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校生挺进“体制内”

2020-12-18杨文滢

记者观察 2020年34期
关键词:名校体制公务员

文 杨文滢

最近,某海外名校硕士毕业生归国求职,报考了四川家乡的乡镇公务员。到了面试那天才发现,面试环节所有人,都来自“双一流”高校。近年来,抱有同样“进体制”想法的名校毕业生正在逐年增多。2020年8月,杭州市余杭区招聘了一批清华、北大毕业的研究生到街道工作,2019年深圳多所中学公布的招聘名单也几乎是清一色“清北”毕业生。

在急剧变化的就业环境中,体制对年轻人伸出橄榄枝,重新焕发出巨大的吸引力。逐年增长的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可见一斑。名校毕业生青睐“体制内”,体制内人才选拔机制变化有着怎样的背后逻辑?如何才能更好地引导高校毕业生合理就业?

一 名校生进“体制内”已成趋势

来源:人民日报、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

首先,如何定义“体制内”呢?我们常说的“体制内”,通常指的是以公务员为主的国家各级党政机关、以“科教文卫”行业为代表的事业单位和一众国有企业。稳定、安逸、有保障一直是体制内工作的标签。

根据北京大学发布的就业报告显示,2019年校本部共有2822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其中到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比例为49.79%,去国有企业的占27.14%。也就是说,超过四分之三的北大毕业生进入体制。其中,到党政机关工作的比例从2015年的10.72%提高到2019年的17.08%,而到民企就业的人数仅为2015年的一半。

相关的数据在名校中具有代表性。

从收集到的2019年“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可以看出,到体制内单位就业已成为主流,近50所院校毕业生体制内就业率超50%,最高达到90.31%。其中就业率最高的学校分别是东北师范大学(90.3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9.51%)、北京师范大学(87.65%)。而且,相关统计结果还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结论:似乎学历越高的毕业生越倾向于选择体制内就业。

数据调查还显示,在考研考公队伍不断壮大的情况下,事业单位和国企仍是主流选择。

此外,就业方向与高校性质有关行业色彩较浓的高校,有更多毕业生前往“体制内”,如排行靠前的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与综合类院校相比,行业色彩较浓的高校本身就需要面向行业办学,肩负着为各行各业培育高层次人才的使命。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

2019年部分“双一流”高校毕业生体制内就业占比(仅统计协议就业人数,师范类院校数据仅供参考)

数据来源: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一直以来,名校学生进体制内单位就业,并不新鲜。最近几年出现的新就业动向,是进一步“下沉”,到“更低层级”的体制内单位,如进中小学当教师、到乡镇担任公务员等。

现实中,不少用人单位也明显感受到,招名校生变容易了。深圳市龙华区教育局一名干部透露,该区在2017年才招到第一名北大应届毕业生当中小学老师。到了2020年,则招到了48名北大毕业生和28名清华毕业生。

杭州余杭区委组织部招聘负责人也表示,之前很多(名校)毕业生只看重省级单位、大国企、优质民企,很少关注到地市,更别说区县。2017年,余杭区开始主动前往清华、北大等校做推介,“反响超乎预料,报名人数也很多”。

二 体制内待遇提高,工作稳定性优势明显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名校毕业生青睐国企和事业单位?除了“稳定”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体制内单位福利待遇的明显提升。

“以前总以为体制内收入偏低,后来才知道不是那样。”毕业后,拿到多家知名企业offer的刘华君发现,尤其在浙江、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基层公务员的收入甚至比当地的民企、外企要高。

从平均数看,体制内单位的收入水平已将体制外甩开。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0501元,比上年增长9.8%,而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3604元,比上年增长8.1%。

比如,杭州余杭区面向“清北”引才时开出的待遇就非常优厚。当地先以事业编制解决身份问题,硕士生参照正科级薪酬水平享受绩效工资福利待遇,博士则参照副处级。被引进的“清北生”如不以事业编进入,还可以成为年薪制的政府雇员,博士学历的中级雇员约38万元、硕士约35万元,此外还有数万元的各项补贴等。

深圳大规模招聘“清北生”入职中小学教师岗位时,一度打出“有钱有闲有尊严”的口号,有的学校,硕士生入职可拿到28万元年薪。当地教师的“高收入”也得益于当地公务员工资的提高,深圳一所中学的校领导表示,深圳教师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基本相当。

此外,经济形势变化莫测,体制外对名校学生有吸引力的就业机会减少,也是大批名校生挺进“体制内”的主要原因。

2019年毕业生党政机关就业占比较高的部分高校(2019年,仅统计协议就业人数,加*为本科生数据)

北京大学2018届硕士生刘维考进了一家央企,在他看来,到互联网企业工作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现在赶不上趟了”,他求职时,“很少再有工作三五年就财富自由这样感性的财富故事,相反,一些大型企业35岁之后被裁员的传说,越来越吓唬到大家。”

加之疫情“黑天鹅”下,许多大型公司倒闭破产,不少人因此失业,而体制内单位的人员却基本不受影响。“体制外环境的不稳定性,让我们愈发珍惜手中这份有安全感的工作”入职公务员的毕业生刘强这样说。

三 选调生扩招,各地专项计划“抢人”

安逸稳定、职业保障、待遇中上等,只是体制内单位最浅的优势。名校毕业生更看重的,还是未来的发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定向选调和“人才引进”计划出炉,各地政府都致力于为名校生配套较好的人才未来发展政策。

为吸引名校生,一些地方拿出了“真金白银”。陕西省在2020年面向北京大学招录选调生的公告中写道,被分配到县或乡镇工作的,硕士和本科生可获每年3万元的生活补贴,博士则有5万元。

与此同时,高校也在鼓励更多学生进“体制内”。北京大学在2019年启动号召毕业生深入基层的“薪火计划”,聘请了105名“选调生校友导师”返校举办报告会,“以切身的经验和鲜活的经历影响和激励在校学生”。

选调生成为名校毕业生进入“体制内”的另一条通道。2019年北大就业报告显示,共有429人签约了29个省份市的定向选调生和人才专项引进项目。自2010年启动定向选调,已和31个省份建立合作关系,2020届签约选调的毕业生人数创下新高。清华大学的选调生规模也在迅速增长,2019年269名清华毕业生通过定向选调的渠道到基层公共部门就业。今年5月,四川省出台《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人才支撑的若干举措》,提出每年拿出10%左右公务员招录计划,用于县乡选调生招录。

通过选调,毕业生不用参加公务员考试就能成为公务员,还会得到“重点培养”。成都市委组织部要求,区县应合理调配本区域内的科级非领导职务空缺职数,为新录用的硕士、博士等高学历选调生任职定级预留充足的职数,还要求对达到《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最低任职年限且表现优秀的选调生,要及时提任上一级领导职务,个别特别优秀的,可按程序审批后破格提拔。

在浙江基层组织部门工作的张通也提到,当地还为招录的选调生建立了“90后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将名校人才纳入后备干部管理,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提拔干部时论资排辈的固有思维。

还有一些地方,拿出了公务员考试和选调之外的第三招——“人才引进”计划,如杭州余杭区面向清华、北大毕业生开展“招聘党政机关储备人才”计划。

这些毕业生只需经过“现场面试考核”,被录用后先以事业编制解决身份,聘期内表现优秀的可聘为所在单位中层正、副职,之后再择优逐级提拔。

四 社会背景因素下,落户及子女教育问题

落户一直是毕业生就业尤为关注的方面。不少名校生选择体制内的工作,还有一个更实际的原因,那就是国企和事业单位可以解决大城市的户口问题,相比民企或许起薪高点,但还没有高到愿意让毕业生放弃户口这一福利。

而与城市密切相关的子女教育、就读等问题。比如福建省面向清华北大和人大的毕业生政策中:不止职务安排与资金补贴条件优越,光是“子女安排到条件较好的公办学校就读”,不用买学区房,就能享受最好的公立学校资源,这是去民企工作挣多少都难以媲美的。

所以,不说“双一流”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待遇,其实,就是普通体制内单位的公务员,也是现在很多应届生就业的香饽饽。

近年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的相关调查同样表明,心仪国企和事业单位的名校毕业生并非找不到其他工作,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因素:一方面,大城市落户政策不断收窄,落户名额被严格压缩,户口越来越“值钱”。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的发展面临困局,今年一季度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7%,比去年同期增速降低了7.9个百分点。在如此双重背景下,毕业生为什么首选体制内工作,就更不言而喻了。

厘清毕业生青睐国企和事业单位的真实原因,才能更好地引导高校毕业生合理就业。名校毕业生挺进“体制内”,是体制内单位吸引人才的“好消息”,但同时也提醒,整体就业市场的活力还不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应更多元。更有活力的就业,不应局限于“体制内”,还应有更广阔的天地。

就毕业生个人而言,体制内有诸多优势,但也有天花板和局限性,对于高层次的需求如尊重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需求比较难实现。总之,是否选择“体制内”还要针对个人情况综合分析,不要盲目报考,要结合性格、特长及职业理想来考虑是否从事这个行业。

猜你喜欢

名校体制公务员
全国名校导数高考满分模拟卷(A卷)答案与提示
全国名校导数高考满分模拟卷(B卷)
全国名校椭圆精选精练题(B卷)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最俗的创业故事是“离开体制”
五室友被英国同一名校录取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经典来信
对南方城市分流制排水体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