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视域下高校共青团对“佛系大学生”引导策略
2020-12-17王熙
摘 要:后现代主义自从传入我国之日起,就消磨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个人意志。我国进入新时代,社会各方面正经历着重要变革。“佛系”之风乘风刮入高等学府。在后现代主义的土壤中,“佛系大学生”的占比越来越高,这为高校共青团的青年思想引领工作带来了挑战。因此,高校共青团要在理想信念、价值引领、网络教育和朋辈示范等各个方面加强对“佛系大学生”的引导。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高校共青团;佛系大学生;策略
一、后现代主义的解读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危机的背景下,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欧洲,针对西方现代主义暴露出的问题进行解剖,具有一定的批判色彩。它反对现代西方社会所推崇的绝对真理、主体等理念,批判反思现代社会的运行机制,强调差异,崇尚不确定性,接受创新与变化。后现代的思维方式就是反对现代性的理性至上,人类中心论等问题,它提出了“去中心”,倡导差异性、多元化、创新还有非理性的思维方式[1]。
我国学者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潮基本上有两种倾向:一是积极肯定其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主张完全吸收这个理论以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二是消极否定,认为后现代主义主张的个人主义、批判主义和虚无主义会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带来负面影响,破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冲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影响。这两种倾向都是极端地看问题,没有全面地分析它对高校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它的优劣势,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二、“佛系大学生”概述
(一)“佛系”概述
“佛系”一词最早来源于日本,其文化特点是消极避世、随遇而安、不求上进、不问前程等等。2017年12月底在我国互联网上迅速传播,成为青年大学生的流行话语之一。一时间由“佛系”派生出来了很多新词,“佛系青年”就是其中之一,指有一部分青年群体的“可有可无、不走心、不怒不争不抢”的处事态度。
(二)“佛系大学生”特征
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大学和社会的过渡期,对于网络新媒体时代中的海量信息无法做出正确的甄别与判断,缺乏理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临学业和就业压力,普遍存在焦虑感。因此,当“佛系”之风以消极、逃避的特征席卷而来时,他们好似找到了救命的稻草一般,避世到了精神“桃花源”。因而衍生出“佛系大学生”群体,他们有以下特征:
1.思想上消极懈怠,表现为理想信念虚无化、价值观模糊化。“佛系大学生”奉行“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思想,即怎么也行,不為难自己和别人。在高校中一部分大学生所秉持的“都行、可以、没关系”的做事方法,正揭示了他们事事不积极、处处不坚持的思想现状。因为害怕争,所以不想争,同时也因为不想争,所以不争[3]。因此,“佛系”就成为他们畏难逃避现实的借口,来掩饰理想信念的丧失和精神世界的空虚。
2.学习上一切随缘,表现为分不在高,及格就行,挂科也行,“听天由命”的学习方式。上课认真听老师的授课内容,课后完成作业,考试只求飘过。要求考的证都考,没有更高的专业追求目标,就像算盘一样,老师拨一拨,他们动一动,从不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业中。对大学生就业创业项目的参与欲望极低,对未来的薪资没有目标,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
3.生活上随遇而安,表现为淡然处世、“看破红尘”的生活态度。“佛系大学生”认为人活在世上要清心寡欲,不争不抢,他们崇尚简单的生活,“主张人要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不要过分贪婪、虚伪、做作,要以平常心来为人处世[2]。总之,“佛系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就是“潇洒”人生,追求游戏快活,逍遥自在。
由此看出, “佛系”本身是一种对挫折和现实压力的逃避。“佛系”态度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害无利。
(三)“佛系大学生”现象的原因
1.外部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多数在无忧无虑的经济环境中成长起来,极易滋生“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消极价值观。同时,由于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方方面面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各种社会思潮和文化价值观一股脑涌入我国,势必会对接受能力强的青年大学生产生影响。“佛系”文化的传入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和心理方面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而后现代主义自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立即以其批判主义特征渗入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个人意志进行消磨。如今,40多年过去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丝毫未减。“佛系”文化进入我国,迅速在大学校园中兴起,正是后现代主义思潮为其搭建了“温床”。
2.内部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成熟期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和完善期。然而,由于外部环境和发展条件所限,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不牢固,思辨能力不强,极易受到外来文化和网络世界中所谓“舶来品”的影响。因此,在后现代主义的土壤里,当“佛系”文化传来时,“佛系大学生”迅速找到了精神乌托邦,为自己的“不求上进”“得过且过”找到了文化依赖,实则是理想信念不坚定,畏难逃避现实和不想努力的借口。
三、高校共青团对“佛系大学生”的引导策略
高校共青团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承担着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使命,引导“佛系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义不容辞。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传入我国,社会各界对其态度褒贬不一。高校共青团应该辩证地看待它,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其优势,对“佛系大学生”进行鞭策引导。
后现代主义提倡去中心化,提倡平等性。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共青团往往作为主体对大学生这个客体进行思想引领教育,等级层次分明。工作大部分是层层布置任务,一级一级落实任务。长此以往,共青团和大学生的关系就十分被动,大学生时时在忙于应付上级的任务中徘徊。“佛系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就不高,久而久之,在这样被动的关系中,他们逐渐就丧失了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消极应对,不会再参与任何活动。因此,高校共青团首先要厘清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打破传统的主客体关系,建立主客体平等关系,提高“佛系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这一群体的活力,让他们作为主体参与到学校各级各类的活动中。
(一)利用自身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高校共青团要联合思想政治教学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在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向“佛系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他们的理想信念认同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学生大脑,以中国梦为奋进方向,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信念和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利用共青团自身优势,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活动,让“佛系大学生”主动发挥能动性,参与其中,成为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佛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社会上各式各类的文化互相交汇融合。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各类文化就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三个方面:国家、社会和个人对公民提出要求。因此,高校共青团鼓励大学生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佛系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还没有成熟,容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在这个关键时期,高校共青团要在群团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各种方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他们能够真正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和真谛,引导他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让他们懂得什么样的价值观要坚守。要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和事物,比如民生时事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和解读,配合趣味形式对其进行解读,使其轻松愉悦地进行学习。促进“佛系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利用好信息化媒体平台,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后现代主义的冲击和“佛系”文化的兴起,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新时代大学生了解社会的主要途径。如今,一些网络平台由于利益的驱使,在推送文章时,故意夸大捏造虚假信息为博眼球。因此,高校共青团应牢牢掌握并监管各级团组织的网络平台,制定合理、操作性强的网络管理制度,对各社团、协会和班级在网络平台上的内容加强审核,为大学生,尤其是“佛系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共青团要占领好网络阵地,利用网络和学生紧密联系的天然优势,结合学校特色,最大发挥大学生的主觀能动性,集思广益,打造优质的网络文化品牌。通过网络平台如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平台输出网络优秀文化产品,吸引他们积极关注参与。
(四)发挥朋辈示范引领作用,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特色校园文化体系
高校共青团是校园活动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应发挥自身的天然优势和号召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引导“佛系大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针对“佛系大学生”进取心不强,高校共青团要引导他们多向身边正能量的同学学习,要善于发现校园中典型的人物事迹,多维度、多方位树立典型,比如从在校生中,优秀毕业生中树立典型人物,利用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访谈、评奖、交流会等方式使得先进事迹入脑入心,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四、结语
高校共青团肩负着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使命。面对后现代主义和“佛系”文化的冲击,高校共青团应加强对“佛系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发挥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优势,引导他们振作起来,践行青春使命。
参考文献
[1] 骈文娟.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兰州理工大学,2014.
[2] 谢雪瑜.大学生的“佛系”心态的剖析及其转化[J].黑龙江生态工程视野学院学报,2019年11月 第32卷第6期,103-105.
[3] 王春丽.思想政治教育对佛系大学生的正向思想引导[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月 ,63-65.
作者简介:王熙(1988- ),女,山西运城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