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策略
2020-12-18湖北省潜江市实验小学
湖北省潜江市实验小学 文 亮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抽象空间概念的理解不仅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还需要学生具备直观观察能力以及良好的想象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当中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方法,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技巧来优化学生的理解过程,进而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在认知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和素质的强化,逐渐建立起系统宏观的空间观念,本文将围绕这一教学策略浅析相关内容。
一、创设教学情景,以直观感受优化学生理解
因为数学教学当中的绝大部分知识点都较为抽象难懂,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的理论讲解很难理解透彻,所以教师可以尝试改变这种认知过程,利用情景化教学来将学生带入问题场景,以实际的案例展示来引导学生明悉知识细节。
比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时,教师通过图片引导学生认知数学概念,但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无法在脑海中创设相关的问题场景,造成认知脱节。如,教师展示一幅图片:一名学生在校园的操场上面向太阳,图片右上角有一个时间戳,显示时间为早上8 点,此时学生的正前方即为东方,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学生可以准确找到其他方位。教材中讲解清楚了位置和方向的确定办法,但是因为教室当中缺少教材中给出的相关参照物,学生无法通过想象去理解这种方向确定法则。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创设实际的教学场景,让学生站在操场上回忆教材内容,利用实例化场景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这种场景当中完成知识传授,能够大幅度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实例化的知识探索过程也能够教会学生应用知识的方法,能够深化学生的学习感悟,优化学生的理解过程。同时,相比于传统教学来说,这种教学方法更具有趣味性和探索感,学生在学习当中的积极性能够得到激发,学习效率随之提升,对塑造学生的空间观念有着积极的帮助。
二、采用游戏化教学,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游戏化教学是学生在学习当中最为喜欢的一种知识探究途径,游戏教学能够降低学习的枯燥感,而且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大脑思考,还需要动手探索,手脑并用的过程中,学生的智力水平能够得到提升和强化。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这种教学途径,让学生以放松的心态参与到学习当中,在寓教于乐的气氛中完成知识的内化,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比如,在学习“三视图”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开展一个“你来猜一猜”的游戏,将学习三视图的过程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能够有效降低学习难度。教师在课前准备好目标几何图形,把几何图形对应的“三视图”打印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先在目标几何物当中寻找自己喜欢的几何体,选择好以后,在混合的三视图库中,找出目标几何体对应的三视图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观察几何体,然后在脑海当中建立图象思维,将几何体的不同角度形状记录下来,然后在图库当中寻找,从空间几何转化为平面几何的过程中,学生对几何体的直观感受能力能够得到提升,探索过程中,图像思维能够得到强化,空间观念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型。这种游戏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通过大脑来思考几何体三视图的样子,还需要通过实物与图片的对比找出对应的信息,这对学生的能力是一种考验。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当中,学生能够完成空间观念的塑造,学习的枯燥感和课堂的压迫感不断淡化,游戏的胜负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
三、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空间观念
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直观地展示抽象的数学知识点,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尤其是在几何教学当中,信息技术能够直观地再现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优化学生的理解和认知,对学生的空间观念塑造有着积极的帮助。同时,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当中,教学的趣味性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能够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
比如,在教学“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时,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得出与正方形、长方形面积公式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对比两组公式,学生通过观察后会发现,两组公式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与其等底等高的直角三角形面积的2 倍。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Flash 动画来呈现出两种几何图形内在的割补关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型,对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空间观念,教师需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优化教学途径,让学生在学习当中的良好体验能够不断累积,思维能力得到强化,循序渐进地形成完善的知识框架和结构,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