赛、辩论赛等文体活动美不胜收,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学会了寻找美、体会美、创造美。二是弘扬“三化”,以文化人。首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人文底蕴。组织开展原创诗歌朗诵比赛、汉字听写大赛、历史剧本创作暨优秀历史剧目展演大赛。其次,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提升学生艺术水准。精心组织和举办“嘉陵江合唱比赛”“嘉陵江旅游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赛事,设计和开展“朱德精神学习研讨会”“张澜民主革命思想学习”等爱国主义学习教育活动,编排和表演了一系列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经典舞蹈和歌曲。最后,弘扬校园社团文化,提高学生立美能力。建立和支持大学生文化艺术团建设,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中积极鼓励并精心创设学生社团牵头负责的校园文化活动。三是开展“三教”,实践育人。首先,开展感恩教育,培育学生感恩之心。学校坚持每年开展以“感恩父母”“感恩老师”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其次,开展关爱教育,培育学生关爱之心。积极组织学生入城市社区、贫困山区关爱空巢老人和残疾孩子。最后,开展奉献教育,培育学生奉献之心。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骨干,会同教育、文化部门和社区组织学生开展“地球日”“环保日”公益宣传和志愿服务活动。这些教育实践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创造美、践行美、升华美的能力。
二、×师范大学美育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一)美育要坚持审美和立美共生
美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审美教育,美育应该是审美教育和立美教育的内在统一。审美教育就是把学生作为审美主体来培养,使学生成为具备审美知识、审美能力、审美心理,善于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的人。立美教育不只是要教会学生创造艺术美、自然美等美好的事物,更为重要的是要把学生当作审美客体来培养,成为被审美的对象,让学生自身成为美的人,这就是培养学生以人格为核心的内在美和以形象、语言、行为为表现的外在美。因此,美育教育只有从审美和立美两个维度去观照、去实施、去追求,才能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让学生与美相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美育要坚持他育和自育共进
马克思提出了“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著名论断。然而建造一个美的完人既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也需要自我教育的形塑。大学生的可塑性强,我们应该遵循美育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构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推进机制,探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美育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学校美育体系化思维,激活学校美育系统推进力,激发学生崇尚美、创造美、成就美、践行美的内在动力。
(三)美育要坚持传承和创新共融
20 世纪以来,美育经过了倡导、探索、确立、沉寂、恢复和发展繁荣几个历史时期,高校美育的地位、内容、结构和效果也呈现不同的状态。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和×师范大学美育的实际,我们应该明白促进美育的繁荣发展必须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实现二者的互动融合。讲传承,就是要协同推进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等传统教育,为美育打好基础、铺好路子;就是要弘扬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找准美育的历史文化根基,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讲创新,就是美育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时代内涵,优化实施路径,打造美育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