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沙土地区以洋葱为主的高效种植模式

2020-12-18刘军民王全友

农技服务 2020年2期
关键词:平均价泰兴市荞麦

孙 玉, 刘军民, 王全友

(江苏省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 泰兴 225433)

洋葱营养价值高,是不可多得的保健蔬菜。由于洋葱适应性强,又耐贮藏和运输,在我国种植历史虽短,但经过近十几年国内外市场的拉动,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目前洋葱已成为了我国最主要的出口创汇蔬菜之一,许多农民通过洋葱实现了脱贫致富[1]。江苏省泰兴市目前每年洋葱种植面积约200 hm2,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洋葱平均单产67 500 kg/hm2,高产田块可达85 000 kg/hm2,其高产高效优势显著。近年来,该市种植业的主要经营者随着农村土地经营流转有序发展,由一家一户向适度规范经营的小型家庭农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由单纯追求高产向优质绿色、高效高产转变,茬口多样种植效益高的种植模式更多地被新型经营主体接受。为此,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示范推广了几种以洋葱为主的高效种植模式,其种植效益均远高于稻麦两熟种植模式,现介绍如下。

1 “洋葱-水稻”种植模式

1.1 茬口安排

洋葱采用地膜覆盖栽培,9月中露地播种育苗,11月中旬移栽,次年5月中旬至6月初收获;水稻栽培采用机插秧种植方式,采用泰兴市主推品种南粳9108,5月中下旬播种育秧,秧龄15~20 d,6月上中旬移栽,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

1.2 经济效益

据泰兴市多年示范结果统计,水稻产量平均8 500 kg/hm2,按市场平均价2.7元/kg,产值2.295万元/hm2;洋葱平均产量为6.75万kg/hm2,按市场平均价1.0元/kg,产值6.75万元/hm2,合计产值9.045万元/hm2。扣除生产成本3.75万元/hm2,纯收益5.295万元/hm2,总效益远远高于稻麦两熟种植模式。水稻和洋葱均为育苗再移栽,大田茬口衔接时间充裕;且水稻、洋葱水旱轮作,土壤养分利用存在互补性,土壤养分能平衡供给,有利于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高[2]。

2 “青花生-荞麦-洋葱”种植模式

2.1 茬口安排

花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4月中旬整地作畦播种,8月下旬收获上市;花生收获后及时整地播种荞麦,11月上旬荞麦收获,荞麦收获结束后及时清茬离田,9月10-15日在预留的苗床上育洋葱苗,11月上旬荞麦收获;洋葱9月中旬露地播种育苗,11月中旬荞麦收获后及时整地移栽,次年5月中下旬洋葱收获结束后再种植其他作物。花生、荞麦品种均选用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自主选育的泰花系列花生品种和苏荞1号、苏荞2号。

2.2 经济效益

该模式青花生产量平均9 000 kg/hm2, 按市场平均价4.4元/kg,产值3.96万元/hm2;荞麦产量平均1 125 kg/hm2,按市场平均价8.0元/kg,产值9 000元/hm2;洋葱产量平均为6.75万kg/hm2,按市场平均价1.0元/kg,产值6.75万元/hm2,合计产值11.61万元/hm2。扣除生产成本,纯效益8.3万元/hm2,总效益是稻麦两熟的4.5~5.0倍。

3 “洋葱-毛豆-莴苣”种植模式

3.1 茬口安排

洋葱采用地膜覆盖栽培,9月中旬露地播种育苗,11月中旬移栽,次年5月中旬至6月初收获;毛豆在洋葱收获后整地直播,品种选用苏奎1号,8月下旬至9月上旬收获;莴苣于立秋后7~10 d育苗,9月上旬移栽定植,10月下旬收获。

3.2 经济效益

该模式洋葱产量平均为6.75万kg/hm2,按市场平均价1.0元/kg,产值6.75万元/hm2;毛豆平均产鲜荚1.2万kg/hm2,按市场平均价3.5元/kg,产值4.2万元/hm2;莴苣产量平均为7.5万kg/hm2,按市场平均价1.0元/kg,产值7.2万元/hm2,合计产值18.15万元/hm2。扣除生产成本5.25万元/hm2,纯收益12.9万元/hm2,总效益是稻麦两熟的6倍。

4 模式栽培中洋葱高产的关键技术

4.1 品种选择

洋葱宜选择早中熟、优质丰产、不易抽薹、市场认可度高的品种。如红绯F1、红圣F1、紫阳等。

4.2 播种育苗

泰兴市一般在9月10-20日播种,苗龄在50~60 d。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2~3年未种过葱蒜类的地块做苗床,采取高畦育苗,畦面宽1.2 m,畦墒宽0.3 m,做好畦后踏实,灌足底水,待水渗下后播种。定植大田洋葱需育苗60~75 m2/667m2。播前用50度温水浸种10 min;或用50%福美双、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3%进行药剂拌种。将种子掺入3~5倍的细土,均匀撒在畦面上,然后覆盖0.8~1.5 cm厚度的细干土,在畦面上覆盖地膜。苗床的播种量一般控制在2.5~3.0 g/m2。

4.3 移栽定植

泰兴市洋葱定植时间一般在11月中旬。定株距为15~16 cm,行距为15~18 cm,栽植密度为3.45万~4.35万株/hm2。

4.4 肥水管理

洋葱定植后立即浇定植水,土壤封冻前浇1次封冻水。开春后平均气温达15℃以上时,开始随水追施尿素150~225 kg/hm2,返青时结合浇返青水追施硫酸铵10~15 kg/667m2,过磷酸钙20~30 kg/667m2。返青后,植株进入叶旺盛生长期进行第2次追肥,追施硫酸铵各15~20 kg/667m2。返青后50~60 d,鳞茎膨大期随水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0 kg/667m2,间隔15~20 d再追施1次。鳞茎膨大盛期,根据需要适量施肥。最后追肥时间应距收获期30 d以上。

4.5 病虫草害防治

生长期间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防治紫斑病。用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嗯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防治霜霉病。用40%嘧霉胺乳油1 000倍液,或40%灰霉菌核净悬浮剂1 200倍液防治灰霉病。葱斑潜蝇成虫发生初盛期和幼虫潜叶危害盛期,用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防治[3]。

5 模式栽培中其他作物栽培的关键技术

水稻、荞麦、花生、毛豆、莴苣生产过程中的肥水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技术同于大面积生产。

5.1 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

洋葱、花生、毛豆等作物目前已大面积使用地膜覆盖栽培,地膜覆盖具有保墒、保肥、保温等作用,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但同时也存在较为严重的残膜污染土壤问题。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自2016年起与中科金龙化工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了PPC生物降解膜试验示范工作,先后在花生、毛豆等作物上进行了降解膜试验应用表明:早春覆盖应用降解膜,对各作物保墒、增温效果明显,一般应用50 d后,降解膜表面出现裂纹,进入开裂期,在作物成熟收获后降解膜基本能自行降解为小碎片,大大减少了残膜回收、清除的劳动力成本,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的新技术[4]。

5.2 化控技术的应用

当田间营养生长旺盛时,花生、荞麦、毛豆等作物生长中后期容易倒伏,进而影响中后期田间管理及收获产量,因此适当化控是保证丰产丰收的重要手段。多年来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试验研究基础上,总结完善了超生宝、多效唑在花生、荞麦、毛豆等作物上的抗倒增效应用技术。对于生长旺盛的田块,花生于结荚期株高30~35 cm时,以超生宝60 g/667m2对水45 kg/667m2喷雾可较好地控制花生结荚期营养体生长,均衡提供植株所需的营养,持久控制花生枝叶旺长,降低株高,促使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同时,对后期叶斑病、锈病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促进花生荚果充实饱满;荞麦于5叶期用超生宝40 g/667m2对水60 kg/667m2喷雾能有效抑制基部节间的伸长,并能促进分枝,抗植株倒伏,提高产量;毛豆于初花期以超生宝60 g对水60 kg/667m2喷雾,可矮化植株,控制徒长,达到壮杆、壮根、防倒、抗逆、平衡营养的作用。

5.3 花生种衣剂拌种技术

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9年开始进行花生种衣剂拌种技术研究,筛选了适宜当地自然生态和生产条件、防治花生地下害虫效果显著的种衣剂品种(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其具体使用方法为用量450~600 mL/hm2+5%氯虫苯甲酰胺675 mL/hm2+水4.5 L/hm2混合均匀拌种,即混即拌,拌后晾干待播;优选了集花生地下害虫防治、苗期病害控制于一体的种衣剂组合,即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50~600 mL/hm2+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75 mL/hm2+升氏(50%多菌灵+5%氟硅唑)可湿性粉剂225 g/hm2,或亮盾(25 g/L咯菌腈+37.5 g/L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150 mL/hm2,或瑞苗清(24%恶霉灵+6%甲霜灵)水剂75 mL,对水4.5 L/hm2,播前均匀拌花生种仁180~225 kg/hm2,既能较好地减轻苗期根腐、茎腐病害,较好地控制中后期地下害虫危害,又对中期白娟病有部分控制效果,有力地促进和保障了花生产量提高及质量安全,促进了花生生产的节本增收[5-6]。

猜你喜欢

平均价泰兴市荞麦
泰兴市虹桥镇开展电气线路专项整治
红山荞麦看木森
点菜
我国科学家发现荞麦属新种
“实境课堂”为青少年点亮前行之光——泰兴市少先队实施红色基因工程
军旗下的少年——泰兴市鼓楼小学少年军校品牌探源
荞麦
8月芒果市场监测分析
6月芒果市场监测分析
7月芒果市场监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