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畜禽屠宰工业园建设的探讨
2020-12-18董艳德段建强
董艳德,刘 旗,赖 毕,段建强
(1.湖南省株洲市农业农村局,湖南株洲412007;2.湖南省株洲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株洲412000)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畜禽的集中屠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冠肺炎、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后,该项工作更是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加强畜禽集中屠宰,建设好畜禽屠宰工业园,是摆在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面前需要认真研究、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1 株洲市畜禽产业发展的现状
1.1 畜禽生产情况
全市2019 年年出栏生猪350 万头、牛5.1 万头、羊65 万只,出笼活禽2200 万羽。有规模养殖场1340 家,其中生猪规模养殖场户1120 家,年出栏180 万头,规模养殖占比51%。全市5 个县市有4个是国家养猪大县,规模最大的龙华农牧养殖基地年出栏生猪30 万头。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省内外知名养殖企业在我市建设规模场11 家,2020 年底可新增生猪产能51 万头,规模养殖占比将提高到62%。规模养鸡场户100 家,出笼382.4 万羽,规模养鸭场户10 户,出笼36.6 万羽,规模养禽总场户110 家,年出笼419 万羽,规模养殖占比19%。规模最大的吉泰种禽场年生产鸡苗5000 万羽。全市畜牧业产值72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3%。
1.2 流通情况
全市有近一半的活大猪、规模场活禽调至外地市场,是全省重要的生猪供应基地。但牛羊自给率不足,分别有40%和20%来自外地。株洲城区流通比较活跃,每天消费猪肉约130 吨,其中外地鲜肉、冻产品、肥膘共10 吨。每天消费鲜牛肉约16 吨,90%来自外地。每天消费羊肉11 吨,70%由外地供应。每天消费活禽约3.3 万羽,其中活鸡2.5 万羽,活鸭0.5 万羽,年消费活禽1100 万羽。有活禽批发商29 户,零散分布在城区20 个批发点。有活禽零售商731 户,分布在城区52 个农贸市场,受我市禽类品种单一的限制,城区交易量中株洲市本地的活禽只占35%。
1.3 屠宰情况
株洲城区原有3 家A 类生猪屠宰场,1 家B类、1 家过渡场,日屠宰生猪约1000 头。经环保整治后只剩下2 家A 类场继续生产。唐人神是国家级龙头企业,日屠宰生猪550 头左右,其中400 余头猪的鲜肉直接进入市场,不到100 头用于腊制品、香肠深加工,其唐人神商标是国家驰名品牌。城区没有正规的牛羊定点屠宰企业,有12 家牛的临时屠宰点,分散在城市居民区或城郊结合部,日宰杀活牛50 头左右,春节高峰期过百头,活牛90%为北方牛。禽类屠宰企业城区只有芦淞区江氏牧业一家,仅限于活鸡,日屠宰能力5 万羽,日实际屠宰0.3 万羽,屠宰量不到城区消费量的6%,主要供应部分超市和定点餐馆。江氏牧业的屠宰车间建在城市居民区,场地狭窄,进出不便,选址不大合理。全市共有生猪屠宰场15 家,其中A 类9 家、B 类6 家,年屠宰生猪63.4 万头。攸县有一家鸭的屠宰加工厂,场地规模较大,但屠宰量小,经营业绩不佳。
2 畜禽屠宰工业园建设的意义
2.1 产业发展的需要
屠宰环节上承养殖生产,下连市场销售,是禽业发展的纽带,也是产业化经营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全链条布局和经营,才能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生产经营效益、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我市生猪养殖在猪周期的低谷常常血本无归,牛羊、禽类养殖发展速度慢,养殖效益差,因为不能屠宰用于冷储调剂,导致活禽压笼时有发生,有时只能被迫忍痛将活禽深埋,这些都与屠宰环节明显短板不无关系。畜禽屠宰工业园,就是将生猪、禽类、牛羊等畜禽集中到园区屠宰,形成集屠宰加工、肉品冷储、物流商贸于一体的肉食品工业规模产业区。建设畜禽屠宰工业园,就是要建设畜禽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和精深加工示范基地,推动资金、人才、技术等现代要素向园区集中,推动加工产能向畜禽产品主产区和重要物流节点布局,形成规模效应。它不仅可以补齐屠宰这一短板,适应今后由“运猪”向“运肉”、由“销活禽”向“销产品”两个转变,引导生产因素、生产资源合理流动和分配,支持各地聚焦优势特色主导品种,打造各具特色的畜牧业全产业链,培育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还能节约环保、物流、管理、服务等成本,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
2.2 疫病防控的需要
活禽交易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重要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我市城区没有专业的活禽批发市场,20 个活禽批发点全都散落在居民区,设施条件极差,几乎没有防疫措施,在大部分活禽从外地调入、输入性疫情风险本来就很大的叠加下,疫病发生和传播的几率就更高了,严重危害经营者、附近居民和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由于经营过度分散,无形中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前几年多次需临时关闭活禽交易市场,结果到位情况都不理想,直接影响到疫情的防控。为此,国家四部委文件(国卫计应急发〔2017〕10 号)、湘政办明电〔2014〕17 号文件均要求:逐步取缔活禽交易,实行禽类集中屠宰、冷链配运输、冰鲜销售。湘政办发〔2007〕23 号文提得更明确:“要制定计划,分步推进家禽定点屠宰,省会和市州政府所在地要逐步推行‘禽类定点屠宰、白条禽上市’制度。”
2.3 质量保障的需要
肉食品质量安全需要从养殖、运输、屠宰、市场、加工到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监测监管,单靠市场监管部门在市场环节末端把关是难以保障的。屠宰检疫包含产地检疫复核、疫病和“瘦肉精”检测、宰前检疫、宰中检疫、宰后检疫多个流程,是质量安全保障不可或缺的一环。因为没有实行集中定点屠宰,缺失有效的屠宰监管,我市肉牛注水现象比较普遍,城区市场超过八成的牛肉为注水肉。由于肉眼难以分辨,一些病死牛羊禽肉也趁机混入市场和餐饮单位。因为没有屠宰检疫,没有检疫证明和检疫标识,对牛羊禽肉无法实行溯源管理,肉食品质量安全存在明显的漏洞和风险。
2.4 城市文明的需要
众多的牛羊禽类暂存点、批发点、宰杀点,粪污满地,污水横流,臭气冲天,蚊蝇纷飞,废弃物乱丢乱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周边居民深受其害。栏舍工棚乱搭乱建、生产工具乱堆乱放,有碍城市观瞻和市容市貌,极大地影响文明城市的创建和巩固。
3 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3.1 建设规划启动难
畜禽屠宰工业园属于农业企业,享受一些优惠政策,不像工业、高新企业有丰厚的税收,地方财政获益不多。国家仅对生猪实行了强制性的定点屠宰,而对牛羊禽类只要求逐步推行,没有强制。畜禽定点屠宰牵涉面广,涉及的个体从业人员多,容易引发群体矛盾,工作难度大。这些问题导致许多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工业园区推动该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总体规划,不愿敢为人先。
3.2 消费习惯改变难
“鸡吃叫,鱼吃跳”是人们一直以来的消费理念和习惯,对冷鲜肉、白条鸡、冷冻产品大都抱着排斥态度,认为其口味、口感较差。在禽类产品消费中,大多数消费者还顾虑白条鸡、冷鲜禽肉、冷冻产品不干净、不卫生,质量安全无保障,尤其担心产品是病死鸡鸭,只有亲眼看到宰杀才放心。
3.3 利益分配调整难
养殖、屠宰、销售各分一块,相互分离,无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没有形成统一的链条。各环节从业群体有各自的利益,启动定点屠宰、建设工业园,重新洗牌,势必会触及部分群体的既得利益。
4 工作建议
4.1 提高思想认识
要充分认识畜禽集中屠宰、建设屠宰工业园在产业发展、疫病防控、环境整治、食品质量安全和文明城市创建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提高政治站位,把这项工作作为民生工程的大事、实事来抓。尽快制定建设规划,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助推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让人民群众真正吃上“放心肉”。
4.2 作好建设规划
围绕“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配送、冷鲜销售”的目标,合理选址,制定畜禽屠宰工业园规划建设方案。原湘江投资发展集团和润锦置业在荷塘区辖区内均有手续完备的土地,且都有建设意向,无需重新办理用地审批手续,能节约前期准备时间,可考虑优先选址。屠宰场既要规划有屠宰车间、又要有分割车间,以满足产品链式初加工的需要。屠宰工业园要以屠宰车间为核心,配套建设大型冷库、肉品加工厂,形成集屠宰加工、肉品冷储、物流商贸与一体的肉食品工业规模产业区。园区要按现代化的要求,高标准建设,同时配套建设好粪污处理设施,防止环境污染。
4.3 理清建设思路
4.3.1 建设原则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投入,股份经营”的原则,通过市场机制,补齐短板,完善链条,提高效益。
4.3.2 建设主体
考虑各群体利益的维护和合理分配,避免出现新的矛盾,减小阻力,建设主体由相关利益群体组成。生猪屠宰场为原关停和停业整顿的3个生猪屠宰场业主、生猪及其产品经纪人、部分养猪大户,禽类屠宰场为禽类加工企业江氏牧业、29 户禽类批发商和部分养鸡大户,牛羊屠宰场为原分散宰杀的12 个经营户。这些主体成员分别对三个屠宰企业共同投资、股份经营。被选定的园区业主可采用变卖、租赁、股份投资的方式参与建设或经营。
4.3.3 建设方式
三个屠宰场独立核算,独立经营,由三个不同主体分别单独或与园区业主共同建设。可同时开工,也可分批进行。冷库、污染处理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由园区业主和屠宰场经营业主协商建设。
4.4 加强政策支持
畜禽集中屠宰和屠宰工业园建设涉及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强力推动。市民固有的消费习惯、消费心理是工作开展最大的障碍,建议市政府下文明令:严禁畜禽私屠乱宰,城区市场严禁活禽交易,畜禽产品只能实行“集中屠宰、冷链配送、冷鲜销售”。这是至为关健的政策措施,是推进畜禽集中屠宰和屠宰工业园的根本保障。要督促相关部门积极履职,为屠宰工业园建设排忧解难,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