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字句动词挂单问题研究

2020-12-17李婉鑫

北方文学 2020年23期
关键词:研究

李婉鑫

摘 要:“把”字句研究占据现代汉语研究重要地位,“把”字句动词挂单是特殊用法。本文研究出现“把”字句动词挂单的原因、该用法动词特征和该用法自身特征。

关键词:“把”字句;“把”字句动词挂单;研究

“把”字句动词是学界研究的热门。《现代汉语》(黄廖本)指出,动词前后常常有别的成分,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出现,尤其不能出现单音节动词。[1]

但是“把”字句动词单独出现即挂单现象是存在的。“把”字句的动词挂单原因,动词挂单条件和限制,以及这样的“把”字句不同于其他“把”字句的特征,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问题。

一、“把”字句动词挂单出现的原因

(一)押韵

早期“把”字句产生于诗歌而成熟于韵文,后来用于口语和散文中的“把”字句不过是继承它们在诗歌韵文中成熟的那一部分……出现了今天的局面:两种“把”字句、两种使用环境。一是诗歌韵文中的“把”字句——继承并发展了成熟以后的“把”字的语法。二是散文口语中的“把”字句——继承发展了成熟以后的“把”字的语法。”[2]在唱词、歌曲、古诗词等特殊形式的文本形式中经常出现“把”字句的挂单现象。歌曲中:

那是外婆拄着杖将我手轻轻挽

(《外婆的澎湖湾》叶佳修 词曲)

唱词、歌曲、古诗词等这些文本形式是比较特殊的,有自身的规律和语言特征。为了合辙押韵,会出现“把”字句特殊形式的运用。押韵可以体现音乐美以及语篇之间的顺利衔接。

(二)节奏

在歌词以及唱词中具有对照的格式以及反复呼应。一般歌词和唱词都是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节奏,这样可以让整体衔接更加顺畅和紧密,具有整体性。“把”字句动词前挂可以让语言节奏更加对应与清晰,抑扬顿挫。例如:

从今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黄梅戏《天仙配》)

如果不把“把”字句的动词前挂那么就是:

从今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还家。

在对应以及唱词的节奏上不流畅,句子节奏不如之前的强,在整体衔接上也不够流畅。

(三)突出焦点

在上古汉语中也有宾语前置,动词在后的现象,但是是在某些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疑问代词宾语、某些否定句的代词宾语以及受强调的名词宾语经常前置到动词前面,例如“吾谁期?(论语/子罕)”“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3]这些都是焦点成分的前置,和焦点表达相联系,突出焦点。

部分的古诗词、歌曲、戏剧会受上古汉语的影响,在文本形式中用焦点前置的方式来突出焦点。把动词放在后面,把其他成分放在前面,突出重点是宾语,给使用文本的主体传递出重要信息。例如:

我的心昏沉沉,为了把她爱

(《小情人》辽宁民歌)

但是还有肯定形式和不受上古汉语影响的“把”字句动词挂单,宋玉柱认为:“‘把字句的意群重音一般总是落在动词或与其有关的连带成分上。”[4]动作在后将信息表达位置后置,强调动词,突出焦点。例如: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拿着钱,对我把头点,我高兴地说了声:“叔叔再见”!

(儿歌《一分钱》)

(四)语义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句式中一个比较特殊的句式。“把”字句挂单是特殊形式的“把”字句用法,动词也具有处置义。具有处置义的动词具有[+完成][+持续]义,而单音节词进入“把”字句中主要是侧重[+持续]义,强调动作行为的进行和持续。例如:

帮助我老婆把文化学

在这里学锄地我把师投

(豫剧《朝阳沟》选段)

动词也具有致使义,具体表述为:责任者致使对象发生位移。例如: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

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

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

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

(《军港之夜》马金星词 刘诗召曲)

二、“把”字句动词挂单动词的特点

我们通常将“把”字句中单纯出现的动词叫做光杆动词。对光杆动词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以吕叔湘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光杆动词是指“没有任何附加成分的动词”,即前无状语、后无补语和动态助词。这是对光杆动词的狭义理解;广义理解以范继淹为代表,他在讨论介词短语“在+处所”时的光杆动词比吕叔湘要宽泛一些,仅指后面不带其他成分的动词。[5]

而我们讨论的“把”字句挂单问题属于单音节光杆动词。光杆动词要具有“处置义”、[+完成][+持续]义,而且影响性是要自足的。单音节光杆动词以上特征有些是不符合的,“把”字句的动词挂单也是有条件的:动词要具有处置义、[+持续]义。还要结合文本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是押韵、节奏、焦点、语义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

并且动词一般是动作动词和心理动词。如动作动词“上、唱、摇、点”等,心理动词“爱、想”等。同时动词在意义上强调受事,多表示动量短或尝试义,且意义具体而实在。

三、“把”字句动词挂单的特征

(一)文本形式

一般是在戏剧、歌曲、古诗词等文本形式中出现和使用,和音乐、押韵等内容相关,让文本整体衔接更加流畅和和谐,营造音韵和节奏美。“把”字句动词挂单出现是有原因和作用的,是语义、语用、语法、使用习惯、历史选择等多方面综合产生的结果。戏剧、歌曲、古诗词等文本形式缺少“自足性”,具有不同于现代汉语结构的特征,所以经常出现“把”字句动词挂单现象。

(二)动词

如上文所述,把”字句的动词挂单也是有条件的:动词要具有处置义、[+持续]义。并且动词一般是动作动词和心理动词。

豫剧《朝阳沟》是豫剧的经典剧目,传唱度和流行度很高。上文提到的《朝阳沟》唱词中“把”字句动词挂单现象多次出现,并且具有处置义、[+持续]的意义,动作动词动词居多。“把”字句动词挂单在动词方面具有显著特征。

(三)句子结构

“把”字句动词挂单可以将句子中的主谓宾结构转化为主宾谓结构,可以突出句子中的焦点,给阅读文本的对象传递出重要信息和内容。并且在戏剧、歌曲、古诗词等文本形式中单音节动词可以适当延长,在演唱时拉成演唱词的时长,这样也可以突出焦点。

(四)具有处置和致使义

范晓认为:“在现代汉语中,“把字句中的‘把+名和它后面动词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处置意义,即‘处置名物以某种V;另一种是使动意义,即‘致使名物以某种V。”[6]“把”字句动词挂单具有处置和致使义。

例如上文提到的儿歌《一分钱》中“对我把头点”,表达的意思应该是“对我点头”,表达的是处置义,强调“点头”这个动作。

上文提到的《军港之夜》中“把”字句的构式义为 “致使—位移”,一个对象让另一个对象发生位移。歌曲中“把战舰轻轻地摇”,表达的是致使义,动作使主体发生了位移。

四、结语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研究的热门,“把”字句动词挂单是特殊用法。尤其是在特殊文本形式中体现出不同的特征。“把”字句动词挂单在文本、动词、文本结构、意义上也具有自身的特征。“把”字句动词挂单问题研究为现代汉语以及其他学科研究提供解释依据和新思路新方法。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6.

[2]路琪.论“把”字句动词挂单问题及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发[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11):72-74.

[3]徐杰.描写语法研究与普遍语法研究的“接口”在哪里?[J].语言研究,1997(02):11-19.

[4]宋玉柱.现代汉语特殊句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3.

[5]翁颖萍.论歌词语言光杆动词“把”字句的生成机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6(04):40-45+2.

[6]范晓.动词的配价与汉语的把字句[J].中國语文,2001(04):360.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