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庆阳市黄河流域治理保护现状与对策

2020-12-18赵忠民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15期
关键词:节水型水源节水

赵忠民

(甘肃省正宁县红土窑水库管理所,甘肃正宁745300)

1 流域治理现状

庆阳市总属黄河流域,分属泾河、北洛河、清水河和苦水河四大水系。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13.72亿m3,其中自产水8.2亿m3,入境水5.52亿m3。全市河流总输沙量2.138亿t,其中自产沙量1.684亿t,占黄河总输沙量的1/10。全市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潜水和下白垩系承压水。第四系潜水主要赋存于南部13条较大的黄土塬,年允许开采量约2 100万m3。目前塬区黄土层孔隙潜水的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在人口密集和城市化进程比较快的局部地区已经出现了超采现象。

2 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势严峻,治理保护方面问题突出,这些问题表象在黄河,本质在流域。庆阳市位居黄河中游,全流域问题表现尤为突出。

2.1 河湖管理形势仍然严峻

一是河流水污染治理形势依然严峻。在生态环境部2019年一季度地级及以上城市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排名中,庆阳市马莲河宁县桥头、蒲河马头坡国考断面排名全国(实测断面1 788个)倒数19位。二是部分乡(镇)污水处理有“欠账”。由于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普遍缺少资金,导致项目进展缓慢,大部分乡(镇)雨污分流管网建设仍在规划阶段,修建的临时污水收集池因拉运成本高,有时存在污水溢流等现象。排污许可证发放、污水处理站在线监测、沿河居民点垃圾收运设施投放等工作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欠账”。三是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群众保护河湖、参与监督的工作机制还不完善,部分河段的群众水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存在随意倾倒垃圾、乱搭乱建等问题,河湖保护治理氛围有待加强。

2.2 水资源节约与保护矛盾并存

庆阳市节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用水效率需进一步提高。全市农业用水占比大,用水结构不合理,工业仍以石油化工、食品等高耗水产业为主,用水管理比较粗放,水的重复利用率低;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等载体建成数量少,用水效率总体偏低。二是节水管理水平较低,机制还不健全。部分供水工程特别是农业灌溉工程计量设施安装不全,水量控制、水质监测、水污染防治手段落后,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部分县(区)未成立专门的节约用水管理机构,不能适应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求,未建立起有效的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工作合力不够。三是节水资金投入不足。各级财政尚未单列节水型社会建设专项资金,长效的节水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以财政激励和水价政策为主的调节机制不完善,先进实用的节水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力度不够,节水基础设施“欠账”多,节水型社会建设受到制约。

3 治理工作思路及总体目标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应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境外水“四水齐抓”,蓄、引、提、改、节“五措并举”,大中小工程相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以提高水资源保障供给能力为目标,加快水资源保障、流域治理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继续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保障能力,努力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庆阳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4 治理保护措施及主要任务

4.1 坚持以水沙矛盾治理为突破,加大流域治理,保障生态安全

庆阳水土流失面积大、类型多样、程度不同,主要表现为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水力侵蚀主要发生在塬面和坡面,重力侵蚀主要发生在沟道和岸坡。河流泥沙的主要来源为沟道、岸坡的崩塌、滑塌产生的泥沙淤积,进一步分析这些区域,都具有地形破碎、植被稀少、沟壑发育、人口密度低等特点。因此,破解水沙矛盾必须从以下2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规划建设马莲河水利枢纽工程,保障煤炭资源开发和特色农业发展灌溉用水,同时拦截上游泥沙,减少入黄泥沙,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以一些重点支流为突破口,规划建设一批骨干拦沙淤地工程,水沙俱留,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4.2 坚持以水定发展,加强水资源管理,推进水资源集约利用

一是坚持以水定发展。把可利用水资源量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严控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严格实行区域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健全市、县两级行政区域用水总量、用水强度控制指标体系,逐步建立健全与水功能区相适应的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体系,加快落实主要领域用水指标。完善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以水定城、以水定产,合理确定经济布局、结构和规模,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二是坚持以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四项制度”为重点。认真落实中央、省上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办法等政策文件精神,不断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源头控制和事前管理;加强对地下水取水的日常监管,对报废水源井及自喷承压水水源井及时进行清理封堵,积极推进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自备水源井关闭和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4.3 坚持节水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开展节水行动

切实站在流域永续发展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大力开展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不断提高节水能力,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一是全力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加大田间节水设施建设力度,优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推广喷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集雨补灌、水肥一体化、覆盖保墒等技术。二是大力推进工业节水减排。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改造,对重点企业要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用水审计及水效对标,对超过取水定额标准的企业分类分步限期实施节水改造。三是城镇节水降损。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加快制定和实施供水管网改造建设实施方案,完善供水管网检漏制度,加强公共供水系统运行监督管理,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建成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节水型学校;从严控制洗浴、洗车、洗涤、宾馆等行业用水定额,严控高耗水服务业用水。四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健全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适时完善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全面推行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进一步拉大特种用水与非居民用水的价差。

4.4 坚持自产水、外调水相结合,努力构建供水网络体系,全面保障民生用水需求

在保护生态、涵养水源的基础上,坚持自产水、外调水相结合,优化配置水资源,全面保障民生用水需求。在外调水利用方面,近期通过实施庆阳市应急水源工程、甜水堡调蓄引水工程、扬黄工程延伸向庆城供水工程、芡子沟水库工程、莲花寺水库引水等工程,构建连接西峰区、环县、庆城县和合水县的基本水网体系,实现扬黄工程水源、葫芦河水源的连通。远期在充分利用现有供水水网的基础上,连接现有分片布置的区域供水水源,形成全市的供水水源连通,构建起较为完善的供水网络体系,实现当地水和外调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及联合调度。

4.5 坚持以河湖“清四乱”为抓手,开展河湖生态治理保护,确保河道长治久安

扎实推进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动真碰硬、坚决依法整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乱象,着力用法治力量保障和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持续加强河道治理项目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二是加强河流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开展马莲河、蒲河等主要河流水域岸线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完成市县(区)级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埋设河流管理范围界碑、界桩及警示牌,并向社会公告划定成果;按照划定的河流水域岸线保护范围,对区域内河流作进一步的排查评估,组织编制河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同时,建立形成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长效机制,实现标本兼治、系统治理。三是深入推进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推进马莲河、蒲河等重点流域水体达标综合治理,加快实施葫芦河、泾河、四郎河等良好水体生态保护项目,加强跨界河流污染联防联控。四是着力抓好河湖水生态恢复治理。组织开展河流水域岸线绿化工作,拓展水源涵养空间。加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生态保护综合治理以及生态修复力度,建设生态清洁型流域。

5 结论与建议

黄河流域治理与保护要本着“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总体思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突出水资源高效利用、水源涵养与保护、水污染综合防治、水生态治理与修复等主要任务。以“深度节水、极限节水”为重点,构建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优化配置体系;以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为重点,构建黄河流域水源涵养与保护体系;以黄河干支流生态廊道建设为重点,构建黄河流域生态安全保障体系;以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构建黄河水环境质量与水污染风险综合防控体系;以河流综合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为重点,构建区域水灾害防御体系;以创新重大政策、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建设黄河治理与保护的长效机制。通过抓节水、优配水、治污水、增绿水、防洪水“五水共抓”,系统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猜你喜欢

节水型水源节水
坚持节水
保护水源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南水源头清如许
节水型抽水马桶
寻找水源
节水妙想
太湖流域:统筹兼顾 多管齐下 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