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发展的影响

2020-12-18甘肃省永昌县第三中学张雪琴

家长 2020年35期
关键词:家长农村孩子

□甘肃省永昌县第三中学 张雪琴

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局,而家庭教育又对教育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终身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学习习惯、性格发展、行为素养的形成都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高质量的家庭教育又能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孩子的长远发展和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优越条件。但是,很多农村家长根本意识不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发展的至关重要影响。

一、影响农村家庭教育的主要原因

(一)父母文化素质的影响

父母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孩子的发展状况。父母文化修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的实施程度和期待值的高低等。很多农村家长文化水平都很低,解决孩子在教育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时,他们缺乏可行的教育方法和较准确的认知分析能力。他们对孩子的关心只是体现在物质供应上,却忽视了真正影响孩子身心发展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心理需要的满足和精神追求的关注,这样就极易形成孩子肆意行事的心理行为。

(二)家庭经济情况的影响

当前很多农村家庭的收入主要依靠种地和打工维持。许多家长长年从事繁重的体力劳作,把孩子交给老人代养。面对孩子的学习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心里惦记,却无法待在孩子身边辅导学习,照顾生活。这种现象在农村中非常普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真正的监护人管养不管教”的局面,任由处于放养状态的孩子自我发展,更谈不上运用优质的教育方法。这样一来,就会容易扭曲孩子的心灵,孤僻、任性、倔强的心理也会自然形成且难以矫正。

(三)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

大部分农村家庭不能给孩子创造适当的学习氛围,很多家庭的教育重任在老人身上。这些孩子在学习方面,老人无能为力,更谈不上接受正常的家庭教育了。再说这些父母认为自己长期在外照顾不到孩子,心里亏欠孩子,就以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需要,弥补自己对孩子教育及生活照顾的缺失。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养成奢侈浪费的不良行为习惯,缺乏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

(四)家长读书无用观念的影响

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在健康的家庭教育观念中熏陶与塑造。近几年,大学生上学费用逐步提高,对于收入不高的农村家庭而言,大学生的投资成本就是一个很大的包袱,再加上就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了普遍存在的现象。于是很多农村家长就认为读书与不读书的孩子生活上存在的差距不大,导致他们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态度不明确,学习不管不问,甚至放弃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孩子也受父母教育态度的负面影响越来越重,对学习不热情,甚至产生了厌学心理。

(五)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

父母对孩子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关系着孩子不同个性的形成。大多数家长尊崇简单粗暴的“不打不成才”的教育方式,不从实质上了解孩子内心真正需要什么。有些家长也有鼓励表扬孩子的意识,但却没有科学合理的语言和方法,存在沟通上的无奈。

(六)教育资源匮乏

农村学校配置的教育资源非常有限,学生学到的都是单纯的书本知识,学校能够给学生提供学习帮助的渠道也很狭窄。受农村地域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益的娱乐设施和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兴趣辅导机构几乎见不到,学生的课余活动只是简单的游戏玩耍,长此以往,农村孩子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不到全面发展,学生自由散漫、无目的无意义地生活,学习方式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二、改变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策略意见

(一)社会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意识培养

针对农村家长教育意识比较淡薄的现状,需要社会积极承担起宣传教育的责任,从根本上转变这些家长落后的教育观念。政府可以定期组织教育专家或者社会声誉影响大的教师下乡进行专题教育讲座,大力宣传积极优质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经历的积极影响。另外,家长还可以通过电视、手机等媒介自学最前沿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丰富的家庭教育知识,学习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实施积极有效的家庭教育。

(二)学校要积极做好配合工作

学校是有效结合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键纽带,更是家长赋予教育期望的根基地,应通过积极有效的家校联手,把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带到农村家庭,打造能持续提高家庭教育力度的核心竞争力。学校要积极支持配合家庭教育的各项工作。首先,学校要借助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专题讲座、家庭教育论坛等形式宣传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使家长和教师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互动交流中学习经验,提高认识,帮助农村家长建立良好的思想教育体系。学校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状况,根据学校的具体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农村家长的具体情况,制定家校一致的教育方案,确定培训内容,坚持正确的教育导向,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三)家长自身要积极做好教育转变工作

社会组织的最小细胞是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终身环境,父母更是孩子真正的启蒙老师,他们的言行是孩子人生态度的直接表达。父母在生活与思想道德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社会公德意识等都会对孩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家长必须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做好家庭教育的优秀模范。家长还要懂得“蹲下来”与孩子平等对话,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和权利,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懂得欣赏孩子,从言行举止上内化孩子心理,与孩子建立轻松亲近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主动认识错误,取得学习上的进步。

(四)家长创设适宜的学习氛围

学习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家长也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用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督促孩子的学习。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家长而言,就要强迫自己及时充电,陪伴孩子读书学习,在家庭教育的环境中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用具体行动带动孩子学习,给孩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给孩子塑造一个爱学习、对自己负责的楷模,让孩子在严格自律的环境中养成爱学习、自觉学习的习惯,鞭策孩子形成优秀的品德修养。

(五)家长要有适当的教育投入

孩子的学习环境,不仅通过学习行动体现,还体现在如何充分利用学习资源上,这需要家长为孩子的学习进行必要的经济投入和时间投入。家长一定要重视对孩子精神追求的投入,为孩子准备适量适合孩子身心特点的课外阅读书籍,还要开辟出专门的定期的阅读时间,与孩子一起读书。

总之,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关键部分,是其他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础。只有打好家庭教育的坚实根基,努力提高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着力优化家庭教育的发展,着实发挥好家庭教育的关键作用,就能充分体现基础教育的整体效应,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优质发展,整体提高农村学生的素质,有效实现终极教育目标,促进农村学生的茁壮成长和健康发展,让他们真正成为新时代农村建设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家长农村孩子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