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泰山精神文化的研究探讨
2020-12-17侯晓琳
侯晓琳
摘 要:泰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从泰山文化内涵中提炼出的泰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生命力、进取、正义、包容、和谐精神等。培育和弘扬泰山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关键词:泰山;精神文化;民族文化
一、泰山是中华文化史的缩影
(一)封禅是泰山政治文化的核心
泰山地区是中国早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是中国古文化的标志之一,奠定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的基础。此后远古居民开始崇拜泰山,《管子》记载,古代部落首领登封泰山者有72人。进入封建社会后,秦始皇、汉武帝等六位皇帝先后到泰山进行封禅。帝王到泰山进行封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任何一个想巩固自己统治、向天地报功成的皇帝都想来泰山进行封禅,作为自己丰功伟绩的标志[1]。
(二)多元宗教信仰文化在泰山互融共生
泰山的宗教信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泰山同时被儒释道三种信仰所推崇,说明了泰山文化的包容性和胸怀的博大。来泰山进行朝拜的信徒中,既有道教信徒、佛门弟子,也有儒家门徒。对“天地君亲师”恭敬礼拜的道教信徒,对佛教的神仙一样烧香叩拜。孔子的儒家思想虽然不是宗教,但是在传统文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泰山文化中的影响力不亚于任何宗教。三种信仰相互影响,和睦共处,“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进一步充实、融合了泰山精神。
(三)民间信仰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到泰山的民间信仰,不得不提到“泰山神”和“碧霞元君”。泰山神又叫“东岳大帝”,传说掌管一切生物(植物、动物和人)出生大权,作为泰山的化身,是上天和人间沟通的使者,是历代帝王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保护神。碧霞元君,是泰山影响力最大的女神。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能扶弱惩恶、为人送子,有求必应。古往今来,老百姓对泰山的两位民俗神明信仰极盛。北宋时期出现的东岳庙会,将泰山崇拜延伸到社会民众的最底层,每到泰山神和泰山老奶奶的诞辰,香客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在老百姓心中,泰山的民俗神明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寄托和一种心灵慰藉。他们去祈求神明赐福保佑,是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从而得到心灵的满足。东岳大帝和碧霞元君所代表的民俗文化对扩大泰山文化的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泰山精神的基本内涵
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皇帝不断在泰山进行封禅或祭祀,向天地报功成。民族历史越悠久,传统文化越有生命力,从泰山文化中积淀而成的泰山精神亦是如此。泰山精神是历史形成的,并随着历史的推进而不断向前发展,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其特有的精神需求[2]。
原始社会,人们崇拜自然,对太阳、大山充满了敬畏,而位于东方、最早看见太阳升起的泰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圣山,形成了泰山崇拜。原始社会的泰山精神体现了人们对于光明和自由的向往和敬仰。到了封建社会,帝王为了巩固统治,继承和发展了泰山崇拜这一现象,开始在泰山进行封禅或祭祀,老百姓也逐渐把泰山视作有求必应的神山。封建社会的泰山精神政治色彩突出,主要体现了古代帝王“大一统”的抱负和“君权神授”的思想。到了近代社会,“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处于生死存亡之际,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人民需要反抗斗争。泰山作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之一,能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此时的泰山精神象征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收复河山、抵抗侵略的勇气和毅力。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关键阶段,泰山精神又被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社会发展新的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到的,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新时期的泰山精神彰显了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勇于担当、坚定信念、真抓实干的决心和斗志。
泰山位于中国的东部,在传统观念里,“东方为岱,万物皆相代于东方”,是阴阳更替,万物更生之地。泰山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其最本质的精神内涵。一个社会,小到个人,大到整个国家,必须保证自身生命体的存在,才能追求更大的发展,这也与当前政府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命运共同体”理念不谋而合。除“生命力”外,泰山精神内涵还有以下四方面。
(一)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泰山巍峨雄壮,主峰玉皇顶虽然海拔不高,却有着拔地通天的气势,令人倍感敬畏。片片白云从山顶飘过,为庄严肃穆的泰山平添了几分灵动,令人心驰神往,激发了去攀登泰山的动力。只要下定决心,勇于攀登,积极向上,没有谁到不了山顶。到达山顶,呼吸新鲜空气,心灵得到了满足,精神找到了寄托,自我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实现。
(二)扶正祛邪的正义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山岳崇拜和灵石意识,人们崇拜泰山的灵性,而石敢当最能体现泰山灵性的深厚内涵。石敢当是一块石头,也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神。作为一块“灵石”,可以镇压抵御妖魔鬼怪,扶正祛邪;作为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可以见义勇为、除暴安良;作为一个神明,深受百姓的崇敬,成為他们心中的精神寄托,是他们心目中正义的化身。在中国人的眼中,石敢当就是泰山正义的代表,是百姓心目中的英雄。
(三)容纳万物的包容精神
地球上很少有大山像泰山一样具有宽广的胸怀,能够包容人们的一切精神愿望。不管是至高无上的帝王,还是一般的老百姓,来到泰山或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或求早生贵子,或求去灾避祸,身体康健。泰山都能以博大的胸怀满足他们的精神寄托,使他们得到心灵的满足。宗教文化在泰山同样可以被包容。儒、道、释三教文化融合在泰山文化中,体现了泰山宽广的胸怀和容纳万物的包容精神。由此形成的宗教文化也成为泰山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泰山上的某些庙宇中,西院供奉道家神像,东院则供奉佛家神像,道佛和睦相处。例如,斗母宫院内既供释迦牟尼,又奉碧霞元君,就体现了道教和佛教相融合的特点。
(四)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
泰山作为中国的神圣之山,备受推崇和敬畏。长久以来形成的泰山文化体现着古代先贤的哲学思想,可以说,泰山文化是“天人合一”思想最形象的代表。老子把道看作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把人看作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基础。古代帝王選择到泰山进行封禅,与泰山高耸入云、接近于“天”的壮观景象不无关系,在这里完成与天的对话,标榜自己的丰功伟绩,彰显应天授命、天人合一的正统观念;泰山不仅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自然景观,也有体现文化内涵的人文杰作。泰山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儒、释、道三教在泰山包容共生,和谐共存,也是“天人合一”精神的体现。
三、培育和弘扬泰山精神
我们要高度重视泰山具有的自然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明白保护泰山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2018年5月1日起执行的《泰山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条例》是泰安市制定的第一部实体性法规,把泰山的生态保护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体现了保护泰山的重要性。生态保护的含义,不仅限于对泰山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还包括文化文物、人文历史等方面。保护泰山,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求的贯彻落实,更是传承“泰山精神”、弘扬传统文化的实际行动。
培养和弘扬泰山精神,是一项长期和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作为泰山人,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发扬积极向上、担当果敢、包容万物、吃苦耐劳的泰山精神,实现泰山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泰山与游客的和谐。深入挖掘泰山文化内涵,多渠道宣传泰山、扩大泰山的知名度也是一项重要举措。要有与时俱进的泰山精神传承意识,通过各种文化创新,让泰山精神“活”起来,成为人们重要的精神产品。比如,面向全国征集歌曲,唱响泰山,用音乐的艺术形式传承泰山精神;编纂泰山故事,用文学作品凝聚人心,传播泰山文化;树立泰山人物,以榜样的作用激励人心,获取泰山力量。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在这里,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每个中华儿女都要将继承和弘扬泰山精神为己任,以文化自信为使命,奋力谱写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
参考文献
[1]孙莉.浅论泰山精神[J].东岳论丛,2006(05):205–206.
[2]孟宪飞.泰山精神就是中华精神[J].东北之窗,2010(01):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