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意境的美学特性研究
2020-12-17于小飞
于小飞
摘 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宝贵的文化艺术资源,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意境的美学特性过程中,要深入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从而总结其意境,不断探索文学作品所表达的美学特征。希望通过本文实践研究,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效率。
关键词:古代文学;意境;美学特征
意境体现的是作品的真实情感,所表达的是作品的情趣和格调,意境是文人创作过程的实践体验,为了营造美好的意境,创作者寄托的是无限的情感与想象。新时期,有效地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意境的美学特征研究,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于艺术作品的研究水平。
一、古代文学中情境交融的美学意蕴
审美主要有下述情形:一是在景物的刺激下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在以自然美和景物为欣赏对象的作品中,该种形式为较为常见的情感活动。《文心雕龙》中也曾提及“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这便表示审美主体在受到不同且变幻的景色刺激下,会同步形成相应的更多情感变化和思想活动。作者在对自然风光进行欣赏时,也会相应产生联想,同时会形成情感的迁移,产生出多层面的情绪。如陆游在游沈园时,便在眼前美好景物的刺激下,不由得联想起自己与唐婉在此相遇的情景,从而形成了诗中的感叹,这便是自然景色对人物情感产生刺激的典型案例。二是同情体验。这是指读者与作者具有相同或者相近的经历和体验,从而能够与作者所叙述的人或者事物形成同频情感互动,以作者的爱憎为自己的审美标准,甚至将自身想象成作品中的人物。如《红楼梦》中所描述的黛玉葬花情节,当读者读到此处时,也会同黛玉一样伤感落泪。三是移情体验。这便是指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读者会在情感的促使下,产生与作品中的人的情感和活动相似的联想。读者所联想到的事物会与作品基本一致,会让人觉得自然事物也会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如“西风愁起绿波间”等诗句便是[1]。
二、古代文学中“和”的美学特点
“和”能够集中体现出我国古代的审美标准。我国研究学者也主张传统文化便是人與自然的协同作用的产物。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在《诗经》和唐宋经典作品中均能够频繁体现。如《周南·关睢》中便将水鸟和鸣与男女恋情相提并论,从而为读者创造更为温馨、和谐的氛围,表现出人与自然的最大限度的融合。《诗经》或者唐诗中有各类主题,如田园、爱情、征战等,不论哪种类型和主题的作品,均能够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也是古代文学作品创作的主要思想意蕴。如《小雅·采薇》中描述战士征战归来的心情,描述的词句虽然透露出一定的感伤情绪,但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出人与自然生命节奏相同的一致感,从而体现出我国古代人民的自然和谐思想意蕴。在先秦时期,多数文人均主张将“和”作为思想和文学创作的主要主题,而在诸子百家的各类理论中,无论是自然事物、审美心理还是伦理层面,均将“和”作为核心的主题[2]。尤其是孔子主张“中和”,这更能体现出古代思想家对亲情和睦的关注。否则孔子便不会运用中和思想来评价《关雎》的思想和情感内容。其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便为后来人形成审美标准提供的指导和参照。而“和”的思想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并没有得到更为深入的挖掘,理论本身仍具有更高的抽象性,因此难以给人更为亲近而和谐的体验。
三、古代文学中悲壮的忧患意识与美
古代文学中的忧患意识主要可在下述方面集中体现:一是《尽心》中所提到的民众最为根本的需求便是温饱,以此主张反抗统治者的压迫,体现出对普通民众命运的忧患。二是“孤臣孽子”类型的忧患思想。周文王便是以德治人、敬天保民的典范。而在近代,处于乱世的人们对国家政治和生命的忧患,也可归为该类范畴。不论是哪种忧患类型,其主要所联系的均不在于个人层面,而是与民族大义紧密相连。而与忧患意识并提的“美刺”,也是出现在古代文学中频率较高的问题。“美刺”概念属于古代美学范畴,最早在《毛诗序》中得以系统解释。朱自清也主张该概念来源于《春秋》,后人极力推崇美刺精神,将其与忧患意识结合,便能够充分表现出古代文学作品的悲壮和优美的气质,从而形成更耐人寻味的美感。
四、古代文学中“比兴”的美学特征
“比兴”也可作为古代文学中较为典型的美学特征。其并不是一种修辞手段,更为重要的是与作者本身的人生观念和主张相关。从《诗经》及唐宋作品中可见,人与自然和社会的亲和是古代较为推崇的思想意识,如托物寓情、情景交融等均可通过“比兴”来表现出更具有特征的审美意境。如《诗经》中所用到的比兴,便对后期的文学作品的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引譬连类”可以看作是一种思维形式,产生于远古神话,此后在先秦百家学说中也作为一种受到普遍认可的思维形式。如在《周易》中所体现出的立象尽意等思维便源于此。同时在《国语·周语》等古代作品中,均对该思想有所体现。在《诗经》中所应用到的比兴手法,同样也能够传达上述意义。孔子主张诗可兴,便能够表明其对《诗经》所运用的思维和表现手法的认同态度。比兴中所包含的“引譬连类”思维,可为后期的文学作品提升审美水平提供有益的影响作用。在古代作品中,可通过比兴手法的运用来提升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韵味,从常州词派主张的“重寄托”等思想便可明显体现。我国古代作品中广泛应用到比兴手法,从而对作品的美感和艺术效果产生了更为关键的影响作用[3]。
五、古代文学中独特的审美风尚
针对具体的作品,不论是对于景物还是人物行为等方面的描述,均需紧密围绕一个固定的主题开展,部分是在情境的要求下实施,更多数情况则是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段来呈现出作品的审美意境,从而加深诗句所传达出的思想意蕴。通过使用虚实结合的手段,能够充分体现出古代作品在意境方面的构建特征,能够充分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和艺术造诣。
如《古画品录》中便谈及绘画六法,首先便强调具有灵动的气韵,即将人物的精神和性格能够灵动地呈现于作品中。同时还可将“韵”作为对艺术作品的评价依据。进入晚唐时期,文学家又将“韵”作为鉴赏和品评文学作品的标准。清代文学家主张“神韵”,同时加入不同人的体会,便在诗歌的创作中将“韵”作为尤为重要的艺术鉴赏标准,从而也对后期的诗作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处所提及的“韵”,在文学创作领域得到了更多行业人士的认可,直至延续到现代,该审美标准仍然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推崇。
能够达到更高境界的韵味,是所有文学作品创作的最高追求,也体现出古代及现代文人的审美标准。韵味本身便具有更为耐人寻味的特征,其只能通过人的体验和感受进行揣摩,而难以用言语进行准确的表述。其能够表达出作者想表达但又无从描述的内容。韵味仅能够通过体验和琢磨,从作品的描述细节进行感受和总结,从而推断出作者的真实想法,从而使作者和读者能够超越时代和生活经历,基于作品体验到各异的情感和内涵。具有韵味的作品能够体现出更高的艺术水平,这也是作者所具有的文学和艺术审美能力的体现。韵味能够为作品注入更为灵动的生命特征,这也是我国古代便将其作为审美标准的原因。
六、结语
总之,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来说,其意境中所表达的美学特性包括诸多方面内容,作为研究人员,要重视结合具体作品,不断加强学习与研究能力,只有把握了意境产生的原理,才能更深刻地认识意境的美学特征。希望结合以上分析,能够全面提高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贵生.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古代文学教学中鉴赏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9,17(10):129–130.
[2]李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及文化价值[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22(01):30–33.
[3]汤锦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意境表现手法及特征浅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8,9(03):155–156.