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出古诗的“味儿”
——以教学《村晚》为例

2020-12-18江西宜春市教学研究室邬晓玲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味儿首诗古诗

江西宜春市教学研究室 邬晓玲

2020 年2 月10 日开始,江西省中小学线上教学正式开始,各学科教研员、教师与学生同步收看线上课程。有一位五年级的语文教师与读五年级的孩子在家中同时学习了《村晚》一课。听完课,孩子提出以下两个问题:(1)为什么不是“归来”,而是“归去”?弄得我总是背错。(2)草怎么会长满池塘呢?有这样的池塘吗?

连这位语文教师也提出这样的疑问:“池塘里全是草,岸上倒全是水?感觉怪怪的!”

可以肯定,无论是这位学生的问题还是这位教师的疑问,都带有普遍性。作为小学语文教研员,笔者有责任和义务,及时为小学语文教师上一课。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直选有古代诗歌,在新修订的统编版语文教材中,还特别增加了古诗的比重。编者的目的当然不是要培养诗人,更不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写作古诗,而是要借助这一文学体裁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是“教育”而不是“教学”。所谓“更好”,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语文教育的要素,从核心素养的理念来看,就是它更能让学生感受民族语言之美、艺术形象之美、作品创作之美,更能因此理解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文化自信。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就应该自觉地教出古诗的“味儿”。

一、引导学生真正读懂古诗

这里的读懂是指正确理解古诗本身的含义。事实上,这也是阅读鉴赏任何一种文体、任何一篇文章的前提。要引导学生读懂古诗,教师备课时就要以学生的视角,找到学生读懂古诗的困难。例如,宋代诗人雷震的《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全诗浅近晓畅,除了一个“陂”字和“漪”字可能需要做注解,其余都是大白话。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其中的一些意象却是陌生的,如“草满池塘”,在今天的学生眼里,它可能是破败、荒芜的表现,有的或许连池塘都没见过,偶有所见也都用水泥砌了四边的,但在古人眼里,“草满池塘”却代表着春天的生机勃勃,会让人联想到“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又如“牧童归去横牛背”,“横”是怎么坐的?是横躺在牛背上吗?因为没有这种生活经验,最简单的描述都会给他们带来阅读的障碍。再如“无腔信口吹”,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照着曲谱吹呢等,教师只有对学生阅读古诗的问题了然于胸,才能针对性设计教学,真正引导、指导学生读懂古诗。

二、把古诗当“诗”教

诗歌作为一种体裁,有它自身的特点,表现在语言上,最根本的就是概括性和跳跃性,不像叙述文体,可以展开来说,可以把前因后果都交代得清楚明白。因为概括性,需要读出语言背后的内容和情感;因为跳跃性,需要在阅读鉴赏的时候掌握诗歌的一些表现手法,否则就可能会误解本意。例如,《木兰辞》中写木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如果不理解它的互文见义手法,就会认为木兰高兴得过头了吧,为什么不一次性买这些东西呢?同样,“草满池塘水满陂”,如果不理解它的互文手法,其实就是说“池塘里长满了春草,水也很满了”,却要找出“草满和水满”的关系,也是不会读诗。用这种方法去读诗,再优美的诗也会读得索然寡味。“山衔落日浸寒漪”一句也是如此。“衔”字是拟人手法,是作者的一种主观感觉,这个感觉把远山和落日两个意象很自然地统一在了一起,再用一个“浸”字将它们与池塘里的水融为一体,这样一来,池塘、春草、远山、落日就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图画。只有这样把诗当“诗”来教,学生才不会冒出“池塘里怎么会长满草,水又怎么到岸上去了”的疑问。

三、努力教出古诗的“味儿”

因为诗歌体裁的独特性,决定了诗歌教学有其独特的味儿,尤其是古诗教学。如何教出古诗该有的“味儿”呢?

一是学会联想和想象。古诗独特的味儿表现在很多方面,前面说的语言的概括性和跳跃性,需要读者学会补充,也就是联想和想象。有的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会想象,用多媒体展示诗歌画面,如果用得恰当,确实可以收到好的效果,但如果滥用或者用非所当,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毕竟由画到诗与由诗到画,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前者需要的是概括,后者需要的是想象,滥用的结果只会是让学生在形象思维的训练上偷懒。

二是注重音韵和节奏。音韵和节奏是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最显著的外部特征,古诗尤其在这一点上体现出汉语之美,所以教学古诗如果不引导学生正确的、有感情的朗读,不仅教不出古诗的味儿,也失去了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三是体味古诗形象。古诗最醇厚的味儿还是源自它的形象。以《村晚》为例,一、二两句写形象,通过选取几个典型意象,由近到远,由下到上,最后上下远近交融一体,既不断变化又色彩鲜艳。本来这幅图已经很美了,但作者还嫌不够,三、四两句,一个“横牛背”“信口吹”又勾勒出一个调皮、活泼的牧童形象。这也是语言的魅力。假如作者不是用“横”,而是用“坐”或者“卧”,读后会是什么感觉?呆板、严肃、慵懒、萎靡……唯独没有活泼、可爱。假如不是“信口吹”,而是认真地吹一首《阳关三叠》或《梅花三弄》,还会有闲适、宁静的意境吗?正是前后两个形象叠加在一起,表现出作者对农村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也让读者获得了一种审美的愉悦。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经常会采用一种比较阅读的方法。这种方法,用得好固然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或者更准确地理解,但如果角度偏了或者所选的诗不合适,则反而会削减诗歌本身的味道。例如,教学这首诗的时候,有的教师就同时选用了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之一的诗,“昼出耘天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也是写农村生活的,而且也写到了儿童,但不同之处也很明显:这首诗纯粹叙事,从早到晚男男女女都忙得不亦乐乎,突出春末夏初时节农村生活的紧张忙碌,连小孩子都深受感染,“也傍桑阴学种瓜”。但是,如果选用它做对比阅读是要得出一个结论,这首诗中的儿童是懂事的,那首诗中的儿童是自由的,就完全没有读懂诗本身。“也傍桑阴学种瓜”不是真的在帮大人的忙,而是耳濡目染之后的一种行为,说到底也是一种娱乐方式,所表现的仍然是乡村儿童的天真情趣。如果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懂得,同样是写农村儿童的生活,同样是表现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同样是四句诗,但不同作者所采用的方法却完全不一样,表现儿童形象的方式也不一样,并因此品味两首诗的形象之美,读出两首诗不同的味道,那就达到了比较的目的,这种比较阅读也才是有意义的。

诗歌代表着一个民族语言的发展高度,莎士比亚之于英国、歌德之于德国、普希金之于俄国、李白杜甫之于中国,都是如此。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提醒我们:务必认真教学诗歌。如果学生能因我们的教学喜爱上诗歌,并进而热爱我们民族的语言,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个语言,那是作为语文教师最骄傲的事情。

猜你喜欢

味儿首诗古诗
虎年春来年味儿浓
《上课没人抢》
“土味儿”拼多多
年味儿与虎年春节
我想写首诗给你
味儿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