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2020-12-18鲁东大学孙孟娟

亚太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人性化情绪

鲁东大学 孙孟娟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一)心理表现形式

1981 年,马勒诗和杰克森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展开研究,经问卷分析出教师职业倦怠具有三种形式: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较低的个人成就感。(1)情绪耗竭:教师如果感觉到倦怠,首先是在自己的情绪上感受到枯竭。尽管一开始对教师这一职业怀有很大的热情,只要情绪耗竭,教师就会被逃避的心绪所笼罩。(2)去人性化:是指教师对自己和周围的人持有消极的态度,喜欢用言语嘲讽别人,情绪不稳定,喜欢发脾气。这种去人性化的行为,在工作当中会影响到别的教师,容易使其也进入去人性化的状态。(3)低个人成就感:一个信心满满、准备大展拳脚的教师遇到过多的阻碍时,会感觉自己离目标越来越遥远。这个时候,其会认为自己努力和不努力所取得的结果是一样的,那么自己为什么还要努力呢?产生职业倦怠的教师,工作的效率是非常低的。

(二)行为表现形式

美国的心理学家法博提出,教师职业倦怠发生在不同的教师身上是有不同的行为表现的。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1)精疲力竭型。通常情况下,压力一大,这种教师就会主动放弃继续努力。精疲力竭型的教师会感觉自己的精力已经全部用完,并且不断地给自己加强这种感觉,使自己难以恢复。(2)狂热投入型。教师如果对于成功有着非常强烈的信念,其就会狂热地投入工作当中。但并不是所有的认真努力都一定能够获得理想中的回报,所以教师的高度热情一般坚持不了太久就会被消磨殆尽。(3)能力富余型。这类教师会认为工作非常简单,自己就算不努力也能完成得非常好。时间一长,工作对他们的吸引力就会下降,从而厌倦工作。如此一来,工作的效率就会降低,离职率就会提升。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一是来自社会的压力。当下,学生家长追求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而这种教育的付诸者就是教师,对教师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严格。但是,并非所有的教师都能够适应这种高标准和严要求,或者是适应得比较慢。如此一来,压力也就接踵而来。一旦压力调整得不好,经过量变的积累,教师就会产生倦怠。二是学生学情的复杂化。现在的学生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在学习各种信息的同时,也受到各种信息的不良影响。学生的认识水平以及道德水准也是良莠不齐的,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管理上投入很多的精力,一旦效果不佳,就会感到身心俱疲,随之产生职业倦怠。三是工作环境的不适,加剧了职业倦怠。和城市的学校对比而言,农村的学校在教学设施方面还不够先进,从专业的角度来说,这是不利于教师工作的。有的学校经费投入不足,教师的生活条件就相对较为艰苦,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师的工作。

(二)主观原因

一是职业艰辛。当下的中小学教师每天大概三四节课,而课前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条件。除了备课之外,教师还需要批改学生作业、兼顾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教育,这对教师的体力和脑力都是非常大的考验。二是职业稳定性下降。过去,教师行业曾被认为是“铁饭碗”,但是现在,末位淘汰让教师的安全感荡然无存。四是工作压力的加剧。在高考这座大山的压力之下,教育部、学校、家长都在向教师要成绩,教师经受着环环包围,心理上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四是学生问题行为的增加。学生父母之间的矛盾、不当的教育方式及社交网络上的各种不良习气的侵入,使学生更难管教。时间一长,这些问题学生的情绪会影响到教师的情绪,教师就容易产生倦怠感。五是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经过多次教育负面新闻报道,教师工作皆是小心翼翼,生怕出错,对学生更是想管又不敢管,这种情绪之下教师怎么会没有倦怠感呢?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一是社会保障,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首先,教育部门可以适当报道一些较为正面的教师事例,一方面可以对其他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其次,相关部门可以适当提升教师的经济待遇,从经济上让教师感到安心。最后,从社会方面来说,需要正确地看待教师这个职业,不要盲听盲信。二是学校关怀。改革学校管理方式,营造和谐校园。一方面,学校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教师能够学教结合;另一方面,学校要关爱、尊重教师,不要一味地要求绩效,要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三是个体努力。首先,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实力。其次,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乐观积极面对生活和工作。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人性化情绪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人性化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