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种虾蟹“双当家”混养模式与技术

2020-12-18王持标宋长太

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3期
关键词:青虾池底河蟹

○王持标 宋长太

近年来,由于河蟹养殖出现面积扩张、产量增加、价格低迷的新情况,单一养蟹模式农户获利越来越低,亏损风险加大。为了稳定河蟹养殖业,提高蟹池水体空间利用率和养殖效益,我们向规模养殖大户推广了蟹池混养青虾模式与技术,采取“选购良种虾蟹苗种、种草投螺营造环境、优选饵料精准投喂、生态防病强化管理”等综合技术措施,实现了环境、品质、产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现总结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一、池塘及配套设施

1、池塘基础条件。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周围无威胁养殖用水的污染源,水源水质经检验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标准;池塘最好长方形,东西向,无高大建筑物或树木遮挡,保证阳光充足;塘堤要坚固,防漏性能好,土质为壤土或黏土,池底较平坦,淤泥深度≤15cm;池塘面积不限,一般以10亩以上百亩以下为佳,池深1.2~1.5m,池埂内坡比为1:3~4。同时要求养殖场环境安静,水陆交通便利,水、电、通讯设施齐全。

2、防逃设施建设。在池埂内侧用密眼网加硬塑料薄膜倒檐建第一道防逃网,网底用石笼固定埋入土中,上口高出最高水位0.5m;第二道防逃墙在池埂中间建设,用硬质塑料板等材料做围板,竹木桩支撑,细铁丝扎缝,土上部分0.5~0.7m,土下部分0.2~0.3m,四角建成弧形;为防外来人员进入和防盗、防敌害生物,在池埂外侧再建一道拦护网。

3、建进排水设施。池塘进排水分开,一端设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用直径为160mm的PVC管安装,进水口用60~120目的筛绢或窗纱网制作成网袋双层过滤,防止进水时野杂鱼、虾进入和排水时养殖产品逃逸。

4、增氧机械配套。池塘对角安装水车式增氧机,便于搅动池水形成水流;池底安装底层微孔管增氧设施,保证池塘溶氧充足。一般每亩配备增氧机功率0.5~1.0kW,每20亩池塘配备1.5kW罗茨风机做为底层微孔管增氧动力。

5、其他设施配备。配备水泵、船只和管理用房等必备的生产、生活设施;配套独立的防潮、防鼠、通风的饲料、渔药仓库,同时要配套垃圾及废弃物处理设备。

二、苗种放养前准备

1、池塘修整冻晒。冬春养殖产品捕捞结束后,抓紧整修池塘,保证池底平坦,无坑、沟,并清除过多的淤泥,同时加高加固和夯实塘埂,使池塘不渗漏。苗种放养前抽干池水,经暴晒或冰冻池底15~20天,如条件允许冻晒时间越长越好,达到池底全面发白、干硬开裂。

2、设置蟹种暂养区。在池塘中间或环沟用密眼网围成一块占池塘总面积1/5~1/10的暂养区,用于种草期间暂养蟹种,待水草生长茂盛后,5月份前后拆除。

3、消毒注水。晒塘结束后,为杀灭池塘中病源微生物、野杂鱼虾等敌害,用符合《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标准》(NY5071)标准的药物清毒。方法是:池塘加水10cm左右,用生石灰50~100kg/亩,加水化开后趁热全池泼洒,次日用铁耙将沉底的石灰浆搅拌均匀;也可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5~7.5kg/亩兑水泼洒清毒。苗种放养前1周,经过滤注入新水,使池塘水深达到60cm左右。

4、施肥培水。为提供青虾天然饵料和水草生长的营养元素,池塘消毒后需适当施肥,一般用腐熟的有机肥加少量生石灰,堆在水深30~40cm处,上面用底泥封盖,让其在池中慢慢释放,施肥量视池底淤泥、水质等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施有机肥100~200kg/亩。最好用无公害清洁肥,如复合肥、长效肥水素等肥水产品,按产品说明书使用。

5、种草投螺。2月份前后栽种伊乐藻和播种苦草,伊乐藻用草茎在泥土中栽插,苦草用草种拌细土洒入池底,一般栽插1~3m宽的伊乐藻,留2m左右的空白带,播种1~3m宽的苦草,1~2个月即可发芽、生根、生长,达到繁茂,4月份用轮叶黑藻芽胞或植株播种、移栽,保证蟹池水草多样性。清明前向养殖区内投入鲜活螺蛳,每亩100~250kg。

三、苗种选购与放养

1、苗种来源。从省级及以上原良种场引进虾、蟹良种。如河蟹选购“长江1号”蟹苗专池培育的蟹种,蟹种规格120~200只/kg,同一池塘放养的蟹种规格基本一致。青虾选购“太湖1号”F0或F1代种虾或虾苗。选购苗种前需到育种苗场现场查看,了解育种池水质、环境和育种期间发病及用药等情况,同时出苗前须经产地检疫,确保健康无疫病。

2、苗种运输。蟹种在培育池中用地龙网张捕,每天清晨和傍晚收取一次,捕起的蟹种暂养在清水河道的网箱中,然后经分规格过秤或过数后放入聚乙烯网袋内扎紧装运,必须当日运输放养,尽可能减少蟹种的脱水时间。虾苗运输采用水箱+网格+增氧泵的带水充氧运输法,水箱内套放0.9m×0.45m×0.1m垒叠式网格箱5层,网格箱浸没水中,每只网格箱内放虾苗种不超过10kg。运输前要检查运输工具和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运输途中密切注意水温、增氧等情况,做到快装、快运、快下塘。

3、苗种放养。蟹种放养时间为1~3月,放养量600~800只/亩,要求内脏器官正常,附肢齐全,无磨爪现象等。青虾放养有两种方式:一是春季放养上年末达上市规格的幼虾,放养时间为3月上旬,规格为1200尾/kg左右,放养量1.5~2.5kg/亩;也可在6月底前放养抱卵亲虾,放养量1kg/亩左右。二是秋季放养F1或F2代虾苗,放养时间7月中下旬,规格为体长1.5~2.5cm,放养量3万~5万尾/亩。与蟹种同时放养鲢、鳙鱼5~10尾/亩,6月上旬前放养体长6cm以上的鳜鱼种15尾左右,有苗种来源的可少量放养细鳞斜颌鲴和塘鳢鱼种,以摄食蟹池青苔等,塘鳢可控制下半年池塘自繁的第二代青虾幼体。

四、日常饲养管理

1、精准投喂饲料。选购正规厂家、信誉度好的虾、蟹全价配合饲料,要求符合《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072)标准。投饵根据天气、水质、水温、天然饵料数量、各养殖品种估计某阶段存塘量和生长季节灵活掌握。河蟹采取“两头精、中间粗”,荤素结合,合理搭配,定点投喂的方法。虾苗种放养初期,适当投喂青虾幼体饵料。1~3月水温10℃以上的晴好天气开始少量投饲;4月前、11月后日投喂1次,时间为下午3时~4时,日投喂量为池塘中虾蟹总重的1%~2%。5~10月期间日投喂2次,上午7时~8时,下午5时~6时,日投喂量为池塘中虾蟹总重的2%~3%,其中下午的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2/3。9月份当河蟹蜕完最后一次蟹壳后可适当投喂野杂鱼、玉米、小麦等饲料。整个养殖季节,要注意观察青虾的活动和肠胃饱满度,河蟹和青虾饲料可分时间和地点投喂,先投河蟹料,后投青虾料。

2、加强水质调控。水质的总体要求是透明度30~50cm,水色以清爽的黄绿色为最好,溶解氧5mg/L以上,pH值7~8,氨氮不超过0.2mg/L,亚硝酸盐0.02mg/L以下。水位坚持“前浅、中深、后勤”的原则。6月份前池塘应适当施肥,一般每7~10天施复合肥5~10kg/亩或经发酵的有机肥30~50kg/亩,以保持较肥水质;7~9月高温季节适当加水或换水,高温季节池水透明度应控制在40cm以上。定期全池泼洒生石灰水和使用光合细菌、EM菌、枯草菌等生物制剂,始终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天然生物饵料丰富。

3、重视护草补螺。养殖期间,水草覆盖面占池塘面积的50%~70%,水草偏少的深水区还可补充少量固定的漂浮植物如水花生等,必要时用茶树等多枝叉树木扎成人工虾巢放入深水区;当水草覆盖率超过80%以上时,可采用每1m~3m间隔抽条的办法抽掉40%~50%的水草,或打草头防止伊乐藻露出水面,割除的水草及时捞出池塘。中后期视蟹池螺蛳密度,如果被蟹吃光,可补投150~200kg/亩。

4、病害防治。在养殖过程中,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病防原则。要注重改善养殖环境,提倡健康养殖,使用绿色环保药物。蟹种用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5~10分种,鱼、虾苗种用3%~5%的食盐水浸浴5分钟后下塘,以杀灭体表寄生虫、细菌等病原微生物。4月底5月初,在河蟹蜕壳前7天使用1次杀灭纤毛虫药物,5~6月份使用1次杀菌剂;6~9月份每月使用1次生石灰,用量为5~10kg/亩;生长季节每个月加喂1次药饵(50kg饲料加大蒜素25g,连喂3~5天);肥料、水草、工具等经常用漂白粉消毒;防止水蛇、老鼠、鸟类等敌害生物进入养殖区,一旦发现及时杀灭或驱赶。

5、坚持巡塘记录。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质状况、虾蟹的吃食与活动情况、防逃设施是否完好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清塘消毒、苗种来源与放养、水质状况、饲料及渔药购买使用、捕捞和销售等作详细记载,建档保存。

五、养殖产品捕捞与销售

1、青虾捕捞。放养幼虾的蟹池,6月底开始用网目为1.8cm的有节网制作的地笼陆续捕虾上市,捕虾时注意把地笼进虾口收小,只有虾能进笼,不让河蟹进笼。12月以后采用地笼张捕与手抄网,虾拖网或干塘起捕相结合方法捕虾,中途视池中青虾规格,需适时用地笼虾张捕。小规格虾作为种苗,暂养起来用于次年春季放养。

2、河蟹捕捞。时间从“中秋”、“国庆”节前后开始,以地笼张捕和徒手捕捉为主,最后干塘捕捉为辅。捕捉的成蟹放在水质清新的大水面中设置上有盖网的防逃网箱中暂养,适机销售。

3、套养鱼捕捞。在用地笼张捕虾蟹时,将捕获达到上市规格的套养鱼暂养起来集中销售,未达上市规格的及时放入池中继续饲养,年底干塘时将所有套养鱼捕捉上市

4、包装运输。大量捕获的青虾用网箱暂养后集中销售,采用低温或活水车充氧运输。成蟹分规格、分雌雄采用蒲包、窗纱网袋、竹筐、塑料箱等材料包装,包装品及垫充物应清洁、无毒、无污染。

六、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1、种好管护好水草。“蟹大小,看水草”,池中的水草既增加河蟹蜕壳、避敌的隐蔽场所,可净化水质,又能作为虾蟹天然植物性饵料。过多的水草应适时清除,后期要定期清理河蟹运动通道。

2、重视青虾的种质与轮捕。“太湖1号”青虾第一代增产增效显著,第二代生产性能有所衰退,第三代与普通青虾相比已没有优势,所以引种后最多养二代。青虾在蟹池中生长速度很快,轮捕是提高混养产量和效益的关键措施,根据青虾生长情况适时收捕销售,捕虾时尽量避开虾蟹蜕壳高峰期。

3、防止青苔、蓝藻暴发。早春池塘容易引起青苔暴发,如果使用杀青苔的化学药品,对虾蟹尤其是青虾的蜕壳生长影响极大。中后期容易出现蓝藻发生,可采取物理、生物方法控制。

4、谨慎使用药物。坚持“生态养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提高虾蟹抗病能力,减少病害发生。使用渔药时要有选择,并精确计算用药量,尤其是高温季节,更要谨慎,控制用药剂量或不用药。

猜你喜欢

青虾池底河蟹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北方高寒地区淡水青虾孵化育苗试验
Autosomal recessive 333 base pair interleukin 10 receptor alpha subunit deletion in very early-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超长水池温度应力分析及探讨
雨下多了,没有颜色
爱美的小青虾
游白沙坡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